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

✍ dations ◷ 2025-04-25 13:12:46 #日本佛教,各国佛教,亚洲佛教史

日本的佛教在飞鸟时代传入,并于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开始发展,为汉传佛教的一支,以大乘佛教为主流。中国佛教已经消失的宗派如真言宗、三论宗等,在日本反而传承至今。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日本神道教约占日本人口比率70.4%,佛教徒约占人口的69.8%(含同时信奉神道教)。许多的日本人不参与任何宗教组织,只参与婚丧喜庆与祭祀等传统上的宗教仪式,还有不少年轻人就算参加宗教仪式,但却自认为不可知论者,甚至是无神论者。

日本约有75,000千座日本佛教寺院、30万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最古老的佛典古文书都在日本。

现在日本佛教的概略,根据文化厅编纂的《宗教年鉴》等统计,现在日本的佛教徒大半属于大乘镰仓时代宗派。根据2010年东本愿寺僧侣的调查,净土宗系(含净土真宗)宗派占大多数,约占47%;日莲宗系(含创价学会)的宗派约占21%;禅宗系的宗派约16%;密教系(含台密与东密)约12%,其余4%。

以下是日本佛教异于其他佛教之处。“寺请制度”、“本末制度”、“触头制度”虽已废除,但是仍然影响现今的日本佛教。

寺请制度是江户幕府的宗教统制之制度。源自江户时代初期,用于消灭天主教,在岛原之乱后全面实施。原本是天主教徒透过寺请,由寺院发行寺请证文(寺手形),证明放弃天主教信仰。起初只是以弃教者为对象,之后演变成为了证明非天主教徒,每户家庭都必须归属在某宗派的某寺院之下,也就是成为寺院的檀越,也称作“寺檀制度”。明治维新后废除。

江户幕府为了统制佛教教团创设的制度。规定各宗派寺院的本山・末寺的关系,将寺院的上下阶层组织化,用于统制各宗派。1631年,禁止新寺的创建,翌年以降,各本山有提出“末寺帐”的义务,幕府借此掌握各宗派末寺的状况。明治维新后废除。

触头是江户幕府或藩的寺社奉行之下,在各宗派之中任命的特定寺院,也是宗教统制之一环。执行和本山及其他寺院之间的上申下达等连络,统制地域内的寺院。明治维新后废除。

“肉食”是食肉,“妻带”是娶妻;原先日本除了净土真宗之外,其余佛教各宗皆禁止“肉食妻带”,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宣布僧侣可娶妻,至此各宗全面开放,至今仍是日本佛教的一大特色。肉食妻带只有限于子孙院,因为子孙院是父子世袭当主;十方丛林大寺仍要严守佛教戒律,因为丛林大寺是选贤制度。而且子孙院的住持儿子要继承父亲住持之位,也要到丛林大寺参学三到五年,然后受一日一夜三坛大戒取得住持资格证书,要回到子孙院继承父亲住持之位,隔日举行还俗的舍戒典礼,返回子孙院,这种行为称作“本山交众生”。如果要坚守出家生活,就要待在十方丛林大寺。现在的日本僧侣的模式反而很像古代的婆罗门有在家期、出家期,还俗并娶妻,不还俗的婆罗门则称为梵志;日僧现在亦是如此,在日本做法事的主法僧必须是有在丛林寺参学毕业,一般的学问僧不能参与俗家法事,不然会被告上法庭。

以下列出、现今日本的佛教之传统宗教系谱。

《日本书纪》有载佛教传至日本始于飞鸟时代、552年(钦明天皇13年)有百济圣明王始赠予释迦佛的金铜像与经论。佛教传来之际,引起反对佛教的物部尾舆和中臣镰子等(神道势力)和信奉佛教的苏我稻目的对立。双方的对立延续到下一代(物部守屋和苏我马子),直到物部守屋灭亡为止。厩户皇子(圣德太子)参加马子方,战胜后在摄津国建立四天王寺(位于今大阪市天王寺区)。厩户皇子著‘三经义疏’,在‘十七条宪法’第二条制定“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对导入佛教发挥积极的角色。之后,佛教成为国家镇护的宗教,天皇家本身也建立寺院。

