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泌尿道
✍ dations ◷ 2025-05-15 08:32:20 #泌尿道
泌尿系统(英语:Urinary system),有时也归类于排泄系统(英语:Excretory system)(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负责尿液的产生、运送、储存与排泄。人类的泌尿系统包括左右两颗肾脏、左右两条输尿管、膀胱、内外两道括约肌,以及尿道。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机体排泄的途径有如下几种:①由呼吸器官排出,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水,水以水蒸气形式随呼出气排出②由皮肤排泄,主要是以汗的形式由汗腺分泌排出体外,其中除水外,还含有氯化钠和尿素等。③以尿的形式由肾脏排出。尿中所含的排泄物为水溶性并具有非挥发性的物质和异物,种类最多,量也很大,因而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此外,肾脏是通过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排出氢离子,维持酸碱平衡,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因此肾脏又是一个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肾脏还可生成某些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所以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肾脏和肺、肠道、皮肤一同负责排出身体内的废物。肾脏为椭圆形的豆状器官,比成人的拳头略大一点。它们位于脊椎两侧,胸廓之下,外围有脂肪层保护。每颗肾脏约有一百万个过滤单位,称为肾元,每个肾元都有一个肾丝球(球状的微血管团)和一条迂回曲折的肾小管。血液来到肾丝球过滤出原始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养份可以再吸收回来,最后的尿液集中到肾盂排出。成人每天大约产生1.5升的尿液,其量会随状况而变。一般而言,增加水分摄取时,尿液也随着增加;而排汗量多,或水分经呼吸道逸散量增加时,经肾脏排泄的尿量就减少。有一些药物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排尿量,如利尿剂。肾脏在调节人体血液中的电解质(如钠、钾、钙)方面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此外,它清除体内的尿素,这是氨基酸代谢后产生的含氮废物。尿液汇集在肾盂,并且连接到输尿管,使尿液流向膀胱,输尿管的长度约为20到25厘米。输尿管壁的平滑肌(不随意肌)会蠕动将尿液往下推送,每10到15秒就有一小段尿液进入膀胱。膀胱和输尿管之间有防止尿液逆流的作用,所以尿液进入膀胱后不会流回输尿管。膀胱是由肌肉包覆的中空器官,有如一个水球。它位于骨盆腔,借着连到骨盆的几道韧带固定。膀胱储存尿液,涨满时变得比较圆,排空时又扁又小。正常膀胱约可容纳500毫升的尿液,大约2到5小时会涨尿而需要排尿一次。括约肌是膀胱口外环状的肌肉,控制膀胱排尿的动作,犹如缚住袋口的绳索。平时括约肌收缩,尿液不会流出,要排尿时则括约肌才会放松。膀胱壁本身则具有逼尿肌,收缩时会使膀胱内压力增加,尿液随之流出。排尿是一种自主性的过程。当膀胱装满尿液时,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会将讯号送到大脑,而产生尿意感(想排尿的感觉)。但正常情况下不会立刻排尿,而是到了适当的时机,例如厕所或四下无人处、可以排尿时,括约肌会放松,同时逼尿肌收缩,使尿液排出。与肾脏有关的疾病通常由肾脏科医师加以诊治,至于泌尿科医师则负责其余的器官。有一部分的妇产科医师也治疗女性尿失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英语中的名词"uropathy"即指泌尿系统的疾病,而肾病变(nephropathy)则是专指肾脏的疾病。尿液分析是最常使用的检验之一,取中段尿液约十毫升,经外观、比重、酸碱度测定后,再以代学反应测定有无糖分、蛋白质等,最后离心取其沈渣用显微镜检查红血球、白血球、细菌等数量是否正常。尿路动力学检查是一系列检查的总称,主要用于评估下泌尿道(包括膀胱与尿道。其相对词上泌尿道则包括肾脏与输尿管)的储存与排尿功能,包括尿流率图、膀胱压力描绘图、尿道压力图、括约肌肌电图、影像尿路动力学等项目。能帮助医疗人员了解尿失禁、神经性膀胱病变等患者的状况,据以拟定治疗方针。超声波常用于检查肾脏和膀胱形态上是否有异常,优点是无辐射性,缺点是无法穿透骨骼和空气,所以有部分盲点,而且超声波检查的精确度受操作者的技巧影响甚大。KUB是腹部X光检查的一种,由英语的"kidney","ureter","bladder"三字缩写而来,对于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结石的诊断非常有帮助。静脉肾盂造影术则更进一步,从静脉注入显影剂,在显影剂经由泌尿系统排出的过程中以X光摄影,比单张的KUB片子更清楚。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皮肤发紫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鼻病毒人类鼻病毒A (Human rhinovirus A) 人类鼻病毒B (Human rhinovirus B) 人类鼻病毒C (Human rhinovirus C)鼻病毒(学名:rhinovirus,rhino-是希腊文“鼻”的意思)是最常造成一般感
- 症状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心胸外科手术胸腔外科学或称心胸肺外科(英语:Cardiothoracic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包括心脏、肺、气道与呼吸系统、胸壁、纵隔、膈肌和食道等,以及这些器官与部位的诊断
-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英语:Hepatitis B virus)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完
- 50S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听觉听觉指声源的振动所引起的声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环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觉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后者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而产生的主观
- 实证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实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 medicine
- MycoBankMycoBank是一个线上数据库,记录着各种真菌的学名与形态描述。其是由荷兰乌特勒支的皇家科学院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负责营运管理。每种被描述的新种真菌,在经由命名专家检视
-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指为预防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等各类事故,保护工作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