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

✍ dations ◷ 2025-09-18 14:58:37 #印度电影
印度是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2002年出产1200套电影),主要应付国内庞大的需求。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1950年代到1990年代,绝大部分印度本地制作的电影利润可观,因为电视和外来电影的竞争较少。但随着电视与电视台的普及、外国电影大量涌入,很多印度电影都惨淡收场。受欢迎的本地制作则受盗版影响而利润大减。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的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电影业的发展, 印度电影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以孟买为基地的北印度电影业宝莱坞发展最为成熟,是当中较规模最大的一个分支,其制作的电影是以印地语为主要语言。还有以西印度古吉拉特邦的Dhollywood、以海德拉巴为基地、专门出产泰卢固语南印度电影的Tollywood等等,上映的《帝国战神:巴霍巴利王》就是来自南印度。著名导演萨雅吉·雷则是出身自孟加拉语电影业,他于1992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伦敦影展的萨雅吉·雷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印地语是最普及的语言,所以印地语的电影产量和票房数字均最大。很多在印度其他地区成名的电影工作者都会到宝莱坞寻找机会。不同地区的电影会互相模仿,所以同一套电影可能会有不同语言的版本。1960年代到1980年代,印度的艺术电影主要由政府资助。导演可向政府申请拨款拍摄印度主题的非商业电影。这些导演主要从政府的电影学校毕业。北印度印地语通行的情况,使得宝莱坞成为了最大的电影中心。而基于南印度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双强并立的特点,南印度的电影中心也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的“托莱坞”,以及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钦奈的“考莱坞”。另外还有两个市场份额较小的,用其它达罗毗荼语的“莫莱坞”和“桑达坞”。前者位于喀拉拉邦;后者则位于第四个南印度邦“卡纳塔克邦”首府。印度还有托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莫莱坞(MOLLYWOOD)和桑达坞(SANDALWOOD)等另外四个电影产业基地。其中,位于印度北部城市孟买的宝莱坞规模最大,每年大约能够占据全国票房的43%,其他四个均位于印度南部,其中考莱坞和托莱坞也各占近20%的市场。由于印度种族及语言众多,为求各种族间的顺畅对话,印度官方大力推广的英语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的印度剧本中必有大量的英语对白;而电影制作单位会在后制时加入英语与其他方言(视上映地区而定)的字幕。萨蒂亚吉特·雷伊阿米塔布·巴沙坎沙鲁克·汗萨尔曼·汗阿米尔·罕菊希·曹拉佩丽冉卡·曹帕拉比帕莎·巴苏荻皮卡·帕都恭

相关

  • 女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是指女性性反应周期一个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或出现与性交有关的疼痛。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判断,需注意的是这种障碍必
  • 表演型人格障碍戏剧化人格违常是人格违常的一种,又称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显得、情绪不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表现欲。他们富敏感而夸张的情感,追求感官刺激,喜欢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夸
  • 鼻音化在语音学中,鼻音化(nasalization)指的是发音时,软颚会略降,使得部分气流能在嘴巴发出声音时从鼻子流出。一般来说,接在鼻音后面的母音会因为同化而形成鼻化母音。此外,闽南语、上海
  • 婚前性行为婚前性行为(英语:pre-marital sex),指人类性行为的参与者并未明确建立彼此婚姻配偶时发生性关系。这在一些人类文化与信仰的伦理传统中被视为禁忌,较一般不合乎礼法、道德更严重
  • 各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年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单位为升,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
  •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英语: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是全球36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米埃特堡(Ch
  • Beilstein拜耳斯坦数据库(Beilstein database,亦被译为“拜尔斯坦”)是重要的化学数据库之一,以有机化学资料见长。它分为拜耳斯坦文摘数据库和拜耳斯坦有机化学结构及数据两部分,涵盖自17
  • CCs有机铯化学是研究碳-铯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铯化学多年来发展很慢,这是因为有机铯化合物难于制备,也难以使用,其化学活性比相应的有机钠(或钾)化合物还高。例如,金属铯在常
  • 乔治·蒙塔古乔治·蒙塔古(英语:George Montagu,?-1815年6月20日)是英格兰陆军军官和博物学家。以著作《鸟类学词典》而闻名。在英国,乌灰鹞也叫做“蒙塔古鹞”(Montagu's harrier),以纪念这位鸟类
  • 居斯塔夫·库尔贝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是法国著名画家,现实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主张艺术应以现实为依据,反对粉饰生活,他的名言是:“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