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

✍ dations ◷ 2025-11-16 18:15:58 #孟德尔
孟德尔,全名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德语: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奥地利科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帝国(今天的捷克共和国)的西里西亚,已成为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尽管几千年来农民就知道动植物的杂交可以促进某些理想的性状,但孟德尔在1856年至1863年之间进行的豌豆植物实验建立了许多遗传规则,现在被称为孟德尔定律。孟德尔研究了豌豆的七大特征:植物高度,豆荚的形状及颜色,种子的形状及颜色,以及花的位置和颜色。以种子的颜色为例,孟德尔表示当一个真实遗传的黄豌豆种子和一个真实遗传的绿豌豆种子杂交时,它们的后代一定是产生黄色种子,但是在下一代中,豌豆种子以1绿色对3黄色的比率重新出现。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孟德尔针对这些特征创造了“隐性”和“显性”两个术语(在前面的例子中,在第一代中消失的绿色特征是隐性的特征,而黄色则是显性特征)。孟德尔在1866年出版了他的论文,说明某种看不见的因素(也就是基因 )可预测并确定生物体的性状。孟德尔的重大研究直到20世纪初(超过三十年)才被科学家们重新被人提起。Erich von Tschermak,许霍·德弗里斯,卡尔·科伦斯和William Jasper Spillman独立地验证了孟德尔的几个实验,从而迎来了遗传学的时代。孟德尔也从事过植物嫁接和养蜂等方面的研究,此外,他还进行了长期的气象观测。他生前是维也纳动植物学会会员,并且是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和奥地利气象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22年7月20日孟德尔生于奥地利的海因岑多夫(今捷克的亨奇采)一个德语家庭。他是Anton 和 Rosine (Schwirtlich) Mendel的儿子,有一个姐姐Veronika和一个妹妹Theresia。孟德尔在童年时期曾担任园丁,并研究养蜂。他于1840年毕业于特罗保的预科学校,进入帕拉茨基大学哲学学院学习理论哲学以及物理学。1843年因家贫而辍学,同年10月到圣奥斯定隐修院做修士。1847年被任命为神父。1849年受委派到茨纳伊姆中学任希腊文和数学代课教师。1851年-185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化学、数学、动物学和植物学。1853年,他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回修道院。1854年被委派到布吕恩技术学校任物理学和植物学的代理教师。并在那里工作了14年。1884年1月6日卒于布吕恩(今捷克的布尔诺)。约从1856年到1863年,他进行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豌豆通常是自花受精的,但是孟德尔人工地将一个高的同一个矮的品种进行杂交,获得了只产生高植株的种子。当这种种子自花受精时,它产生的高植株和矮植株是3:1。这样产生的矮植株总是繁育同样的后代,但是三个高植株中只有一个如此,其他两个仍是以三与一的比例生出高和矮的植株来。孟德尔把他的实验结果解释为每一植株都具有两个决定高度性状的因子,每一亲体赋予一个因子。高的因子是显性,而矮的因子是隐性,因此杂交后第一代的植株全都是高的。当这一代自花受精后,这些因子在子代中排列可以是两个高因子在一起,或者两个矮因子在一起,或者一高一矮,一矮一高。前两种组合将会繁育出同样的后代,各自生出全是高的或全是矮的植物,而后面的两种组合则将以三与一之比生出高的或矮的植物来。孟德尔的研究支持了遗传的颗粒说,他并且把研究结果送给提出颗粒说的耐格里。但是耐格里对孟德尔的发现不予重视,因为他认为这些发现是“依靠经验的而不是依靠理智的”。孟德尔于1865年在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上报告了他的研究结果。1866年又在该会会刊上发表了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现称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重要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后人称之为孟德尔定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是他的这些发现当时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才由3位植物学家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通过各自的工作分别予以证实,成为近代遗传学的基础。从此孟德尔也被公认为科学遗传学的奠基人。豌豆种子的两种特征分别是:圆形(R)对皱型(r)为显性,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基因型分别是RrYy(提供花粉)和rryy(做为雌株)。 1.RrYy产生的配子所有基因型比例为1:1:1:1 2.授粉后所结的种子表现型为皱型黄色 3.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为RrrYyy、Rrryyy、rrrYyy、rrryyy 4.外观圆型黄色、圆型绿色、皱型黄色、皱型绿色等四种的种子比例为9:3:3:1

相关

  •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科学科学(词源为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和组织并可检验有关于宇宙的解释和预测。科学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
  • 耐受免疫耐受(英语:immune tolerance或immunological tolerance)是指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免疫耐受包括天然免疫耐受与诱导免疫耐受。天然免疫耐受或自身耐受(sel
  • 核形虫纲核形虫纲(Cristidiscoidea或Nucleariae)是真菌总界下的一个演化支,与后孢菌(英语:Opisthosporidia)(真菌所属类群)为旁系群。由于核形虫接近,但又位于真菌与动物主要分支之外,对核形虫
  • 性清洁性清洁(Sexual cleansing;kusasa fumbi)是一个非洲的部落传统宗教风俗,奉行于肯亚西部、赞比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科特迪瓦、刚果、尼日利亚,等非洲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法语: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英语: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
  • Cm5f7 6d1 7s22, 8, 18, 32, 25, 9, 2蒸气压主条目:锔的同位素锔(Curium)是一种放射性超铀元素,符号为Cm,原子序为96,属于锕系元素,以研究放射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Marie Curie)和其丈
  • 失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两种:心脏或血管壁破裂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称为漏出性出
  • 玻璃体玻璃体又称玻璃状液、神膏(英文 Vitreous humor),是眼球内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表面覆盖着玻璃体膜。玻璃体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4/5。玻璃体对视网膜起支撑作
  • 乔治·A·米勒乔治·阿米蒂奇·米勒(英语:George Armitage Miller,1920年2月3日-2012年7月22日)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经担任洛克斐勒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