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交流转换器

✍ dations ◷ 2025-07-31 04:39:45 #电路,功率电子学

交流/交流转换器是将交流的电气波形转换为另一种交流电气波形的设备,其电压和频率均可任意调整。像变频器、循环换流器(英语:Cycloconverter)及矩阵转换器都是交流/交流转换器。

交流/交流转换器可以依以下的方式分类:

有直流链的转换器有二种:

若马达需要动态刹车,可以用刹车斩波器及电阻器并联在整流器上来达成。另一种刹车方式是在整流器上反向并联闸流体,使能量可以回到交流电源端。不过这种相控闸流体为基础的整流器,在轻载时对电源电压的歧变比二极管整流器要大,功率因素也比较小。

若交流/交流转换器希望有近似弦波的输入电流,以及双向的功率流动,可以用脉冲宽度调变(PWM)的整流器、PWM的逆变器配合直流链达到。直流链的大小以逆变器和整流器之间共同的能量储存元件来表示,在电压源变频器中为电容,在电流源变频器中为电感。PWM整流器控制输入电流为弦波,可能和交流电源的电压同相,若是能量回馈到电源端,电流会和电压反相。

因为直流链的储存元件,整流器和逆变器有相当程度的解耦,有在控制上的好处。不过直流链的储存元件其体积较大,若在电压源变频器中使用电解电容器,也潜在的降低了系统的寿命。

循环换流器(英语:Cycloconverter)利用切换元件将输入波形切换后,产生变频率,近似弦波的输出电压,没有中间的直流链储存元件。切换元件可能是SCR(英语: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不过其输出频率需要比输入电压的频率要低。大型的循环换流器(功率约到10 MW)是为压缩机及风洞机所设计,或是像水泥窑炉之类的变速应用。

为了提高功率密度及可靠性,一种可行的作法是考虑矩阵式的架构,将三相输入和三个输出用九个双向的功率晶体来进行切换,每一相输入都有三个功率晶体连接到三相的输出,这就是直接型的矩阵转换器,没有中介的能量转换元件,电压及电流的转换都在一级的转换器中完成。

有另外一种间接型的能量转换方式,可以用间接型的矩阵转换器,或是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Johann W. Kolar 教授发明的稀疏矩阵变换器(英语:Sparse matrix converter)来达成。就像电压源及电流源的变频器一样,会分为几阶来处理电压及电流的转换,但直流链没有中介的储能元件。一般来说,使用矩阵转换器后,可以减小直流链的储能元件,或是甚至不用,不过会使用很多的功率晶体。矩阵转换器常视为未来变频技术的概念之一,不过数十年来的密集研究,在工业上的使用并不多。不过因为近来已可获得低成本、高效能的半导体,过去几年已有少数变频器厂商在提倡矩阵转换器。

相关

  • 比例在数学中,比例是两个非零数量 y {\displaystyle y} 与 x {\displaystyle x} 之间的
  • 葫芦树葫芦树(学名:Crescentia cujete)又名炮弹果、蒲瓜树、铁西瓜、瓠瓜木、炮弹树,为紫葳科炮弹果属的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南美洲、现今已引入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等地
  • 伊本·泰米叶伊本·泰米叶(Taqī ad-Dīn Aḥmad ibn Taymiyyah,Arabic:تقي الدين أحمد ابن تيمية)是一个争议性的伊斯兰黄金时代逊尼派神学家、法学家、逻辑学家(英语:Lo
  • 灶君灶君,俗称灶神、灶王、灶公,道教中称“九天司命定福东厨烟主保灶护宅真君”,简称“司命真君”,又有尊为“九灵元王保灶护宅天尊”、“九天云厨监斋使者”、“九天香厨妙供真君”
  • 黄大城 (歌手)新竹高中 黄大城(1954年12月19日-2008年11月24日),台湾歌手,曾和王梦麟、赵树海组成MIB三重唱,毕业于新竹高中、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社会学系,毕业后在民航局上班。1978年,以云南民谣弥
  • 堪尼足国家森林堪尼足国家森林(英语:Kaniksu National Forest,音“Kuh-NICK-su”)是一座美国国家森林,地处华盛顿州东北部、爱达荷州狭长地带以及蒙大拿州西北部,是组成爱达荷州狭长地带国家森林
  • 欲望都市《欲望都市:电影版》(英语:)是2008年的一部浪漫喜剧电影,剧情内容是HBO知名影集《欲望都市》的延伸,讲述住在纽约市的四位女性好友感情后续发展的故事。全球首映会在2008年5月12日
  • 贝尔纳多·奥希金斯贝尔纳多·奥希金斯·里克尔梅(Bernardo O'Higgins Riquelme)(1778年8月20日-1842年10月24日),智利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独立后第一任最高执政长官(1817年~1823年)。奥希金斯生于智利
  • 尼伯龙根的指环《尼伯龙根的指环》(德语:,意为“尼伯龙人的指环”),是一个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由瓦格纳作曲及编剧,整个于1848年开始创作,至1874年完成,历时共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诸神黄
  • 归仁区坐标:22°58′02″N 120°17′38″E / 22.9672157°N 120.2939504°E / 22.9672157; 120.2939504归仁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