佛教在“镇护国家”的发想下,导入“僧尼令”、僧纲・度牒制度,僧尼成为官僚组织的一员。此时称作“南都六宗”的三论宗、成实宗、法相宗、俱舍宗、律宗、华严宗大为发展。圣武天皇下诏在诸国建造国分寺、国分尼寺,在大和东大寺建造大佛。佛教确立之际,出现日本的八百万之神也是佛化身显现的“权现”的本地垂迹说,制定神的本地(佛),制作僧侣形态的神像。

寺院群开始对政治发挥影响力。桓武天皇为了弱化寺院的影响力,迁都平安京;同时派出空海及最澄传入密教,以新佛教对抗奈良的旧佛教。最澄(天台宗)、空海(真言宗)分别在比叡山和高野山开辟道场,传布密教。平安时代中期是释迦入灭的二千年后,正法的千年・像法的千年之后,也就是正值佛教灭亡的末法之世的开始。国家衰微、人心不安,现世的幸福无法期待,祈愿来世幸福的净土信仰大为流行,宛如阿弥陀佛的宫殿的宇治平等院建立。平安时代末期,社会不安增大,拥有广大领地的大寺院为了防卫盗贼等外部的侵入者,而有僧侣或信徒武装的僧兵出现。但是,僧兵的势力扩大为武装集团,成为行使武力攻撃对立宗派・寺院、对朝廷强诉等社会的不安要素之一。

镰仓时代,持续自前时代末期的动乱引起佛教的变革。长久以来以“镇护国家”为主流的佛教,逐渐成为救济民众的宗教。主因是在叡山学习的僧侣力图佛教的民众化,并创立新宗派。其中有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的日莲宗、唱念“南无阿弥陀佛”和念佛的净土宗、还有源自净土宗,提倡恶人正机说的净土真宗(一向宗)、提倡踊念佛的融通念佛和时宗。

镰仓时代也是武士从贵族夺取权力的时代。称为禅宗的临济宗和曹洞宗在此时代传入,受到武士的信仰,镰仓等地出现许多禅寺,大为繁荣,代表的是“镰仓五山”。

旧佛教之间也有批判现状者,特别是从律宗派生的真言律宗等也有革新运动。

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的政治中心地移到京都。后醍醐天皇的建武新政开始后,五山从镰仓改为京都本位,京都五山成立。足利尊氏在京都成立武家政权后,临济宗受幕府保护。室町时代初期,南禅寺的禅宗和旧佛教势力的延历寺的天台宗对立,成为幕府初期的政治问题。因为室町幕府的归依,梦窗疏石和弟子春屋妙葩拥有政治的影响力,导致武家和佛教界的接近,对贵族文化及武士文化带来影响,在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代的金阁寺(鹿苑寺)等北山文化和足利义政时代的银阁寺(慈照寺)等东山文化可见融合的迹象。受佛教影响的室町时代文化影响直到后世,如水墨画・书院造・茶汤・华道・枯山水庭园等。

应仁之乱后,宗教势力因治安恶化而强化武力。法华宗攻击山科本愿寺、天台宗的天文法华之乱等,宗教团体过激派也引发宗教战争。其中有加贺国一揆等的一向一揆灭亡守护大名富㭴氏,支配加贺(主要是征税权和裁判权)约80年。石山本愿寺等成为如同大名家的强固组织,迫使守护大名和战国大名和其妥协。

但是,尾张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在“天下布武”的方针下,彻底讨伐敌对的宗教势力,如延历寺烧讨、长岛一向一揆、石山合战等。此外,信长主催日莲宗僧和净土宗僧的宗论(安土宗论)。结果,因为净土宗的胜利,信长约束法华宗不再非难其他宗派,也是抑制宗教势力之策。

