首页 >
印度电影
✍ dations ◷ 2025-11-19 11:53:53 #印度电影
印度是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2002年出产1200套电影),主要应付国内庞大的需求。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1950年代到1990年代,绝大部分印度本地制作的电影利润可观,因为电视和外来电影的竞争较少。但随着电视与电视台的普及、外国电影大量涌入,很多印度电影都惨淡收场。受欢迎的本地制作则受盗版影响而利润大减。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的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电影业的发展,
印度电影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以孟买为基地的北印度电影业宝莱坞发展最为成熟,是当中较规模最大的一个分支,其制作的电影是以印地语为主要语言。还有以西印度古吉拉特邦的Dhollywood、以海德拉巴为基地、专门出产泰卢固语南印度电影的Tollywood等等,上映的《帝国战神:巴霍巴利王》就是来自南印度。著名导演萨雅吉·雷则是出身自孟加拉语电影业,他于1992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伦敦影展的萨雅吉·雷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印地语是最普及的语言,所以印地语的电影产量和票房数字均最大。很多在印度其他地区成名的电影工作者都会到宝莱坞寻找机会。不同地区的电影会互相模仿,所以同一套电影可能会有不同语言的版本。1960年代到1980年代,印度的艺术电影主要由政府资助。导演可向政府申请拨款拍摄印度主题的非商业电影。这些导演主要从政府的电影学校毕业。北印度印地语通行的情况,使得宝莱坞成为了最大的电影中心。而基于南印度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双强并立的特点,南印度的电影中心也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的“托莱坞”,以及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钦奈的“考莱坞”。另外还有两个市场份额较小的,用其它达罗毗荼语的“莫莱坞”和“桑达坞”。前者位于喀拉拉邦;后者则位于第四个南印度邦“卡纳塔克邦”首府。印度还有托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莫莱坞(MOLLYWOOD)和桑达坞(SANDALWOOD)等另外四个电影产业基地。其中,位于印度北部城市孟买的宝莱坞规模最大,每年大约能够占据全国票房的43%,其他四个均位于印度南部,其中考莱坞和托莱坞也各占近20%的市场。由于印度种族及语言众多,为求各种族间的顺畅对话,印度官方大力推广的英语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的印度剧本中必有大量的英语对白;而电影制作单位会在后制时加入英语与其他方言(视上映地区而定)的字幕。萨蒂亚吉特·雷伊阿米塔布·巴沙坎沙鲁克·汗萨尔曼·汗阿米尔·罕菊希·曹拉佩丽冉卡·曹帕拉比帕莎·巴苏荻皮卡·帕都恭
相关
- 真核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叶酸叶酸(Folate、folic acid)也称为维生素B9、维生素M、维生素Bc,属于维生素B。叶酸可用于治疗由叶酸缺乏症引起的贫血。叶酸也是孕妇的营养补充品。在新生儿的神经管缺损(英语:Neur
- 毒伞肽毒伞肽(Amatoxin),又称毒伞肽类毒素、毒伞毒素、瓢蕈毒素,是多种来自毒蘑菇的毒素的统称,来自鹅膏菌属(Amanita)、锥盖伞属(Conocybe)、盔孢伞属(Galerina)及环柄菇属(Lepiota)等菌类。假
- 社会阶级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厌恶疗法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是以古典制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疗法。治疗者利用某些非制约刺激(如反胃、呕吐),以古典制约的原理使某些中性刺激(如性行为)转变为制约刺激,使被治疗者
- 干洗干洗是指使用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取代水为媒介,清洗服装和纺织品的技术。目前台湾约有80%之干洗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其余约20%之业者则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欧美国
- 加勒比海地区加勒比海及其附近区域。若依照联合国地理分区里的地理亚区来判定,加勒比地区的范围为加勒比海上的诸岛—西印度群岛,国家与地区包含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巴哈马、
- 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原作比较文献学,中文习称历史比较语言学。作为历史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确定语言间的历史亲缘关系;即是研究语言在语音、词汇、文
- 鹿鹿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九十八个(十一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鹿部归于十一划部首。鹿部大都从左方、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编码序列基因的编码区(英语:Coding region),亦称为“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或“CDS”(Coding DNA Sequence),是指DNA或RNA中由外显子组成,编码蛋白质的部分。该区域的边界范围从靠近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