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

✍ dations ◷ 2025-04-26 13:27:09 #麝香
麝香(别名:寸香、原寸、香脐子、当门子;拉丁名:Moschus)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麝科动物,如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us sifanicus)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等成熟雄体位于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体中的干燥分泌物,是制造香水的原料之一,在中国也被药用。麝科动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另外,北美洲的麝鼠、澳大利亚的麝鸭、中美洲的麝龟等等多种动物也有麝香分泌。在中国,林麝一般分布在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海拔为3000m的针叶林区;马麝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而原麝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一带地区。麝香的采制一般是人工取香,在冬春两个季节内捕猎,之后割去麝的香囊,阴干,此为“毛壳麝香”;而取出香囊中的分泌物,则成为“香囊仁”。毛壳麝香为囊状球形,直径3-7cm,重约为30g。开口面有孔,直径约为3mm,表面褐色,有灰白色的毛茸;背面为革质,紫褐色,具有弹性;抛开面内侧紫褐色,有皮膜,并还含有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麝香仁。麝香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颗粒状,且能挡住囊口,所以习称“当门子”。表面光滑,油润、光亮、呈紫褐色,是麝香中的佳品。而另外一种为粉末状,这种品种颗粒小,且光泽欠佳、油性差,且含有脱落的毛皮。世界上很多地区在历史上都长期使用麝香制造香水。近年来随着人工合成麝香的普及,天然麝香的使用已日趋减少。按照中医学的说法,麝香药性辛、温。入心、脾经。为中药材开窍药的一种,该药出自《神农本草经》。炮制方法为取毛壳麝香,去除囊壳后,取出其麝香仁,除去杂质,待用时研碎。麝香一般入丸剂或者散剂,每次用量为0.03-0.1g。因为是开窍药所以不宜入煎剂,以免药效成分的散失。麝香因含有浓郁气味,可能对孕妇产生不利影响,刺激子宫快速收缩,增加胎动不安或流产的几率,故中医学认为麝香有催产下胎之效,主张孕妇禁用。因为中国大陆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内曾出现麝香导致宫中妃嫔不孕的剧情,某些夫妇对麝香及怀孕的风险有所疑虑,但中药专家则为此作出反驳,并指单凭使用麝香而直接导致女子终身不孕的机会非常低。为避免民间私自盗猎,麝香与犀角、牛黄、羚角等动物源药材一同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国家管制药材,严禁私自买卖,并实行价格管制。天然麝香只准在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片仔癀等六种中成药中投放。

相关

  • 污染者自付原则污染者自付原则(英语:polluter-pays principle,略称PPP),又称污者自付原则,是一个环境法上的概念,要求制造污染者需要自己付出清除污染的代价。这项原则在1992年6月于巴西里约热内
  • 不列颠群岛坐标:54°N 4°W / 54°N 4°W / 54; -4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是欧洲西北海岸外,大西洋上的群岛。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马恩岛、设德兰群岛、奥克尼群岛、赫布里
  • 中成药科学中药,中国大陆多称为中成药,是指用现代制剂方法制成的中药产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粉末、颗粒、锭、片,以及胶囊等,有别于传统中医通过煎煮或研磨等方法制成的膏、丸、丹、散等
  • 肌酸酐肌酸酐(英语:Creatinine)又称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酐的产生量与肌肉
  • 烟肉熏肉或烟肉(英语:Bacon),又音译为背根或培根,是将猪胸肉,或其他部位的肉熏制而成。烟肉一般被认为是早餐的头盘,将之切成薄片,放在锅子里烤或用油煎。烟肉常被视为肥胖的主要来源,但
  • 胡特尔人胡特尔派,又译哈特派,是基督教新教再洗礼派的一个分支,和阿米什人和门诺会一样,其来源可追溯到16世纪激进宗教改革时期。其创始人雅各布·胡特尔(Jacob Hutter)死后,教民以共产主义
  • 费利克斯·霍夫曼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年1月21日-1946年2月8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是他首先将海洛因和阿司匹林合成成为药物。1868年1月21日霍夫曼生于路德维希堡,在慕尼黑学习化学
  •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日是纪念现行印度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取代1935年印度政府法(英语:Government of India Act 1935)正式生效的日子,也就是印度国庆日。1949年11月26日,印度制宪议会通过
  • 石氏星表原名《天文》,西汉以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由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占星家石申所著,共八卷,原著已失传。《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引有《石氏星经》中有关五星
  • 否定前件否定前件(denying the antecedent)或假值传递是一种形式谬误,其形式如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