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太平洋西北地区飓风

✍ dations ◷ 2025-08-10 17:35:25 #一级太平洋飓风,太平洋西北地区风暴

1975年太平洋西北地区飓风(英语:1975 Pacific Northwest hurricane)是一个不寻常地比其他太平洋飓风于更北的纬度达至飓风强度的太平洋热带气旋。此风暴没有官方地命名,只有货船泛科罗拉多号(英语:USNS Marine Adder (T-AP-193))为该风暴估计和提供重要气象资料。此风暴是1975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2个热带气旋,于8月31日在一个冷心的上层低压区与一个热带气旋的残余在夏威夷的东北方合并后形成。其后环流变得清晰,对流开始增加,9月2日早上,该低压区变性为热带风暴。在转向东北方移到喛水区后,此风暴快速增强。发展出一个风眼,其后该风暴于9月3日达到飓风强度,当时该系统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南方约1950公里。维持最高强度18小时后,该风暴与一道靠近中的冷锋互动并迅速减弱。9月5日早上,它在接近阿拉斯加沿岸时转化为温带气旋。

8月26日,飓风伊尔莎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南端之西约1950公里的海域上被降格为低气压。 其后伊尔莎的残余向西北移到一股位于东北太平洋的层积云(英语:Stratocumulus cloud)中。 同时,一道位于中对流层的低压槽缓慢地增强,并逐渐发展出一个冷心上层低气压的气旋旋涡中心(英语:cyclogenesis)。 8月31日早上,一个低层环流中心在位于夏威夷之东北方约1500公里的上层低气压形成,当时,此环流中心距离伊尔莎的残余为600公里。该冷心低气压在对流增加的同时迅速增强,其在8月31日吸收了伊尔莎的残余, 影响了该系统的发展。 该冷心低气压在向西移动时对流不断组织。9月1日18:00UTC,其转化为一亚热带低气压。

温暖的海水温度令该系统增强, 并发展出热带气旋的特征(英语:Tropical cyclogenesis)。随后因为飑(英语:Squall)的发展,其对流深化并向内收缩到越来越清晰的中心内,9月2日早上,其转化成一个热带风暴,当时该系统位于夏威夷考艾岛以北约1100公里。该风暴快速发展出一个中心密集云层区,9月3日00:00UTC,气象部门开始对该风暴使用德沃夏克分析法分析。 由于该处海水的温度达28°C,加上一道靠近中的冷锋,令其迅速增强和向东北方快速移动。不久后一个风眼在卫星图像上出现,9月3日18:00UTC,该风暴增强成一飓风,当时其位于阿拉斯加州阿尼亚查克国家纪念和自然保护区(英语:Aniakchak National Monument and Preserve)以南约1885公里。 被升格为飓风后,该气旋变得细小,直径只有140公里。

在操作上,该飓风因缺乏船只的实测而未被确认,在增强成飓风时,船只上录得的风速是每小时65公里,风速于距离风暴中心东南方约130公里处录得。后来,该飓风的风眼封闭,令其开始受到位于其西面一个锋面系统的影响。但是,在9月3日晚上,其中一艘船的报吿指在风暴中录得的气压为1003毫巴,并在3小时的趋势内增加了13.5 mb,估计其最低气压为990毫巴或以下。 同时,该风暴的T值维持在T4.0,其估计风速为每小时120公里,估计气压为987毫巴。 维持飓风强度18小时后,该风暴因靠近中的冷锋产生的强风切变而减弱,并继续向东北方快速移动。9月5日,该风暴在阿拉斯加湾转化为温带气旋,当时其位于阿拉斯加州朱诺之西南约510公里。其环流中心迅速被锋面吸收, 其残余则快速移到不列颠哥伦比亚沿岸, 之后转向东南方移动,移到蒙大拿州以北后便没有部门继续追踪此系统的残余了。

9月3日18:00UTC,一艘名叫“普里佛斯”的船在离中心不远处录得的风速为每小时85公里。9月4日06:00UTC,被美国海军出租的货船泛科罗拉多号录得风速约每小时100公里, 是该风暴的最高风速报告,该船也录得8.5米高的涌浪。 此风暴没有显著影响陆地,也没有伤亡的报告。

此系统于北纬31°形成,比当时任何一个太平洋飓风于更北的地区形成,但该记录在2000年被在更北的地方形成的热带风暴芸娜打破。 该风暴是第一个由中太平洋的上对流层低气压发展而成的热带气旋, 2002年的飓风福斯托(英语:Hurricane Fausto)也曾以此飓风相似的生成方式重新发展。 此飓风也是太平洋飓风季有纪录以来第一个在北纬40°达至飓风强度的热带气旋。只有1970年的热带风暴黛蒂、1994年的飓风约翰、1997年的热带低气压吉列尔莫和2000年的热带风暴芸娜能越过此纬度,当中只有约翰是飓风;没有任何热带气旋比该飓风在更高的纬度维持飓风强度。

相关

  • 沙漠之狐安东尼·津尼 比尔·克林顿沙漠之狐行动(英语:Operation Desert Fox),是美、英两国于当地时间1998年12月17日凌晨1时到1998年12月20日凌晨4时50分,针对伊拉克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
  • 超滤超滤(ultrafiltration (UF) )在膜过滤方法中,一种膜孔径尺寸大致在1.5纳米到0.2微米范围内的过滤,其过滤动力为液体的压力差,过滤机理是通过膜孔筛除作用进行分离。维基共享资源
  • font style=text-decoration: overlinec/font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里有六种夸克,粲夸克(Charm quark)是其中一种,其它五种分别为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顶夸克、与底夸克。粲夸克的符号为c。粲夸克的反粒子被称为“反粲
  • 杨弘远杨弘远(1933年3月25日-2010年11月18日),生于湖北武汉,祖籍湖南长沙,武汉大学教授,中国被子植物胚胎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湖南省长沙市。1954
  • 张勇手张勇手(1934年11月10日-),原名张永寿,山西汾阳人,中国男演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进入文工团。1951年3月,随部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出演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黑山
  • 远海梭子蟹Portunus armatus (Linnaeus, 1766)远海梭子蟹(学名:Portunus pelagicus)为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动物,俗称市仔(蠘仔)、花脚市仔(花跤蠘仔)、花蟹等。分布于日本、塔希提、菲律宾、澳
  • 古兰-巴雷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称基连巴瑞症候群、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 纪州藩纪州藩(日语:紀州藩/きしゅうはん  */?)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个藩,又称为纪伊藩、和歌山藩。位于纪伊国,藩厅是和歌山城(今和歌山县和歌山市)。藩主是纪州德川家,与水户藩及尾张藩合
  • 政治派别一个政治派别是一群人,例如政党、工会,或其他拥有共同政治目的的组织。一个派别或一个党派并非是完全统一的,它可能包括多个部分,有的部分可能是权力集团。一个派别的成员团结起
  • 伊达姆·哈立德伊达姆·哈立德(印尼语:Idham Chalid)(1921年8月27日-2010年7月11日)通常简称哈立德,是已故印度尼西亚宗教人物和政治家,穆斯林。他曾在印尼内阁中担任多个部长以及副总理的职位,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