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学

✍ dations ◷ 2025-11-12 04:54:20 #地名学
地名学(toponymy)是研究地名由来、语词构成、含义、演变、分布规律、读写标准化和功,以及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之学,它是地理学一个分支学科。地名研究历史悠久,中国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记载四千多处各类地名,还对部分地名命名原由和名称演变作了说明;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记载地名达两万处左右,有语源解释的达2,300多处。地名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研究的历史并不长,是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并地名研究机构,出版有相关著作。早期地名学研究着重于地名记述和语源考证,到20世纪初以后,转入综合研究地名阶段。中国大陆从1950年代末开始研究地名标准化,并从综合研究地名产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于1977年成立中国地名委员会。此委员会于1998年所编之《外国地名译名手册》是中国翻译外国地名的主要根据。另外,地名委员会所编之《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也十分重要。

相关

  • 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班廷是在
  • 义井镇义井镇可以指:
  • 中间体化学动力学中,反应中间体指在一个非基元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过程出现的中间物种。通常,反应中间体的寿命很短,浓度相对反应物和产物也很低,因此不出现在最终产物中。例如,考虑
  • 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英语:Topoisomerase;type I:EC 5.99.1.2,type II:EC 5.99.1.3)是一种异构酶,能使DNA长链断裂与接合。专门参与DNA拓扑构形(DNA topology)改变的过程,最早的发现者是出身台湾
  • 核糖核苷酸核苷酸(英语:Nucleotide)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以一个含氮碱基为核心,加上一个五碳糖和一个或者多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氮碱基有五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注意这里是 mononuclear cell 单个核细胞,而不是 Monocyte 单核细胞)是指任何拥有圆形的细胞核的外周血细胞,这些细胞
  • ddATP双脱氧核苷酸(英语:Dideoxynucleotide)是DNA聚合酶的链终止性抑制剂,应用于DNA测序桑格法。这些核苷酸亦被称为2',3'-双脱氧核苷酸,常被简写为ddNTPs(ddGTP、ddATP、ddTTP与ddCTP)
  • 科林·鲍威尔科林·卢瑟·鲍威尔(Colin Luther Powell,1937年4月5日-),第65任美国国务卿,美国历史上首位任职美国国务卿的非裔美国人。他在1990至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
  • 月球山脉高度列表下面是根据相关高度进行排列的月球山脉列表。
  •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英语: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缩写NOAA, /ˈnoʊ.ə/;也简称国家海洋与气象局、国家海洋大气局)是隶属美国商务部的科技部门,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