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巢状麹菌
✍ dations ◷ 2025-02-23 03:19:20 #小巢状麹菌
Emericella nidulans小巢状麹菌(学名:Aspergillus nidulans),又称为构巢曲霉、构巢曲霉或钩巢曲霉等名称,有一异名构巢裸胞壳(Emericella nidulans),是属于子囊菌门的一种丝状真菌。它已经成为真核生物细胞生物学上一个重要研究生物对象超过50多年,它被研究的学术主题领域相当地广,这些主题包括了遗传重组、去氧核糖核酸修复、突变、细胞周期控制、致病原理(pathogenesis)与代谢等等。小巢状麹菌在它所属的曲霉属(Aspergillus)之中是少数可以经由在实验室中菌株交互减数分裂来形成有性孢子的其中一种物种。小巢状麹菌是一种雌雄同体(homothallic)真菌,这是指小巢状麹菌可以自花授粉(self-fertilize),并且在没有其他交配个体的情形下形成子实体(sporocarp,或称孢子果,fruiting body)。小巢状麹菌的基因体,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合设的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与孟山都合作定序完成,并于2005年12月发表。小巢状麹菌基因体大小总共约有3000万个碱基对,并且被预测在总共8个染色体上总共大约包括了9,500个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最近的研究从小巢状麹菌样本中成功分离出类似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蛋白酶,这样的蛋白酶会在细胞凋亡时会发生作用。这些发现都在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演化完整性的测定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就像是古老的变形菌引起细胞死亡的能力。
相关
- 老化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在生物学及医学上,老化是生理状态随时
- 变异突变(英语:Mutation,即基因突变)在生物学上的含义,是指细胞中的遗传基因(通常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去氧核糖核酸)发生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或多个碱基的缺失、重
- 角膜角膜,是眼球最前方的透明多层组织,其作用为:角膜位于虹膜、瞳孔及前房前方,并为眼睛提供2/3的屈光力(角膜的屈光力是眼球中最强),进入眼球的光在经过角膜后,通过晶状体的折射,光线
- 乔纳斯·索尔克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英语:Jonas Edward Salk,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港澳称为乔纳斯·索尔克,台湾称为约纳斯·沙克,1914年10月28日-1995年6月23日),美国实验医学家、病毒学家,主
- 烹煮烹饪,又称烹调、烹煮、炊煮、造饭、做菜,指将食材处理并制作成食物、菜肴、餐点、膳食的方法。一个好的菜肴,色香味形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
- 汽车汽车(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缆,得以动力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两轮或以上以原动机行驶之车辆,便可称为汽车;狭义
- IgGIgG(免疫球蛋白 G,英语:Immunoglobulin G)是人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血清含量9.5~12.5mg/mL,是分子质量最小的一类免疫球蛋白,具
- 高血糖高血糖(英语:Hyperglycemia)是指过量葡萄糖在血浆中堆积的医疗状况,一般指血糖水平高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但在血糖升到15-20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之前症状都不明显
- 鲍氏不动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学名:Acinetobacter baumannii,俗称:AB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条件致病菌,不具鞭毛,移动性不高,但生命力极强,可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中。该菌
- 单鞭毛生物后鞭毛生物 Opisthokonta 变形虫界 Amoebozoa单鞭毛生物(英语:Unikont)是指细胞中拥有(或其祖先拥有)单个鞭毛的真核生物。现今的研究猜测单鞭毛生物会是后鞭毛生物(动物、真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