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台地

✍ dations ◷ 2025-07-26 21:19:43 #桃园台地
桃园臺地群位于台湾西北部,北起新北市林口区,南迄新竹县凤山溪,东以大汉溪与雪山山脉相邻,西至桃园、新竹间之海岸。桃园台地群包含有桃园台地、中坜台地、平镇台地、伯公冈台地以及湖口等台地群。桃园市除了复兴区属雪山山脉外,其他地区皆属桃园臺地群。历史上亦称桃涧平原、桃涧平野等。桃园臺地群在清治时期时,是个土壤贫瘠的农业区。由于缺乏大河川可以灌溉,以及海风所带来的风沙的影响,农业收成并不好,开发也较晚。居民们为了灌溉,挖埤塘来蓄水,造成桃园臺地群水塘遍布的景象,桃园地区埤塘最多曾达8,846个,赢得“千塘乡”的美称。有埤塘的地方就有聚落,蓄水灌溉,养鱼休闲,甚至是风水景观兼具,因此,昔日桃园农渔牧兴盛,物产富饶,造就了桃园的“埤塘文化”。但由于都市化的关系,埤塘渐渐填平成为市区。日治时期桃园大圳及战后石门水库的兴建,解决了桃园臺地群的灌溉问题。2009年,由文建会成立之“世界遗产推动委员会”于八月召开会议,将属于桃园台地群之埤塘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潜力之一景点。桃园台地则因地势较低,侵蚀少,地势平坦,成为北部地区最重要的稻米产地,而桃园国际机场、观音工业区及大园工业区即利用桃园台地广大而平坦的台地修建而成。由于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和台北市的带动,工业区纷纷设立。今日的桃园臺地群,已成为北台湾重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区,人口二百多万。桃园中坜台地范围自淡水河流域以西至凤山溪,包括桃园、中坜、平镇及湖口等台地,以及沿海之小型冲积平原,冲积扇面被南崁溪、埔心溪等扇面上之放射河系切割成为一个合成台地。桃园台地群皆为台湾地质学上第四季台地之一部分,其中以桃园台地所占的面积最大,这些台地地形早期都是各大河川在流出山地时堆积成的广大冲积扇,后来受造山运动影响,地壳慢慢抬升而形成现今的地形。桃园地区各台地分布有广泛之红土层,红土因质密,故地面水不易入渗,此即为桃园地区地下水涵养不丰之主因之一。桃园台地为古石门合成冲积扇之一部分,台地系由大汉溪挟带之沉积物堆积而成,台地以100米左右之台地崖与较高之林口台地相接,并以10~20米之台地崖(标高约250米)与南边较高之中坜台地相接,桃园区即座落于此台地之上。桃园台地南由石门之北北西约1公里处起,大致向北北西,成弧形之带状分布,地形面亦向北缓缓倾斜,东西宽约6.3公里,南北长约31.5公里,面积约1,090平方公里。中坜台地位于桃园台地南邻,占古石门冲积扇之大部分。本台地东南较高,最高点再石门附近之三角林及石链子,高度约250米,向西北逐渐降低,至西北之海岸为止,其平均高度约100米,台地倾斜度约为1/142。许多放射状小溪流于其上,此等小溪源于本区东南部,雨季才有流水,可能与南崁溪、埔心溪一样系因遭袭夺而成之断头河。平镇台地位于平镇之西北方,呈不完整之扇形台地,最高点偏于台地之东南隅,高度在215米以上,台地南部之等高线大致呈北偏东60~70度,向西北逐渐降低。伯公冈台地是位于杨梅区西北部的单面山台地,台地的南面是活动构造所造成的地形陡崖,但向北则是缓斜的地形,包含富冈台地及长冈岭台地。长冈岭南有纵贯公路东西向通过,北有纵贯铁路东西向通过。湖口台地位于杨梅湖口新丰一线之南方,呈一直角三角形,东北角位于平镇南方1,400米,东南角位于石门西北约2公里之石鳅子附近,而西角为新丰坑子口山西方之海岸。北缘以80米以下之台地崖接杨梅、湖口间地沟状纵谷台地,东缘以70米以下之台地崖与中坜台地相接,南缘以约200米之台地崖与关西新坑山脚间之凤山溪河床相接,本台地包括店子湖、铜锣圈及关西等地形面。

相关

  • 查洛特–玛丽亚氏–齿病X1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即(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又称腓骨肌萎缩症、恰克-马利-杜斯氏症),是以三位最早发现此病的法国研究者的姓氏共同命名的。其主要表现是双
  • 眼睛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梅什科一世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约935年-992年5月25日),皮雅斯特王朝的第一位波兰公爵(约960年-992年在位)。梅什科一世是半传说式的波兰公爵谢莫梅斯乌(英语:Siemomysł)的儿子、莱斯泰克(英语:Le
  • 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九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殳部归于四年f划部首。殳部通常从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洛伦兹变换洛伦兹变换是观测者在不同惯性参照系之间对物理量进行测量时所进行的转换关系,在数学上表现为一套方程组。洛伦兹变换因其创立者——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洛伦兹而得名。洛
  • 保尔·霍尔巴赫保尔-亨利·提利·霍尔巴赫男爵(法语:Paul-Henri Thiry, baron d’Holbach,1723年-1789年),法国哲学家,无神论者。1723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商人家庭。1735年时移居法国。1744年就
  • 波罗地波罗的大陆(Baltica)是个史前大陆,存在于晚元古宙到早古生代,包含现今的东欧克拉通(芬挪斯堪地盾、伏尔加-乌拉尔克拉通、与萨尔马提亚克拉通)。波罗的大陆的原始部分形成于18亿年
  • 超米粒组织超米粒组织是A. B 哈特在1950年代使用多普勒速度测量在光球上的水平运动时(流速大约在每秒300至500米),在太阳表面发现的一种特殊的样式。后续由莱顿、诺伊斯和西蒙进行的工作(1
  • 117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螳螂目(螳螂)螳螂(Mantis)一词泛称螳螂目(Mantodea)下的昆虫,目前共计超过2400种(英语:List of mantis genera and species),分布于15科、约430属当中,其中种类数量最多的科为螳螂科(英语:Mant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