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弧

✍ dations ◷ 2025-10-29 11:27:21 #火山弧
火山弧为链状的火山群,形成于隐没板块之上。成群的火山在海上形成火山弧。通常,较重的板块隐没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喷出岩浆形成与隐没带平行的火山群岛或山脉。隐没的板块饱含水、挥发物,因此能降低地幔的熔点。当海洋板块隐没时,随着深度与压力不断的增加,使得板块释出水或流体进到地幔,地幔熔融并在地底深处形成岩浆,之后岩浆上升喷发至地表形成平形于海沟的火山弧。热点跟火山弧有所不同,热点的形成通常是在板块中间而非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并且是一个接着一个产生的。热点在地质学上是指地球表面长期历经活跃的火山活动的地区。热点的火山链是板块缓慢地移动时经过地表下一个“固定的”热点而形成的。热点被认为是一股较热的、狭窄的上部地幔向上进行对流而形成的,这称为“热柱”(mantle plume)。地质学家也确认出了全球40到50个热点,最活跃的热点包括夏威夷、留尼汪、黄石、加拉巴哥群岛、冰岛等地。两种火山弧 :在某些情况下,以上两种火山弧会同时出现在同个隐没带上,一部分板块隐没到海洋地壳下,一部分隐没到大陆地壳下。( 火山弧常常和岛弧搞混。火山弧是一系列的火山,但不一定在海上;岛弧是一系列的岛,但不一定都是火山。)活动的火山弧前缘带是火山作用的发生地点。经过几百万年,活动前缘和海沟间的距离可能会增加,并且增加它的宽度。在隐没地区,从隐没板块流失的水(包括上覆的地幔部分熔融和低密度钙碱岩浆)上升侵入上覆的岩石圈 , 这导致弧火山有较多的硅质玄武岩(英语 : tholeiite)。这水分的流失是因为绿泥石在约深度40~60 km 处发生脱水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火山弧一定会跟隐没带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绿泥石的破坏总是发生在同样的深度,所以海沟和火山弧的距离是依据隐没板块的倾斜角度,角度越斜,距离越近。海沟是地表上隐没板块和上覆板块的交界处,海沟是由相对密度大的隐没板块向下拉入地底。多重地震随着隐没板块在地底下的深度增加而有更深的地震位置,而此地震带称为班尼奥夫带(英语 : Wadati-Benioff zones),当板块到达深度约100公里时,火山弧形成。

相关

  • 流行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流行病学是一门探讨影响人类群体健康
  • IgA肾病IgA肾病(英语:IgA nephropathy)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通常在肾小球有IgA抗体的沉积,也有其他许多疾病都会引起肾小球中的IgA抗体的沉积,最常
  • L-多巴L-多巴(英语:L-DOPA,全称3,4-二羟苯丙氨酸)是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羟化产生的一种氧化产物,具有儿茶酚羟基,可进一步生成另外一些有生物活性的物质:L-多巴在酪氨酸酶的作用
  • Buerger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又称为Buerger病(Buerger's disease)是一种以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疾
  • 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学名:Homo heidelbergensis)是人属当中,一种已灭绝的物种,石器技术与属于直立人的阿舍利(Acheulean)石器相近。可能是欧洲尼安德特人的直接祖先。而海德堡人的祖先,则可能
  • 运筹学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又被称作作业研究),是一门应用数学学科,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运筹学经常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
  •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英语:Ecological engineering)是指人类通过生态学、系统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的手段,对原有平衡被打破的生态系统进行修
  • Blumenbach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1752年5月11日-1840年2月22日)是一位德国医学家、生理学家、人类学家。他是首先把人类当做自然史研究对象的人之一,
  • 玉米胚芽油粟米油,又称玉米胚芽油(简称玉米油),是从玉米的胚芽中提炼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维生素E及多酚类物质;不含胆固醇。冒烟点比较其他的食油低,不适合
  • 木星by volume:冰: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余颗卫星。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已经知道这颗行星 ,罗马人以他们的神称这颗行星为朱庇特。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