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拉丁语

✍ dations ◷ 2025-11-15 00:04:49 #不列颠拉丁语

不列颠拉丁语或不列颠通俗拉丁语是公元1-6世纪分布在今日英格兰的通俗拉丁语变体。在罗马帝国治下,拉丁语是精英阶层和罗马化较为充分的南部及东部地区通行的语言。在罗马化较差的北部和西部,拉丁语从未取代凯尔特布立吞人的古布立吞语的通行地位。最近学者们在不列颠拉丁语是否应从大陆原始罗曼语中独立持有不同意见。

不列颠罗马统治的终结后发生盎格鲁-萨克逊迁徙的公元5、6世纪,拉丁语在绝大多数属于今日英格兰的地区都被古英语取代。不列颠拉丁语在西部凯尔特语地区得以苟延残喘,到公元700年基本全数灭绝,被当地的布立吞语支语言取代。

早在公元43年罗马开始统治大不列颠之前,岛上就已经住着操凯尔特语族古布立吞语的布立吞人。:291–292“不列颠尼亚”在到409年为止近四百年间一直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于160年疆域到达极盛,几乎占据了不列颠岛的南三分之二。:20–22

历史学家们常将罗马治下的不列颠分为北部、西部的“高地”和东部、南部的“低地”两片区域,:4–6后者基本也是罗马化发生的地域,:74形成独特的罗马-不列颠文化,拉丁语成为市民、统治阶级、军队、基督教引入之后的教堂所主要使用的语言。布立吞语则被视作广大农民的语言;统治阶层精英可能为双语制。:69高地的罗马化非常有限,布立吞语从始至终都是主导语言。:142

自古典时代晚期以来,大半个西欧日常使用的通俗拉丁语演化成了各自有别的地域变体,最终演化为罗曼语族。:31然而,在5世纪不列颠罗马统治的终结后,不列颠岛上的口语很快便不再有通俗拉丁语的一席之地。:1通俗拉丁语不列颠方言的特征与消亡的时间近年来引发了许多学术讨论。

研究通俗拉丁语固有的困难,在于其是一种已经灭绝的语言,没有直接支持它的任何书面形式,:17而是要从诸如文献和地方铭文中出现的错误探寻蛛丝马迹。:228其中特别具有语言学价值的,主要是普通人做的私人铭文,如墓志铭、还愿祭品、“咒板”之类(大众巫术中用于诅咒别人的小金属板)。:18–21

至于不列颠本土使用的通俗拉丁语,Kenneth H. Jackson在1950年代提出了到最近才受到质疑的通行观点。:285Jackson通过寻找不列颠凯尔特语中的拉丁语借词拟测不列颠拉丁语的特点。:14–15自1970年代起,John Mann、Eric P. Hamp和其他学者运用Mann所谓铭文中的“通俗文学传统”以识别铭文中的不列颠拉丁语特征。:69

1980年代,柯林·史密斯运用这一方法研究石刻铭文。但在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拉丁语铭文面前,这显得小巫见大巫。:579其中最有名的是文德兰达石板,最后两卷公布于1994年和2003年,以及1988年公布的巴斯咒板,以及英格兰南部1990年代以来发掘的众多遗址。:579–580

Kenneth Jackson认为不列颠的通俗拉丁语与欧洲大陆通行的不一样。:82–94实际上他识别出了两种形式的不列颠拉丁语:与大陆通俗拉丁语没什么差别的下层变体,和与之不同的上层变体。:14–15Jackson相信后者与大陆通俗拉丁语在12条指标上都有区别。:82–94他将其描述为一种极度保守、矫枉过正的“学院派”拉丁语,有着“从普通大陆标准来看非常古典的音系”。:107

近年来对不列颠拉丁语的研究使Jackson的基本假设得以修正。:14–15他提出的“学院派”拉丁语12条区别性特征被猛烈地批判。:14, n. 52无论如何,尽管不列颠拉丁语与高卢拉丁语可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经历罗马帝国长达400年的统治,不列颠拉丁语也足以演化出独特的特征了。:17自身的演化,和布立吞底层的可能冲击都说明可能存在过一种独特的不列颠拉丁语。:17但即便确实存在过这样一种独特的方言,也没有能检测到的特征,到20世纪才在英格兰发现的足够的拉丁语通俗文学作品,才稍稍地改变了这种局面。:577–623

目前不清楚通俗拉丁语具体在什么时候退出不列颠,:1695世纪时可能仍在不列颠的许多地方使用。:27低地通俗拉丁语在5到6世纪间逐渐被古英语取代,但在高地则布立吞亚支语言如原始威尔士语和康瓦尔语取代。至于拉丁语作为口语何时消亡,学界尚无定论。:25

在后世所称的英格兰地区,盎格鲁-萨克逊移民和随后引入的古英语使得通俗拉丁语作为口语逐渐消亡。:88盎格鲁-萨克逊人在5-7世纪于英国本土各处定居,南部仅剩康沃尔郡和威尔士:915,以及北部的Hen Ogledd。:16–17

