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欠

✍ dations ◷ 2025-07-19 09:12:13 #睡眠,睡眠生理学,反射

哈欠,又称呵欠,是一种属条件反射的深呼吸活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沉闷、渴睡、或舒缓紧张情绪,一般动物如猫、狗也会打呵欠。

据英国的科学研究,除了人类,一般的猴子打哈欠也可以让身旁同类打哈欠的次数提高。研究表明,感染性的打哈欠最早出现在学会识别他人情绪的孩子身上(大约4到5岁),而那些患有忧郁症的孩子在观看他人打哈欠的影片时则很少打哈欠。

如今有各种方面的说法来解释打哈欠的原因。几种说法如下:

大脑在特定的温度下运行效率会较好,因此,人体透过打哈欠吸入温度低的空气冷却口腔及咽喉的血液,再经由血液循环来降低大脑温度。奥尔巴尼大学的研究发现,测试者在头上捂著热毛巾时观看人们打哈欠的影片时,他们打哈欠的可能性为41%,而当捂着凉毛巾观看时可能性降低到9%。打哈欠会增加心率和血流量,将大量空气传递到大脑,为这一区域的血液降温。

因为脑部缺氧,人体透过打哈欠将肺部撑大,吸入更多氧气;吐气时会让肺部收缩,将二氧化碳挤出。但是此说法被质疑不是确切的原因,因为人体在激烈运动后急需氧气时,却不会打哈欠。

从日常生活观察可知,由灵长类到猫狗,乃至蜥蜴(爬虫类)、鱼类都会打呵欠,因此可以确定这是非常古老的生物机制,至少可回溯到鱼类出现的5亿年前,脊椎动物便已经拥有这个中枢神经反射机制。但令人讶异的是目前没有像样的科学研究去探讨打呵欠的真正生物功能。

从常识归纳,上述缺氧、二氧化碳过多,或是冷却脑部之说都非常没有说服力。因为当你亢奋的时候并不会想打呵欠,运动后体内二氧化碳多、体温高,或是大太阳下你也不会特别想打呵欠。更别说这是跨物种的行为,鱼类并没有肺却也有相同的行为,显然打呵欠的生物机制不能只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

打呵欠只会在慵懒、疲累与缺乏休息的状况下出现。故合理推测此机制一定与提振精神有关,是当你疲累的时候促进大脑与中枢神经保持正常运作的刺激机制。或许此动作会刺激中枢神经,或促进例如脑内啡等内分泌素的分泌,以维持生物体在疲累状况下的运作,因此疲累时会一直打呵欠,如同非常劳累的时候你会想喝提神饮料一样。

此部分仍待正式科学研究(脑波、心电图...等)解谜。

相关

  • 同量素同量素是质量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的原子核。同量素必然是不同的元素。例:Cu (原子序29) 和 Zn (原子序30) 具有质量数同为65的同量素。 理论上,两个以上的同量素不会都是稳定的
  • 日耳曼行省日耳曼尼亚(拉丁语:Germania;德语:Germania)是古代欧洲的一处地名,位于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同时也包括被古罗马控制的莱茵河以西地区。地名来自高卢语,由罗马共和国统帅尤利乌斯
  • 栖息地破碎化栖息地细碎化是指某些生物栖息地被分隔开,致使种群被分割的问题。栖息地细碎化可能是由于地理进程中环境慢慢被改变 (这可能是新物种形成的原因),或者是由于人类活动,例如土地用
  • 科尔沁部科尔沁部(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 厄瓜多尔总统厄瓜多尔总统是厄瓜多尔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阿根廷总统 · 巴拉圭总统 · 巴拿马总统 · 巴西总统(沿革:君主) · 加拿大君主(总督) · 秘鲁总统 · 玻利维亚总统 · 多米尼
  • 周 涛周涛(1968年3月23日-),安徽淮南人,女,汉族,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任央视大型节目中心副主任,现任北京演艺集团首席演出官。多次于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担任主持。1995年担任中央
  • 恐齿猫古飙(Dinictis),又名恐齿猫,是猎猫科中的成员。它们体长1.1米,脚短只有约0.6米高,爪不能完全伸缩,颚部强壮,有长的尾巴。它们很像其近亲的伪剑齿虎。头颅骨形状很像猫科的,而不像剑齿
  • 刑事毁坏刑事毁坏简称刑毁,是刑事罪行之一,毁坏即是破坏,即是未经授权,将物件的形状、颜色、或原有功能改变。 在电脑网络时代,法律立法,刑事毁坏的定义也适用于电脑罪行、黑客之行为。如
  • 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一个与历史学有关的哲学分支,旨在探讨历史的模式与意义、历史学的性质与方法、历史写作的结构与规律等问题。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历史哲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思辨
  • 天主 (中国)天主,为中国古代齐国地区祭祀的八神之一,和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日主、月主、四时主并列,其后秦始皇、汉武帝皆于祭祀八神同时寻访仙人以求长生不老,至汉成帝时则因匡衡、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