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杜克

✍ dations ◷ 2025-02-24 20:47:26 #马尔杜克

其他传说

马尔杜克(阿卡德语拼写的苏美尔语:AMAR.UTU �� “太阳牛犊”;古典希伯来语:מְרֹדַךְ‎ ),是晚生代神祇的阿卡德语名,源自古美索不达米亚,是巴比伦的守护神(英语:Tutelary deity)、主神和巴比伦尼亚的国神。最开始是作为雷暴之神,传说中他制服了造成原始混乱局面的怪物的创造者迪亚马特之后成为众神之首。马尔杜克的占星是木星;他的圣畜是马、狗以及舌分两叉的一只怒蛇(龙),巴比伦城墙就饰以此怒蛇之像。自汉摩拉比时代(前18世纪),巴比伦成为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政治中心之时,马尔杜克开始慢慢升至众神之首的位置,并于前两千年的后半叶完全拥有了这个地位。马尔杜克居于巴比伦城的埃萨吉拉神庙(英语:Esagila)内。

在理想的占星学系统中,自汉摩拉比时代起,马尔杜克就与木星建立了关联。

“战神”马尔杜克,古代苏美-阿卡德时期的战神,巴比伦城邦之神。其名“马尔杜克”为阿卡德语,推测来自苏美语“阿玛尔-乌图克”,意为“乌图的永生之子”或“太阳神乌图的牛犊”。其名有时作“马尔-杜库”,意为“杜库之子”。恩基的长子,生于阿普苏,为水之化身,创造五谷并使其丰硕,确定诸天体运行的轨道,并决定人类的命运,被尊为“万物的创造者,众神之王,万方之主”,被视为木星的化身。据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的文献典籍,马尔杜克被视为征服巴比伦的神;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2世纪),即已提及。直至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马尔杜克被奉为主神,其地位在众神之上。

马尔杜克的人物原型并不明确,但后来与水、植物、审判和魔法这些属性产生了关联。 他的配偶是女神萨尔帕尼。 同时他也被视为水神恩基与母神达姆伽尔努那之子,天神安努的继承人。虽然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政治发展或使得马尔杜克的特质失色,但这些政治发展也使得当时的人们将本属于早期众神之首的神祇特质赋予了马尔杜克。 比如恩基和恩利尔这两位神祇,他们的力量和属性都被赋予到了马尔杜克身上。

就恩基而言,马尔杜克对他的取代是以和平方式演进的,且过程中也没有抹杀掉恩基的功绩。马尔杜克接受了阿萨鲁卢杜神的身份,成为了恩基的儿子、魔法之神。因为恩基和阿萨鲁卢杜都出身自埃里都,所以马尔杜克也被整合进埃里都众神的行列中。父恩基觉察到了儿子能力的优越,将其对人类的管控也交予他。马尔杜克与恩基的这种关联,首要表明了埃里都曾享有的宗教政治中心的地位向巴比伦的转移,同时也暗示巴比伦早期对埃里都的依赖,并不一定仅仅出于某位政治人物身上,更在于幼发拉底河流域从南向北的文化传播。这种传播也造就了老一代中心埃里都和新一代中心巴比伦。

由于恩基与马尔杜克关系和睦,父亲为支持儿子选择和平退位,然而马尔杜克对尼普尔守护神恩利尔力量和特权的取代,却是以牺牲对方声誉为代价的。前19世纪初,巴比伦独立时还只是个小城邦,被美索不达米亚的诸如伊辛、拉尔萨、亚述这些更为古老、强大的城邦所掩盖。然而自从汉摩拉比在前18世纪建立帝国,巴比伦就成为了南部占有统治性地位的城邦,同时对马尔杜克的礼拜也使得恩利尔的地位暗淡。虽然后来巴比伦尼亚在加喜特人的统治下(约公元前1595年-前1157年),对尼普尔和恩利尔的礼拜曾复兴了超过4个世纪,但在与恩利尔的较量中,马尔杜克最终还是赢得了永恒的胜利。

公元前18世纪,在汉摩拉比的统治下巴比伦成为了美索不达米亚的主要城市,此时巴比伦的守护神也被抬高至至高无上的神的地位。巴比伦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就记载了马尔杜克是如何夺取的权利。诗中记述了马尔杜克的诞生、英雄事迹以及他众神之神的地位,这可视为一种美索不达米亚护教士的形式。马尔杜克的50个名字也收录在这部史诗中。

在《埃努玛·埃利什》的记载中,神祇间的内战曾战至高潮。阿努纳奇的神祇们合力希望能寻找到一位能助其赢得战局的神。此时年轻的马尔杜克回应号召参战,事成的回报是将被尊为众神之首。

为了准备作战,马尔杜克打造了一张强弓,为箭配上箭羽,手握钉头锤,在阵前施放雷电,往身体里贮存火焰。他又造了一张巨网圈了住迪亚马特,聚齐了四面风让她不得脱身,接着又招来旋风、龙卷风等七种恶风,用他最强大的武器——雨洪(rain-flood)——去攻击迪亚马特。随后他跨上暴风雨战车前去迎战,还给拉着战车的四匹战马嘴里浸满毒汁,而他自己嘴里叼着一道符咒,手里攥着解毒草药。

起初,马尔杜克挑战的是阿努纳奇的神祇之首——原初之海的龙迪亚马特。在决斗中他施陷阱令其落入网中,又操纵暴风吹胀了她的身体,最后以一支箭刺穿腹部击败了她。

继而,马尔杜克与提亚玛特任命的主帅金固交战,他无理地夺下了金固佩戴在胸前的命运泥版(英语:Tablets of Destiny),在上面封上自己的印记,挂在胸前。之后在马尔杜克的统治下,神祇闲暇从容,而人类自将生下来就背负着生活的重担。

马尔杜克被描绘成人类时,通常会配有的标志是自Tishpak神(英语:Tishpak)手中接管的蛇龙(即怒蛇),另一个马尔杜克的象征是铲子。

巴比伦文献则记载埃里都是马尔杜克创造的第一座城市,称其为“圣城,众神喜悦的居所”。

智慧与写作之神纳布,是马尔杜克的儿子。

相关

  • Biochem Pharmacol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简称通道县,位于湖南西南边缘、怀化市南部,为怀化市辖自治县。辖域面积2,225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68,298万元(2004年);户籍总人口为21.91万人(2004),其中非农业人口2.
  • 元和 (日本)元和是日本的年号之一,在庆长之后、宽永之前,指的是从1615年到1624年这段期间。这个时代的天皇是后水尾天皇,江户幕府的将军是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依照德川家康的命令,采用唐宪
  • 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adi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 Aeronautics,缩写RTCA)是美国一家为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制定技术指导的志愿者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35年,1991年作为一家私
  • 伊凤阁伊凤阁(俄语: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Иванов 1878年-1937年)俄罗斯汉学家,西夏学家。1897年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汉语和满语,1902年前往中国学习,1904年回国,后在英国
  • 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震学会(英语: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是1979年11月21日创立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地震学学术组织。1979年11月17日至21日,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成立
  • 蒙古高原草原-内蒙古草原-东北草原蒙古高原草原-内蒙古草原-东北草原(英语:Mongol-Manchurian steppe),植被分区,属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疏灌丛类别。按地域区分,分为蒙古高原草原区、内蒙古草原区、东北草原区。
  • 伯特·波斯伯特·波斯(英语:Gijsbert (Bert) Bos,1963年11月10日-),是一位开发Argo(英语:Argo (web browser))而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Argo是为他的CSS提案而开发的网页浏览器。波斯生于荷兰海牙,他曾在格罗宁根大学学习数学,并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1996年,他加入了万维网联盟(W3C),致力于CSS的研究。他是W3C的前任主席以及现任CSS工作组的W3C Staff Contact。他目前定居于法国索非亚安蒂波利斯。他与哈肯·维姆·莱合著了一本关于CSS的书籍。
  • 定结溲疏定结溲疏(学名: var. )为虎耳草科溲疏属下的一个变种。
  • 1979年2月26日日食1979年2月26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79年2月26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美国、加拿大、格陵兰,日偏食则覆盖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及周边部分地区。太平洋东北部、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岛西南约790公里的洋面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