通俗拉丁语在盎格鲁-萨克逊移民冲击下的消亡与在西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受民族大迁徙支配后接着演变为罗曼语的命运非常不同。:70一种理论认为,罗马制度与基础设施在不列颠崩溃得更为彻底,使本地罗马化文化的地位与威望弱化得更快、程度更深;因此,土著更乐意抛弃拉丁语,接受地位更高的盎格鲁-撒克逊语。:109–111此外,语言学家还假定,布立吞语和拉丁语在今日英格兰的消亡比法兰克人、伦巴第人、西哥特人等“军事精英”带来的影响深远得多,说明传统观点盎格鲁、撒克逊人迁徙灭亡说的正确。

拉丁语在那时幸存于凯尔特人群中。:27在其他由盎格鲁-撒克逊日耳曼语主导的地区,一些拉丁语口语可能以孤立的语言岛形式存在着。迟至8世纪,罗马城市维鲁拉米恩附近圣阿尔班斯的盎格鲁-撒克逊居民意识到了他们的古老邻居,他们将其称为Verulamacæstir(或按H. R. Loyn所谓“他们自己的混合体”,Vaeclingscæstir,“Wæcla追随者们的城堡”),可以解释为留在盎格鲁-撒克逊乡村中的一个罗马-布立吞人飞地,可能讲他们自己的当地新拉丁语习语。

罗马统治期结束前,布立吞语在高地仍是主要语言。5世纪,因逃离被盎格鲁-萨克逊人攻占的低地地区拥入的大量罗曼-布立吞人使当地的通俗拉丁语使用者人数显著但临时地增加了。传统上,这些难民被描述为是社会“(中)上层阶级” 。截止6世纪,通俗拉丁语在高地无疑保持了比布立吞语更高的社会地位。:114

尽管拉丁语仍由不列颠西部的精英使用,到约700年它还是走向了灭绝。:75从低地拥入的拉丁语使用者似乎迅速被当地原住民同化,逐渐改说布立吞语。不列颠拉丁语的“生存能力”受古英语势力最强地区的负面影响:盎格鲁-萨克逊人对低地的征服可能间接使通俗拉丁语亦不会在高地有存续的机会。与古法语演化史比较,被布立吞语同化的过程与法语曾发生的过程相反,城镇的崩溃、大量拉丁语使用者拥入乡下成了高卢语灭绝的主因。

相关

  • 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外围赛 – 欧洲区F组2014年世界杯外围赛欧洲区F组(英语:2014 FIFA World Cup qualification UEFA Group F)是欧洲足协辖下2014年世界杯欧洲赛区外围赛的一个分组,包括葡萄牙、俄罗斯、以色列、北爱
  • 伯杰尔霍德市清真寺伯杰尔霍德市清真寺(孟加拉语:মসজিদের শহর বাগেরহাট,英语:Mosque City of Bagerhat)是位于孟加拉国库尔纳专区巴盖尔哈德县的一个清真寺。1982年至1983年,联合
  • 陈先霖陈先霖(1928年9月27日-2009年1月31日),四川遂宁人,冶金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 台元科技园区坐标:24°50.453′N 121°01.220′E / 24.840883°N 121.020333°E / 24.840883; 121.020333台元科技园区(Tai Yuen Hi-Tech Industrial Park)位于新竹县竹北市,是裕隆集团旗下
  • 五奉行五奉行是安土桃山时代丰臣政权时期制定的职务,是负责政权运作的工作。一说是丰臣秀吉就任关白后的1585年(天正十三年)设立。起初丰臣政权多以大谷吉继与小西行长等人做行政奉行
  • 骏河台大学骏河台大学(するがだいだいがく)是一间日本私立大学,位于埼玉县饭能市,于1987年设立。现设有法学系,经济系,文化情报系,现代文化系和比较法学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文化情报研究所,教养
  • 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Art)是将艺术置于其社会文化脉络之中进行研究的学科。 当代人类学的先驱法兰兹·鲍亚士 (1858-1942)从事了许多艺术田野研究,协助建立艺术人类学的
  • 脆性断裂脆性断裂(英语:Brittle fracture),简称脆断,是指材料未有明显的塑性形变而断裂的现象。比如,玻璃、陶瓷的断裂就几乎不发生塑性变形,是典型的脆性断裂。脆性断裂发生前无宏观塑性变
  • 漂向北方《漂向北方》是由马来西亚歌手黄明志与华裔美籍歌手王力宏合作的一首歌曲,收录于黄明志2016年《亚洲通车》专辑。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外地人在北京的北漂经历,于YouTube、KKBOX等网站上均大受关注,亦出现有邓紫棋、文慧如等歌手的翻唱版本。2018年,在《中国新说唱》第10期上,那吾克热·玉素甫江与尤长靖翻唱了这首歌曲。2018年第13届KKBOX风云榜,邓紫棋与黄明志合唱了这首歌曲。而在2019年王力宏台北大安森林公园Free Show“福利秀”演唱会上,王力宏也与黄明志演唱了该歌曲的现场版。由于歌曲原
  • 蔡淑逵蔡淑逵(1555年-?),字子正,号云衢,直隶庐州府合肥县人,匠籍,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乡试六十六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癸未会试三百十一名,登三甲第六十一名。大理寺观政,任浙江上虞县知县。万历十九年因与原任副使金柱互相攻讦,降二级调用。万历四十年(1612年),累迁广西南宁府知府。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升云南副使。曾祖蔡禋;祖父蔡廷�;父蔡恕,曾任生员。母方氏。永感下。弟淑度、淑大、淑向、淑达、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