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派斯

✍ dations ◷ 2025-09-09 01:05:21 #1918年出生,2000年逝世,荷兰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史家,荷兰犹太人,移民美国的荷兰人,核物理学家,国家图书奖得主,乌特勒支大学校友,哥伦比亚大学教

亚伯拉罕·派斯(荷兰语:Abraham Pais,1918年5月19日-2000年7月28日)是荷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和物理史学家。

派斯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中的长子。他的父亲伊赛哈·贾可斯·派斯(Isaiah "Jacques" Pais),是塞法迪犹太人后裔,在17世纪初由葡萄牙移民到荷兰。他的母亲卡洁·凯托·冯·克里夫(Kaatje "Cato" van Kleeff),是德系钻石刀具工匠的女儿。他的父母在读书时相识而一起成为了国民学校的教师。他们一起教书直到1916年12月2日派斯的母亲因为结婚而辞职。派斯唯一的兄弟姐妹安妮生于1920年11月1日。在派斯的童年,他的父亲曾担任小学校长和西班牙希伯来语学校的校长。

派斯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和一个渴求阅读的读者,他拥有一个快乐的学习童年,也很快的融入荷兰人的社会当中。在他十二岁时,他通过了考试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学校,接受五年的基础科目课程。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毕业考,毕业后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德语。

1935年秋天,派斯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开始了他的研究,但是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他开始对精密的科学产生兴趣,逐渐的将化学与物理学当作主要学科,数学和天文学为副学科。1936年冬季到1937年,派斯的生涯目标是定义在乌得勒支大学物理理论学教授乔治·乌伦贝克(George Uhlenbeck)邀请的两门客座讲习课程。

1938年2月16日,派斯被授予两个学士学位——物理学和数学学位,还有副学位——天文学和化学。他开始在阿姆斯特丹参加研究生课程,包括物理学。但是他很快就尝到失落感,因为他发觉那里唯一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小约翰内斯·迪德里克·凡德瓦尔(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Jr,19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内斯·凡德瓦尔的儿子)对物理学的新发展颇为厌恶。派斯很快写信给位于乌得勒支的乌伦贝克,很快获得面试的机会。在剩下的春季学期,派斯中停阿姆斯特丹的课程,并多次前往参观乌伦贝克的实验室。

1938年秋天,派斯毕业于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1945年3月,他被盖世太保逮捕,随后关进监狱,直到战争结束后才被释放。他后来受聘于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尼尔斯·玻尔的助理,一年后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从事研究。1956年成为美国公民。196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涉及基本粒子过程、对称性及量子场论,被誉为粒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自传名为《双洲记:在动乱的世界中一个物理学家的生活》(,普林斯顿,1997)。

1970年代末,派斯开始对记录现代物理学的历史感到兴趣。他觉得他能够扮演独特的角色,因为他认识许多重要人物,而且具备足够的语言、文化与科学知识。

派斯最著名的作品也许是他写的爱因斯坦传记:《上帝是不可捉摸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平》( Oxford, 1982),及其续篇《爱因斯坦当年寓此》(, 1994)。前者获得1983年国家图书奖。

他也写过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史,如《势不可挡的深入——论物理世界中的物质和力》( Oxford, 1986)论述从X射线的发现开始到80年代粒子物理学的历史。

1991年,他出版《玻尔的时代:在物理学,哲学和政体》( Oxford, 1991),描述玻尔的生活和科学贡献。

1995年,他与劳里·M·布朗和布莱恩爵士共同编纂一套三卷的文献集,描述现代物理学的科学和文化发展:《二十世纪物理学》(美国物理研究所和物理研究所,英国,1995 )。同年,洛克菲勒大学授予他关于科学写作的刘易斯·托马斯奖。

他的书《科学天才:肖像画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描述十七位他认识的杰出物理学家传记,包括保罗·狄拉克、马克斯·玻恩、沃尔夫冈·泡利、米切尔·费根鲍姆、约翰·冯·诺伊曼、瑞斯·乔斯特、伊西多·拉比,维克托·魏斯科普夫和尤金·维格纳。 派斯是在撰写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传记时死亡的。后来由他人接手完稿,并于他死后出版,书名为《罗伯特·奥本海默:一个生命》(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直到今日,它仍是奥本海默最完整的传记。

美国物理协会自2005年起每年颁发亚伯拉罕·派斯物理学奖。

相关

  • 肋膜胸膜(pulmonary pleurae)为肺部外层一对反折的浆膜,包围肺脏及胸腔。脏层胸膜(visceral pleura)为肺部外层的细致浆膜,脏层胸膜沿着肺实质的形状绵密包覆,且也会进入到肺叶(英语:lobe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英语: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缩写NPT),或称《核不扩散条约》(英语: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缩写NNPT),1968年7月1日由
  • 立体异构立体异构体(stereoisomerism),根据IUPAC金色书的定义是指具有相同原子连接顺序,但原子在空间排列不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这种异构现象称为立体异构。具有不同光学性质的立体异构体
  • 米格尔·阿托拉·加列戈米格尔·阿托拉·加列戈(西班牙语:Miguel Artola Gallego,1923年7月12日-)是西班牙历史学家和作家。他出名于对西班牙自由主义(西班牙语:Liberalismo español)的研究。加列戈曾在马
  • 膨胀宇宙的未来有物理宇宙学家指出,宇宙的未来很可能为继续膨胀。如果事实如此,宇宙将因其膨胀而继续冷却,导致达到不足以维持生命的温度。因此,膨胀宇宙的未来又称为大冻结。膨胀宇宙的未来将
  • 东北方言日本东北方言(日语:東北方言 Tōhoku hōgen)是一组在日本本州岛东北地方使用的方言,常被认为是典型的乡村口音。本州岛越往北,当地方言便与标准日语差异越大,甚至需要在电视中加
  • 黑牛肝菌黑牛肝菌(学名:Boletus aereus)是一种可食用的蘑菇,属于牛肝菌属。黑牛肝菌在巴斯克地区和意大利经常被拿来食用,在巴斯克语中黑牛肝菌被称为ontto beltza,意大利文中是porcino ne
  • 不应期不应期(英语:refractory period、日语:贤者タイム)是人类性行为中的一个概念,指男性射精过后因阴茎感觉阈限(penile sensory threshold,PST)增加而出现的对性刺激不再有发应的一段间
  • 夏尔·罗贝尔·里歇夏尔·罗贝尔·里歇(法语:Charles Robert Richet,1850年8月25日-1935年12月4日),法国生理学家,是许多研究的早期建立者,例如神经化学、消化作用、恒温动物的体温调控,以及呼吸作用。
  • 土牛界线土牛界线又称土牛、土牛沟或土牛红线,是由台湾清治时期普遍设置的界线。清朝政府采原汉隔离政策,承认原住民自治土地权,并有种种措施来防止汉人侵垦台湾原住民生活领域,时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