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箭毒蛙
✍ dations ◷ 2025-04-03 10:54:20 #箭毒蛙
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树棘蛙科或丛蛙科,是细小及白天活动的青蛙。它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当地部族将它们身上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过175个物种,但只有55种具有毒性,且只有3种的毒素被当地居民用以狩猎。毒素的来源是捕食当地的某种蚂蚁和虱子转化而来,所以人工驯养会变得没有毒性,购买观赏蛙时应该避免野生捕获的剧毒个体。此科下身体最多色彩的是箭毒蛙属,而毒素最剧烈的是叶毒蛙属的金色箭毒蛙。大部分箭毒蛙都有耀眼的皮肤颜色,是对掠食者的一种警号。它们非常细小,约长1-6厘米,不同物种、年龄及性别均有所不同。它们大部分都生活在潮湿的热带环境(热带雨林)。虽然缺乏科学研究,但箭毒蛙的寿命估计野生的是3-15年,而饲养的可达20年。饲养的箭毒蛙一般都是没有毒的。大部分物种在约1.5-2.5岁就会达至性成熟。箭毒蛙可一年繁殖3、4次,一次能产下6至10颗卵,由于箭毒蛙亲代照护的行为,会将卵背在背上移动至靠近水源的栖地安置,因此大大提升了孵化的几率。要确定箭毒蛙的性别,可以透过其行为来观察。成熟的雄蛙在吃饱或大雨后会为交配而叫喊。幼蛙的性别可以从背部来观察。雄性的背部一般都是向下斜而不起折,雌性的背部较圆但有较大的折。另外可以从它们的脚趾来确定性别。一些雌性箭毒蛙属的脚趾较窄,而雄性的较阔。一些物种的成熟雄性在颈上会有一灰带,这正是发出交配叫喊的部位。所有箭毒蛙都是源自热带的。大部分饲养的物种在湿度80-100%、日间温度22-27℃及晚间温度不低于16-18℃会发展得很繁盛。当中一些物种能抵受较低的温度。一些箭毒蛙物种有大量的亚种形态。不同形态有不同颜色及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例如花箭毒蛙就最少有12个形态。过往曾将不同的形态看作为不同的物种,但现时仍未有清晰箭毒蛙的分类。例如天蓝丛蛙可能是花箭毒蛙的一个形态,而非一个独立的物种。箭毒蛙各种的保育状况不一,像LC无危的草莓箭毒蛙,EN濒危的金色箭毒蛙和三色箭毒蛙9,CR极危的红带箭毒蛙。(根据IUCN红色名录)
相关
- 醛类.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核溶解核溶解(英语:Karyolysis)是因去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导致垂死细胞染色质物质的完全溶解。核溶解后细胞被伊红均匀的染色。经常在核破裂之后发生。主要是坏死的结果。细胞凋亡时核破
- 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简写为CH,是指出生时缺乏甲状腺激素的一种症状。大约每4千位新生儿中会有一位新生儿的甲状腺机能有严重的缺陷,其他有更多的
- 犹太教犹太教(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医生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遇溺遇溺是因为液体进入肺部而导致缺氧,继而窒息。常见于游泳、船只沉没、海啸、潜水、意外及自溺。在很多国家都是12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在美国便是仅次于车祸。小童多是从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可以指: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问题的环境工程学科。固体废物处理是指将固体废物变成适于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其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
- 基巴基帕 (希伯来文:כִּפָּה,Kippah)是犹太人男性所佩带的一张薄布料或羊毛纺织制成的头饰,用发夹固定。今天佩带基帕原因有:犹太教因教派不同,令其教派男性所佩带的基帕和以
- 教宗额我略一世教宗圣额我略一世(拉丁语:Sanctus Gregorius PP. I;约540年-604年3月12日)于590年9月3日至604年3月12日岀任教宗。他是以一致欢呼的方式当选教宗。教宗额我略一世出生于罗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