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学

✍ dations ◷ 2025-07-18 09:08:49 #地名学
地名学(toponymy)是研究地名由来、语词构成、含义、演变、分布规律、读写标准化和功,以及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之学,它是地理学一个分支学科。地名研究历史悠久,中国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记载四千多处各类地名,还对部分地名命名原由和名称演变作了说明;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记载地名达两万处左右,有语源解释的达2,300多处。地名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研究的历史并不长,是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并地名研究机构,出版有相关著作。早期地名学研究着重于地名记述和语源考证,到20世纪初以后,转入综合研究地名阶段。中国大陆从1950年代末开始研究地名标准化,并从综合研究地名产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于1977年成立中国地名委员会。此委员会于1998年所编之《外国地名译名手册》是中国翻译外国地名的主要根据。另外,地名委员会所编之《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也十分重要。

相关

  • 脑部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淡色藻总门淡色藻门(学名:Ochrophyta)是不等鞭毛类的一大部分光合生物。它被分为两个亚门——Phaeista(包括Hypogyristea和Chrysista)和Khakista(包括Bolidomonas(英语:Bolidomonas)和硅藻纲) 。
  • 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英语: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常缩写为ED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一个六齿配体,可以螯著多种金属离子。它的4个酸和2个胺的部分都可作为配体的齿,与锰(II)
  • MOA作用机制,亦称为作用机理(Mechanism of action (MOA)),在药理学和毒理学中是指一个特定分子(如药物分子、毒物分子)在分子层面上发挥特定药理或毒理作用的机理。一般而言,特定分子
  • 人与动物关系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Cssub2/subS硫化铯是一个无机盐类,化学式为Cs2S,在水溶液中水解呈强碱性。在空气中时,硫化铯会放出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硫化氢气体。和钠类似,可以使铯和硫在氨中或萘的存在下于四氢呋喃中反
  • 列文虎克奖章列文虎克奖章(荷兰语:Leeuwenhoekmedaille)是由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1877年创建的奖章,以17/18世纪微生物科学家列文虎克的名字命名。该奖章每十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对微生物领
  • 遵生八笺《遵生八笺》,明朝养生家高濂所著,万历十九年(1591年)初刊,为养生专著,包含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全书分八目共二十卷,计有:有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弦雪
  • 千纪千纪,又称千年纪、千年,是跨越一千年的时间跨度。在公元纪年中,如果一个年份可以被1000整除就被称为千年(或者那个年份之后的一年),如2000年或2001年都可被认为是新千年。在2000年
  • 爱琴海板块爱琴海板块是地中海东部的小型板块,位于希腊南部和土耳其西部,南面边缘是克里特以南的隐没带,南面的非洲板块沉入爱琴海板块,而北面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分离板块边缘则形成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