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

✍ dations ◷ 2025-11-11 09:15:06 #滇东北
苗语滇东北次方言是苗语川黔滇方言的一支,分布在云南省东北的昭通市、昆明市、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西部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织金县、赫章县、六盘水市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说这种次方言的人口有30万。以贵州毕节市威宁县石门乡的石门坎苗话为标准音。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伯格理为滇东北苗语创制了一套文字,即老苗文。1950年代制定了《滇东北苗文改革方案(草案)》。这套新的苗文方案,虽然名义上是改革方案,实际上完全使用拉丁字母,和老苗文没有明显的关系。1980年代,在老苗文的基础上又改造出一种“规范苗文”,在云南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曲靖市等地推行。目前三种苗文都在使用。另有零声母,新苗文不标。塞音和塞擦音的清音一般配合阴调(第1、3、5、7调),浊音配合阳调(第2、4、6、8调)。老苗文和新苗文都不区别不送气清音和浊音,但是新苗文完整的标出调类,所以一般不会混淆。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浊擦音声母/ʐ/、/ɣ/较少见,新苗文里用相近的声母代替。声母/χ/用于现代汉语借词,对应于汉语拼音h /x/,新苗文也用h表示。所有浊音声母在2、4II、8II调都带有浊送气音。现代汉语借词中还有以/u̯/为介音的韵母和鼻韵母。新苗文把/ɑɯ̯/写成ang是因为这个韵母和苗语川黔滇次方言的ang /ɑŋ/有对应关系。滇东北次方言东部地区在8调的基础上,第4、6、8调部分或全部分裂成I、II两类,最多可以有11个调类。基本上名词、量词属于第I类,声调较高;其他词类属第二类,声调较低。新苗文和规范苗文里不区分这两类。贵州威宁县石门坎和云南武定县乌龙乡洒普山的声调如下。滇东北次方言有连续变调现象。和川黔滇方言一些其他次方言类似,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在第一个音节是平声(1、2调)的情况发生变调。例如石门坎话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个音节2调变1调,3调变5调,5调变7调,4I、4II调变6I调,6I、6II、8I、8II调变4II调。另外,石门坎话在第一个音节是其他一些调(3至8调,非II类)的情况下,第二个音节在一定条件下由I类变为II类。石门坎11个声调有些(如第1调和第3调)虽然本调调值相同,但是连续变调的表现不同,因此是独立的声调。

相关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一种用来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抗细菌药,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合成。分为口服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静脉注射的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世界卫
  • 哈德逊湾哈德森湾(英语:Hudson Bay,或称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的大型海湾,面积122.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7米。北部时常会有北极熊出现。主要港口有丘吉尔
  • 埃里亚努斯埃里亚努斯(英语:Claudius Aelianus,希腊语:Κλαύδιος Αἰλιανός;,170年-235年)。生于普莱奈斯特(Praeneste)。他是在罗马教书希腊修辞学家和斯多亚学说的信奉者。现存
  • 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醇(英文名Zeranol),又称右环十四酮酚,折仑诺,α-玉米赤霉醇,是一种在镰刀菌属(Fusarium genus)中发现的属于二羟基苯甲酸内脂的合成非甾体雌激素,主要用作兽药中的合成代谢剂
  • 酰亚胺酰亚胺(Imide)中,氮原子与两个羰基相连,通式为R1-C(O)-N(R2)-C(O)-R3。它一般由氨或伯胺与羧酸或酸酐反应制备。常见的酰亚胺如邻苯二甲酰亚胺、琥珀酰亚胺、N-溴代琥珀酰亚胺、
  • 扁形虫扁虫动物原本是扁形动物门的同义词,此处是几个门的统称,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也被归类为扁虫动物总门(学名:Platyzoa),但此分类尚未成为共识。本总门包括以下门:扁形动物和腹毛动物没有
  • 石溪石溪大学(英语:Stony Brook University,缩写:SBU),又名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缩写:SUNY SB),是一所成立于1957年的纽约州州立大学,坐落于
  • 1967年 东京第五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67年8月27日至9月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首次在亚洲举办,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1,729名运动员参加。
  • 腔室症候群腔室症候群是对肢体、生命产生威胁的一种状况,是由于身体某部位神经、血管及肌肉在一个封闭的的空间(腔室)中受到压迫。起因于腔室中升高的压力,造成血管灌流不足,导致组织缺氧而
  • μ子偶素缈子偶素或称缈子素是一个由反缈子和电子构成的奇异原子,符号为Mu或 μ+e−,由Vernon W. Hughes于1960年发现,在缈子偶素两微秒的半衰期中,科学家已经可以合成氯化缈子偶素(Mu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