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叶鞘腐败病菌

✍ dations ◷ 2025-04-16 20:02:51 #植物病原真菌,帚枝霉属,水稻疾病

Sawada, (1922)
W. Gams & D. Hawksw., (1976)

稻叶鞘腐败病菌(学名:),又名稻帚枝霉,最早由泽田兼吉于1920年在台北发现,并于1922年发表,当时被命名为(Sawada)。1975年,根据形态学分析,被归入为新属帚枝霉属()。。本种真菌为造成水稻叶鞘腐败病的植物病原菌。

曾被报导会造成稻叶鞘腐败病的病原菌共有三种:、及。而根据形态及多基因演化树的资料,目前被认定为是的同物异名。的特征是会造成紫鞘的病征,但由于缺乏活菌株标本及基因序列资料,目前尚无法确认其演化关系。

在麦芽抽出物培养基上培养之本种菌落为棉状,背面会产生鲑红色的色素。分生孢子梗(英语:conidiophore)透明、直立,顶端有数个透明、瓶状的产孢细胞。分生孢子透明、长椭圆形,常常成为一团黏液状,长3.5-7.0 µm,宽0.8-1.5 µm。

叶鞘腐败病在台湾之二期稻作发生较一期稻作严重,主要是二期稻作之生育期温度较高,适合病害发生。发生时会造成叶鞘褐化,当发生在剑叶(最后一片叶子,包覆稻穗)时,可能会造成稻穗腐烂而不稔。在稻田间发现此病害时,时常会发现其同时与稻细螨(英语:Steneotarsonemus spinki)共同存在,因此此病常被认为是两种生物的复合感染。

相关

  • 轻偏瘫轻偏瘫(英语:Hemi-paresis)是人体左右某一侧出现的麻痹的症状,最严重时将导致偏瘫(英语:Hemi-plegia),或称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的完全麻痹。这两种症状的成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原因也有
  • 急诊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急诊医学,也被称为急症医学,为医学专科,
  • ~؋ ​₳ ​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
  • 普罗万普罗万(Provins)是一座法国塞纳-马恩省市镇,也是该省的副省会。位于巴黎东南77公里处。普罗万在中世纪是一座属于香槟伯爵的防御城镇。由于交通便利,普罗万在12—13世纪成为香槟
  • 卡西尼-惠更斯号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号(英语:Cassini–Huygens)是前往土星系统的一架旗舰级空间探测器,也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和意大利航天局(ASI)合作进行的任务。整个任务
  • 支序图分支图(英语:cladogram),也作支序图,是指支序分类学中用于展示生命体互相之间的关系的图表。不过,分支图并不是系统发生树,因为分支图既不展示生物与其祖先的关系,也不展示生物的演
  • 海豹属海豹属(学名:Phoca)是海豹科下面的一个属,包括二个物种。本属的2个物种如下:
  • 大梁大梁城,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战国时期魏国都城,魏惠王迁都至此。大梁为魏都凡一百三十八年,是其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商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吴起等名人都曾在大梁
  • 朝鲜宪宗朝鲜宪宗(朝鲜语:조선 헌종/朝鮮 憲宗 ;1827年9月8日-1849年7月25日),李烉 (朝鲜语:이환/李烉 ),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1834年至1849年在位。庙号宪宗,谥号庄肃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
  • 考茨基效应考茨基效应(英语:Kautsky effect),也称感生荧光衰变效应,是指光照射植物的叶或其它含叶绿素工作时所产生的荧光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它是考茨基和赫希于1931年发现的。这种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