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磁阻效应

✍ dations ