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司法大厦
✍ dations ◷ 2025-05-15 14:14:51 #司法大厦
司法大厦,原称台北高等法院,现今中华民国司法院所在地,是一栋位于中华民国台北市中正区的衙署建筑。司法大厦是一座以“日”字型平面设计的4层高建筑,为台湾总督府营缮课建筑师井手薰的作品,属折衷主义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外墙贴有浅绿色的毛面面砖;委托台北桂商会、池田组于1929年起造、1934年落成。最初的司法大厦作为台湾总督府高等法院、检察局及台北地方法院使用,随着日本战败,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司法大厦遂作为司法院办公大楼使用至今。台湾日治时期的初期,日本在台湾的司法机关设于北门的一处城隍庙;然而,随着司法业务的日渐繁重,兴建大型官署建筑取代原先城隍庙的构想正式被提出、采行。最后,在日本建筑师井手薰的设计下,在台北武庙遗址,由池田组及台湾本土的台北桂商会共同负责的司法大厦工程,便于1929年正式动工,进行了5年的工事才得让工程于1934年完竣,并作为台湾总督府高等法院、检察局、台北地方法院的办公处所使用。随着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中华民国接收台湾,1950年代,原先被称为“台北高等法院”的这栋衙署建筑,正式被改称为现今的“司法大厦”,并供司法院等机关进驻使用,于1998年7月30日获内政部“台内民字第8778042号函”指定为国定古迹至今。司法大厦的建筑基地,原先是一处与现今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比邻的关庙,为新建法院而于1929年拆除充作建筑基地使用。司法大厦今坐落于总统府右侧。左侧中间右侧由建筑师井手薰所设计的司法大厦,属折衷主义建筑,以仿罗马风格搭配日本趣味风格设计,带有些许文艺复兴气息,各层楼面积都达到了1800余坪。建筑规划上,司法大厦的平面呈现“日”字型,设置两座采光用的天井,1977年增建后自原先的三层达到四层的高度。属于过渡期建筑的司法大厦,舍弃了繁复、华丽的建筑设计,改以简洁、明朗的设计风格。从正面看去司法大厦,钟楼底部的外型以简化山墙设计,运用几何图形呈现被称为“凤梨花”的菱形格样式;二楼的窗户下方,使用了融合桂冠花环、竹节的图形作为造型;一楼门廊的外型,则以伊斯兰教的三圆心弧拱搭配装饰有罗曼式花的双柱呈现;外墙部分的浅绿色毛面的面砖,则具有防反光、防空效果。位于中央塔、高达31.8米的兴亚式屋顶,则是司法大厦外观上的最大特点,位于中央塔的兴亚式屋顶为一座八角形的尖顶,屋顶四周呈现出波浪曲线,略带有中国建筑的风格;这座兴亚式屋顶除能展现司法大厦作为司法机关建筑的权威性外,也认为隐含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意图。而在内观部分,一楼设有楼梯通往二、三楼,以产自花莲的大理石装饰楼梯两侧及八角形的柱子,二楼回厅矮墙上则装饰有八角灯 。而司法大厦对于大理石的采用,也成为了台湾建筑史上前所未见的先例,被认为具有高度的指标性。司法大厦的建筑主体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兴建,以人造假石施工,外墙则以浅绿色的毛面面砖铺设,具有防空保护作用。司法大厦的设施配置,自从规划伊始便十分明确,一楼部分以仓库、工友值班及服务性空间为主;二楼作地方法院的办公室、法庭使用;三楼为高等法院的办公室、法庭;然而,战后使用单位的复杂化,将原先设施配置的概念破坏,目前的司法大厦一楼进驻三个单位使用,主要为仓库、办公用途,一楼南侧及二楼、四楼西侧提供台湾高等法院及台湾高等检察署办公使用,三楼是中央大礼堂、司法院与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四楼北侧则为是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局部使用,四楼东侧作司法院大法官办公室,其余的空间均为司法院的办公空间。
相关
- 弱酸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的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H A
- 钳子钳是手工具,多数用来稳固地拿着物件,或者切断和弯曲坚韧材料,例如电线。通常,钳子包括一个对金属杠杆组装在钳的其中一边末端,钳的钳头位一般位于距离杠杆较短的一边,手柄则位于距
- 皮博迪的不可能的历史皮博迪先生(英语:Mr. Peabody),是梦工厂2014年电影《天才眼鏡狗》的主角之一。他是一只会说话、非常聪明的狗,也是个商业大亨、发明家、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美食家、两次奥
- 杨文采杨文采(1942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中国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6月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地球物
- 洋地黄毛地黄(学名:Digitalis purpurea;foxglove、common foxglove、purple foxglove、lady's glove)为玄参科毛地黄属下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温带欧洲。也见于北美和其他温带部分地区。
- 类固醇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英语:Corticosteroids)是由肾上腺皮质制造和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也可经由人工合成。它的药理作用复杂,且广泛涉及生理系统作用,如压力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发炎、糖类代谢
- ʕ浊咽擦音(Voiced pharyngeal fricative)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口语中。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ʕ⟩,在X-SAMPA中的符号则是⟨?\⟩。虽然名为擦音,但在多数情况下实际是近音
- 垃圾食品垃圾食品(英语:Junk Food,或称垃圾食物)是指被认为不健康的食品,WHO所提示的不健康食品是以比较的方式呈现,比如高能量且高蔗糖高脂肪的饮食比低能量饮食(比如水果或蔬菜)不健康;每日
- 苦瓜烯醇苦瓜烯醇(英语:Momordenol,或称为豆甾-5,14-二烯-16-酮-3β-醇)是一种天然的豆甾烷型植物固醇,在1997年由S. Begum等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的新鲜果实中发现,因而得名,可溶于乙
- 长舌果蝠长舌果蝠(学名:Eonycteris spelaea)为狐蝠科长舌果蝠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主要生活于热带岩洞。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