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球化学

✍ dations ◷ 2025-02-23 06:37:34 #生物地球化学
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影响自然环境组成的化学、物理、地质和生物过程的科学。生物地球化学所研究的自然环境包括生物圈、冰雪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层和岩石圈。具体来说,它主要研究化学元素在地球内的循环,比如碳循环和氮循环,同时研究这些元素和生命之间在地球上的相互作用和结合。这门科学侧重于研究由生物活动引起的或影响生物活动的化学循环,尤其侧重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和磷循环。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系统科学并与系统生态学(英语:Systems ecology)密切相关。生物地球化学是由俄国科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尔纳茨基创立的。他在 1926 年出版的《生物圈》中描述了地球作为一个“活着的”整体的运作过程。维尔纳茨基分出了三个圈(每个圈类似于一个相空间)。他认为每个圈都有自己的演化规律并且较高级的圈可以改变和影响较低级的圈:人类活动(例如农业和工业)改变生物圈和非生物圈。现代环境下,人类对这两个圈的影响可与地质影响相比(参见人类世)。美国湖沼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乔治·伊夫林·哈钦森在概述这一新领域的范围和原则上作出了贡献。较近期来说,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元素又被英国科学家和作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盖亚假说中重申并被带入大众视野。洛夫洛克强调了生命过程如何通过反馈机制调节地球以保持地球仍适合其居住的概念。世界上许多大学和机构都有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组。因为生物地球化学是一门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研究组直接所属的学科包括很多门:大气科学、生物、生态学、环境化学、地质学、海洋学、化学以及土壤科学。一般来说,这些学科被归类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两大学科。许多科研人员研究碳、氮、硫、氧、磷这些元素以及它们稳定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同时也有人研究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循环。研究这些循环可以被应用于探寻矿物和石油,也可以用于修复环境污染。当前生物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

相关

  • 病症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窥视症窥淫癖、窥阴癖(英语:voyeurism)意指一个人喜欢借由偷看他人更衣、裸体或性行为而得到性快感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被社会接受。偷窥者要在被偷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得到快感。患
  • 鲁道夫·卡尔纳普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又译卡纳普,1891年5月18日-1970年9月14日),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分析哲学家,生于德国雷姆沙伊德。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维也纳学派的领袖
  • 宾格宾格(拉丁语:casus accusativus, 英语:accus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
  • 灵隐寺坐标:30°14′34″N 120°05′48″E / 30.2427777778°N 120.096666667°E / 30.2427777778; 120.096666667灵隐寺,康熙皇帝曾赐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
  • 2#成对的概念<< 0 1 2 3 4 5 6 7 8 9 >>2(二)是1与3之间的自然数,2是唯一的偶数素数 (又称偶素数)。在现代标准汉语中,数词2在不同情况下,常常需要变换用字以适应需要,这一点在其他数词中是不存
  • 补语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补语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最常见的是宾语补足语。名词、动名词、形容词、副词
  •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hina Center for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简称CCTCC),又名武汉大学保藏中心。是于1985年由中国专利局指定、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的专利培养物/生物材料/
  • 行星行星(英语:planet;拉丁语: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由西向东)。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相对于
  • 双螺旋结构在分子生物学中,双螺旋是指由核酸(如DNA和RNA)的双链分子所形成的结构。核酸复合物的双螺旋结构是它的二级结构的结果,并且是确定其三级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个术语因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