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家臣丰臣秀吉成为实质的后继者。秀吉大概继承信长的路线,使敌对的根来寺、高野山屈服。之后将有力寺社转移到大坂城的城下町,派遣弟・丰臣秀长到僧兵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大和,透过刀狩・总无事令,解除寺院的武装,强化寺社的统制。寺院统制和武装解除也被之后的江户幕府继承。

徳川家康在丰臣秀吉死后掌握权势,制定寺院诸法度、设置寺社奉行,管理佛教。每个人都必需登录在某个寺院的寺请制度确立后,实质的终止了布教活动。当时最大的佛教势力净土真宗本愿寺东西分裂,结果造成势力的弱体化。日莲宗的不施不受派和基督教受到同样严厉的弹压。1654年,隐元隆琦传入黄檗宗。

江户时代后半开始,以本居宣长为祖的国学影响了明治维新,大政奉还之后,新政府重视神道的结果,造成全国性的废佛毁释,寺院数减少。1871年(明治4年),明治政府发布太政官达废止虚无僧在籍的普化宗。但是,不受不施派和基督教的布教解禁。各宗派推进佛教的近代化,推动宗门大学的设立等教育活动、社会福祉活动。

1939年(昭和14年),宗教团体法发布,是宗教管理最初的统一法典。透过宗教团体法的制定,一般的宗教团体成为法人,基督教也初次获得法律的地位。但是,此法是监督・统制色强的法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昭和20年),宗教法人令制定・施行,对宗教团体的规制撤废。1951年,宗教法人令撤废,认证制的宗教法人法制定。高度经济成长的同时,法华经系新宗教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等势力大为发展。1990年代,麻原彰晃所创藏密系统邪教的奥姆真理教,引起松本沙林事件、坂本堤律师一家杀害事件、龟户异臭事件与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等一连串恐怖事件,造成1995年(平成7年)的宗教法人法一部改正。

《宗教年鉴》 平成28年版 - 文化厅,第35页。

相关

  • 文明英文中的文明(英语: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
  • 1975年 利维尼奥第八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75年4月6日至13日在意大利利维尼奥举行。这是意大利第二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该届比赛仅设两个大项。*  主办国家/地区(意大利)
  • 波义耳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英语:Boyle's law,也称作Boyle–Mariotte law或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是由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1662年根据实验
  • 小蔓长春花小蔓长春花(学名:Vinca minor)是夹竹桃科蔓长春花属的植物。分布在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角峰角峰是指金字塔状的山峰。通常是由于冰斗不断扩大后退,逐渐侵蚀山岭形成陡坡使顶峰突出如金字塔状的尖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是一座高出冰斗底部达300米的角峰。
  • 穆勒散射在量子电动力学中,穆勒散射(英语:Møller scattering)指电子-电子到电子-电子的散射过程,得名于计算出极端相对论极限下该散射的截面的丹麦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穆勒(英语:Christia
  • 阿尔卑斯交响曲阿尔卑斯交响曲(德语:Eine Alpensinfonie),作品64,是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首交响诗。这首交响诗是献给当时的德累斯顿国家乐团。虽然作曲家标示这首乐曲为“交响曲”,但
  • 吉列吉列(英语:cutlet,源自法文的côtelette)原本泛指肉片,现已特指经油炸过后的肉片,常见于日本料理,称为“カツ”。吉列通常是将主料先沾上面包糠再放于热油中,炸至外脆内嫩。吉列的主
  • 洞绥片赣语洞绥片,赣语九个方言片之一。主要通行于湖南的洞口、绥宁、隆回的部分地区。古透定母字今白读声母。古透定母读与抚广片相同,但来母的齐齿呼不读声母,有的地方没有入声,这与
  • 熊本市熊本市(日语:熊本市/くまもとし Kumamoto shi */?)位于日本九州中部,为九州第三大城市,是熊本县的县厅所在地,也是县内的最大城市,人口73万余。市内街道整齐,楼厦林立,富有现代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