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

✍ dations ◷ 2025-10-31 17:38:08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又称双置换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通过互相交换成分并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模式为AB+CD→AD+CB。必发生在水溶液中,它是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之一。复分解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反应是复分解产物再发生氧化还原,而不是复分解的结果)。上图是一个复分解反应示例。图中的各种物质组成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有机化学中的类似反应为取代反应。Na 2 O + 2 HCl ⟶ 2 NaCl + H 2 O {displaystyle {ce {Na2O + 2HCl -> 2NaCl + H2O}}}Fe 2 O 3 + 6 HCl ⟶ 2 FeCl 3 + 3 H 2 O {displaystyle {ce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盐酸除铁锈)也就是中和反应NaOH + HCl ⟶ NaCl + H 2 O {displaystyle {ce {NaOH + HCl -> NaCl + H2O}}}2 HCl + CaCO 3 ⟶ CaCl 2 + H 2 O + CO 2 ↑ {displaystyle {ce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2 NaOH + CuSO 4 ⟶ Na 2 SO 4 + Cu ( OH ) 2 ↓ {displaystyle {ce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_2 v}}}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沉淀(除非产生气体)Na 2 CO 3 + CaCl 2 ⟶ 2 NaCl + CaCO 3 ↓ {displaystyle {ce {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 v}}}溶液中复分解发生条件:可从设想的生成物而定,如生成物有气体、沉淀、弱电解质、配(络)合物生成时,则复分解反应一般能进行。即有产物脱离体系时,复分解反应一般能进行。例1:HCl(aq) + KOH(aq) → KCl(aq) + H2O(ℓ)H+与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水,所以反应发生H+ + OH− → H2O (H3O+ + OH− → 2 H2O)K+与Cl−留在溶液中,所以说生成了KCl与H2O例2:AgNO3(aq) + HCl(aq) → AgCl(s)↓ + HNO3(aq)Ag+与Cl−结合生成的AgCl几乎无法溶于水中,以固体形态存在,所以反应发生Ag + + Cl − ⟶ AgCl ↓ {displaystyle {ce {Ag+ + Cl- -> AgCl v}}}例1: H 3 PO 4 ( aq ) + 3 NaCl ( s ) → Δ 3 HCl ( g ) ↑ + Na 3 PO 4 ( aq ) {displaystyle {ce {H3PO4({it {aq}}){}+3NaCl({it {s}})->3HCl({it {g}})uparrow +Na3PO4({it {aq}})}}}加热,温度升高,沸点低的HCl气体大部分脱离反应体系,反应发生。例2: CH 3 COONa ( s ) + NaOH ( s ) → Δ CH 4 ( g ) + Na 2 CO 3 ( s ) {displaystyle {ce {CH3COONa({it {s}}){}+NaOH({it {s}})->CH4({it {g}}){}+Na2CO3({it {s}})}}}同上例3:CaCO3(s) + 2 HCl(aq) → CaCl2(aq) + H2CO3(aq)首先通过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2CO3(强酸制弱酸,但有例外),由于H2CO3极不稳定,分解产生CO2气体:H2CO3(aq) → H2O(ℓ) + CO2(g)↑透过研究金属卡宾在有机化合物生成中所扮演的角式而优化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过程。由于生产过程中让金属担当催化剂的角色,使这些有机化合物无需要再透过利用卤化过程来达至产品的生成,从而使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可以更环保。伊夫·肖万、罗伯特·格拉布及理查德·施罗克凭这个研究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

  • 透镜本条目介绍的是光学设备,其他领域的透镜不在此处讨论。透镜是一种将光线聚合或分散的设备,通常是由一片玻璃构成,但用于其他电磁辐射的类似设备通常也称为透镜,例如:由石蜡制成的
  • 流感病毒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A) 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B) 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C)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
  • 西班牙流感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5千万到1亿人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及
  • ICD-9编码列表 (680–709)Template:Cutaneous infections Template:Dermatitis and eczema Template:Radiation-related disorders Template:Vesiculobullous diseaseTemplate:Papulosquamous disord
  • 脂质脂类(英语:Lipid),又称脂质,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由脂肪酸与醇作用脱水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其中包括脂肪、蜡、类固
  • 蛋白尿蛋白尿(法语:Protéinurie,德语:Proteinurie,英语:Proteinuria),在尿液中出现过量蛋白质的现象。出现这个症状时,可能是短暂的异常状态,可以恢复,身体状况仍然是正常,也可能是肾功能出现
  • 五大湖五大湖(英语:Great Lakes)是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5个大型淡水湖泊,按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休伦湖(Lake Huron)、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伊利湖(Lake E
  • Netscape Communicator网景通信家族(英语:Netscape Communicator)是由网景公司1997年所开发的网络包。整个包包含Netscape Navigator(网页浏览器)、Netscape Messenger(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Netscape Co
  • 石墨石墨(Graphite),又称黑铅(Black Lead),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碳的其他同素异形体有很多,为人熟悉的例如钻石)。作为最软的矿物之一,石墨不透明且触感油腻,颜色由铁黑到钢铁灰不等,形状可
  • 扩充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