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

✍ dations ◷ 2025-02-23 02:57:34 #晶体
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晶物质在一定的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转变成晶体。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排列的三维空间周期性结构,是晶体最基本的、最本质的特征,并使晶体具有下面的通性:用来制作工业用的晶体的技术之一,是从溶液中生长。种晶可用来促进单晶体的形成。在这个工序里,种晶降落到装有熔融物质的容器中。种晶周围的熔液冷却,它的分子就依附在种晶上。这些新的晶体分子承接种晶的取向,形成了一个大的单晶体。蓝宝石和红宝石的基本成分是氧化铝,它的熔点很高,因此很难制造能盛装其熔液的容器。人工合成蓝宝石和红宝石是用维尔纳叶法(焰熔法)制成,即将氧化铝粉和少量上色用的钛、铁或铬粉,通过火焰下滴到种晶上。火焰将粉熔解,然后在种晶上重新结晶。生产人造钻石需要高于1600℃的温度和60000倍大气压。人造钻石颗粒小且黑,它们适宜工业应用。区域熔化过程用来纯化半导体工业中的硅晶体:一个单晶体垂直悬挂在硅棒的顶端上,在两者接触处加热,棒的顶端熔化,并在单晶体上重结晶,然后将加热处慢慢地沿棒下移。晶体的一些性质取决于将分子联结成固体的结合力(原子之间的吸引力)。这些力通常涉及原子或分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或称价电子)的相互作用。如果结合力强,晶体有较高的熔点。如果结合力弱,晶体则有较低的熔点,也可能较易弯曲和变形。如果它们很弱,晶体只能在很低温度下形成,此时分子可利用的能量不多。有数种主要的化学键,但这些都不一定是结晶的或非结晶的。然而,有一些一般趋势如下。金属的原子在金属键下变为离子,和被自由的价电子所包围。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构成,靠不同电荷之间的引力(离子键)结合在一起。氯化钠是离子晶体的一例。共价晶体的原子或分子以共价键的形式共享它们的价电子。钻石、锗和硅是重要的共价晶体。这些价电子能够容易地从一个原子运动到另一个原子。分子晶体的分子不分享电子。它们的结合是由于从分子的一端到另一端电场有微小的范德华力。因为这个结合力很弱,这些晶体在很低的温度下就熔化。典型的分子结晶如固态氧和冰。金属原子释放一些电子在四周自由地运动。在离子晶体中,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共价晶体的原子分享它们的价电子。分子晶体中每个分子的一端有少量的负电荷,另一端有少量的正电荷,一个弱的电引力使分子就位。在16世纪后期,晶体结构的最初理论之一有所进展,当时利巴威斯提出研究矿物盐的晶粒形状可认定这些物质。1669年,斯蒂诺观察到同一物质的两个晶体的对应角永远相同。约在一世纪之后,阿维发现冰洲石碎裂成片,虽大小不同,却具同一形状。他猜想晶体的可能最小的碎片就是这个样子的,并进一步提出全部晶体都是相同的碎片或砌块构成的。现在把这种砌块称为原胞(单元晶胞)。现在知道这些晶体不是微小固体砌块,而是原子和分子的几何学排列。其具体形式用晶格表征。金属的电阻受到它接近晶体结构的完善程度的影响。当正离子处于规则点阵的一角时,电流中的电子不会因它们而发生散射。如果离子不在规则点阵的位置上,电流中的电子会发生散射,不规则的晶体如合金黄铜和不锈钢是相对的不良电子导体。而纯铜和纯银是远比它们为好的导体。压电现象是直接从晶体结构引起的。某些晶体在受到压缩或拉伸时就出现电极化。相反地,在电场的影响下,它们会变形。这些压电晶体用于一些收音机的耳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也用于电唱机的拾声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压电效应取决于缺少一种对称——反演对称。图形的反演有点像它的镜中像把上下颠倒。如果一个图形,例如一个立方体,它和它的反演像看上去是一样的,这个图形就有反演对称。如果是四面体,看上去就不一样了,这个图形就没有反演对称性。缺少反演对称性的晶体通常能被压缩,使得原子的正负电荷的位移不相等,就产生了电场。完全没有缺陷的晶体是不存在的。某些缺陷是产生晶体许多观察到的晶体性质的原因。控制但不消除某一缺陷是固体物理学的一项主要技术。

相关

  •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球状的革兰氏阳性菌,持有α溶血性,链球菌属下的一种菌。肺炎链球菌于1880年代已被发现能引致肺炎,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因,亦是体液
  • NSK萨格勒布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克罗地亚语:Nacionalna i sveučilišna knjižnica u Zagrebu,原称Nacionalna i sveučilišna biblioteka u Zagrebu)是克罗地亚的国家图书馆,也是萨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英语:medical ethics)是在人类以预防、医疗卫生行为、医学研究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等有关的道德现象的基础上,确立伦理学依据及其概念体系,概括出基本的伦理原则或准则、
  • 发烧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发绀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本分类名称尚未确定,目前根据伯杰氏手册暂称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本门包括一些能抵抗严酷环境的球状细菌,分为两个目。异常球菌目只有一个属,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包括几个耐
  •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英语:Bioremediation)是一种使用生物体来移除或中和污染现场内污染物的技术。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定义,生物修复是一种“使用自然产生的生物体来把有害物质分解成
  • 专性厌氧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是一类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法在正常大气(氧含量21%)等富氧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部分专性厌氧菌可以在氧含量达8%的
  • 黏液层黏液层(slime layer)为一种细菌的特殊构造,它是围绕细菌细胞的一层很容易除去(比如通过离心的方法),而且无规则的物质。黏液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外多糖、糖蛋白,以及糖脂。值得注意
  • 淋巴液淋巴(英语:Lymph)也称胡豆液,是由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后形成。淋巴是组织液回流的辅助渠道,参与维持机体的组织液平衡。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当淋巴流经淋巴结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