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太平洋西北地区飓风

✍ dations ◷ 2025-10-28 19:44:50 #一级太平洋飓风,太平洋西北地区风暴

1975年太平洋西北地区飓风(英语:1975 Pacific Northwest hurricane)是一个不寻常地比其他太平洋飓风于更北的纬度达至飓风强度的太平洋热带气旋。此风暴没有官方地命名,只有货船泛科罗拉多号(英语:USNS Marine Adder (T-AP-193))为该风暴估计和提供重要气象资料。此风暴是1975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2个热带气旋,于8月31日在一个冷心的上层低压区与一个热带气旋的残余在夏威夷的东北方合并后形成。其后环流变得清晰,对流开始增加,9月2日早上,该低压区变性为热带风暴。在转向东北方移到喛水区后,此风暴快速增强。发展出一个风眼,其后该风暴于9月3日达到飓风强度,当时该系统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南方约1950公里。维持最高强度18小时后,该风暴与一道靠近中的冷锋互动并迅速减弱。9月5日早上,它在接近阿拉斯加沿岸时转化为温带气旋。

8月26日,飓风伊尔莎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南端之西约1950公里的海域上被降格为低气压。 其后伊尔莎的残余向西北移到一股位于东北太平洋的层积云(英语:Stratocumulus cloud)中。 同时,一道位于中对流层的低压槽缓慢地增强,并逐渐发展出一个冷心上层低气压的气旋旋涡中心(英语:cyclogenesis)。 8月31日早上,一个低层环流中心在位于夏威夷之东北方约1500公里的上层低气压形成,当时,此环流中心距离伊尔莎的残余为600公里。该冷心低气压在对流增加的同时迅速增强,其在8月31日吸收了伊尔莎的残余, 影响了该系统的发展。 该冷心低气压在向西移动时对流不断组织。9月1日18:00UTC,其转化为一亚热带低气压。

温暖的海水温度令该系统增强, 并发展出热带气旋的特征(英语:Tropical cyclogenesis)。随后因为飑(英语:Squall)的发展,其对流深化并向内收缩到越来越清晰的中心内,9月2日早上,其转化成一个热带风暴,当时该系统位于夏威夷考艾岛以北约1100公里。该风暴快速发展出一个中心密集云层区,9月3日00:00UTC,气象部门开始对该风暴使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 由于该处海水的温度达28°C,加上一道靠近中的冷锋,令其迅速增强和向东北方快速移动。不久后一个风眼在卫星图像上出现,9月3日18:00UTC,该风暴增强成一飓风,当时其位于阿拉斯加州阿尼亚查克国家纪念和自然保护区(英语:Aniakchak National Monument and Preserve)以南约1885公里。 被升格为飓风后,该气旋变得细小,直径只有140公里。

在操作上,该飓风因缺乏船只的实测而未被确认,在增强成飓风时,船只上录得的风速是每小时65公里,风速于距离风暴中心东南方约130公里处录得。后来,该飓风的风眼封闭,令其开始受到位于其西面一个锋面系统的影响。但是,在9月3日晚上,其中一艘船的报吿指在风暴中录得的气压为1003毫巴,并在3小时的趋势内增加了13.5 mb,估计其最低气压为990毫巴或以下。 同时,该风暴的T值维持在T4.0,其估计风速为每小时120公里,估计气压为987毫巴。 维持飓风强度18小时后,该风暴因靠近中的冷锋产生的强风切变而减弱,并继续向东北方快速移动。9月5日,该风暴在阿拉斯加湾转化为温带气旋,当时其位于阿拉斯加州朱诺之西南约510公里。其环流中心迅速被锋面吸收, 其残余则快速移到不列颠哥伦比亚沿岸, 之后转向东南方移动,移到蒙大拿州以北后便没有部门继续追踪此系统的残余了。

9月3日18:00UTC,一艘名叫“普里佛斯”的船在离中心不远处录得的风速为每小时85公里。9月4日06:00UTC,被美国海军出租的货船泛科罗拉多号录得风速约每小时100公里, 是该风暴的最高风速报告,该船也录得8.5米高的涌浪。 此风暴没有显著影响陆地,也没有伤亡的报告。

此系统于北纬31°形成,比当时任何一个太平洋飓风于更北的地区形成,但该记录在2000年被在更北的地方形成的热带风暴芸娜打破。 该风暴是第一个由中太平洋的上对流层低气压发展而成的热带气旋, 2002年的飓风福斯托(英语:Hurricane Fausto)也曾以此飓风相似的生成方式重新发展。 此飓风也是太平洋飓风季有纪录以来第一个在北纬40°达至飓风强度的热带气旋。只有1970年的热带风暴黛蒂、1994年的飓风约翰、1997年的热带低气压吉列尔莫和2000年的热带风暴芸娜能越过此纬度,当中只有约翰是飓风;没有任何热带气旋比该飓风在更高的纬度维持飓风强度。

相关

  • 煤气煤气指木材在干馏下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氢气和甲烷,另外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和非燃料的氮和二氧化碳等杂质。氢气和一氧化碳没有味道,但是为防止煤气泄
  • 远洋杆菌属远洋杆菌属(Pelagibacter),目前仅包括遍在远洋杆菌(P. ubique)一个种,可能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细菌(估算数量级有1028)。早在1990年,就已在马尾藻海中得到属于α-变形菌的rRNA序列,此后
  • 外来偶蹄类脑病外来偶蹄类脑病(英语:Exotic ungulate encephalopathy,缩写为EUE),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由普利昂蛋白质引起的脑病变,主要侵袭在动物园中被人类饲养的动物。在1990年代开始,在英
  • 印度斯坦族印度斯坦人(英语:Hindustani people)又译“兴都斯坦人”,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民族(仅次于汉族),是对印度北部和整个南亚以北地区的主要民族的一种通称。他们是印度十大民族中人口最
  • 伊凡四世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俄语:Иван Грозный),俄罗斯沙皇国的开创者。留里克王朝
  • 叶莲娜·伊辛巴耶娃叶莲娜·伊辛巴耶娃(俄语:Елена Исинбаева,俄文拉丁化:Yelena Isinbayeva,1982年6月3日-),生于苏联伏尔加格勒,外号“女版布勃卡”,俄罗斯女子著名撑杆跳高举行,曾获得20
  • 最伟大的美国人《最伟大的美国人》(英语:The Greatest American)是一个2005年由马特·劳尔(英语:Matt Lauer)主持的四集美国电视节目。该节目收集了美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并最终由数百万
  • 安东内斯库扬·安东内斯库(罗马尼亚语:Ion Antonescu,罗马尼亚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台北市文化资产列表台北市文化资产是台北市各级古迹与其他文化资产。本表表列原则如下:.中正区汀州路三段24巷1号及3号;汀洲路三段24巷5弄1、3、13、15号;汀洲路三段24巷5弄5、7、11、19号;汀洲路
  • 2003年国际足联女子世界杯2003年国际足联女子世界杯在美国举办,其冠军是德国。此次比赛最初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但因为在2003年中国爆发了SARS疫情,比赛便改在美国进行。尽管美国已经举办了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