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苏联人口普查在该年的1月12至19日实施,是苏联所做的最后一次人口普查。根据这次普查的结果,苏联的现在人口 (实际人口)为286,730,819人。高于同时期的美国 (1990年4月1日普查结果为248,709,873人),仅次于中国和印度,为当时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在1989年,苏联大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俄罗斯,而大约六分之一住在乌克兰 (18%)。将近三分之二 (65.7%)的人口住在都市,而乡村人口则占34.3%。和历年普查比较,苏联的都市化程度逐年提高,从1959年的47.9%、1970年的56.3%到1970年的62.3%。
1979年和1989年普查显示,苏联每年平均稳定增加约250万人,虽然这个数字略低于1959-1970年期间的每年300万人。战后的人口增加表示苏联已经从先前巨大的人口损失 (苏德战争与更早的大整肃) 中慢慢恢复。
在1990年,苏联的人口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的总和,比美国人口还要多4000万人。然而在1991年底苏联瓦解后,15个前苏联加盟国人口的总合在整个90年代却停留在2亿9000万,而美国人口则是在2006年正式突破3亿。这个显著的停滞或许是由于苏联崩溃后所带来的剧烈社会经济变动所导致,连带使得在苏联时代末期已经有衰退迹象的出生率更进一步恶化。
根据国立苏联统计委员会(Госкомстатом СССР)1988年2月25日第5-2-4号函,关于1989年人口普查官方所识别的128个民族代码如下:
时间轴 · 俄国革命(二月 · 十月) · 俄国内战 · 苏维埃俄罗斯 · 苏联成立条约 · 新经济政策 · 大清洗(远东华人强制流配) · 东方战线 · 苏德战争 · 冷战 · 赫鲁晓夫解冻 · 去斯大林化 · 1965年改革 · 停滞时代 · 经济改革 · 开放政策 · 解体
宪法 · 法律 · 选举 · 外交 · 内阁 · 政府 · 共产党 · 苏共中央 · 政治局 · 集体领导 · 苏共大会 · 部长会议 · 领导人 · 苏共中央总书记 · 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 · 总统 · 党组织 · 最高苏维埃 · 意识形态 · 最高法院
行政区划 · 欧洲俄罗斯 · 乌拉尔山 · 西伯利亚 · 西西伯利亚平原 · 高加索山(北高加索 · 外高加索) · 里海 · 中亚细亚
农业 · 中央银行 · 能源政策 · 五年计划 · 发明 · 苏联卢布 · 交通
苏联人 · 语言 · 苏联工人阶级 · 宗教 · 犯罪 · 1989年人口普查
建筑(斯大林式建筑 · 赫鲁晓夫楼) · 文学 · 芭蕾 · 戏剧 · 电影 · 音乐 · 体育 · 宣传 · 列宁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赫鲁晓夫主义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新思维 · 互联网
苏联国旗 · 各加盟共和国国旗 · 苏联国徽 · 各加盟共和国国徽 · 苏联国歌 · 各加盟共和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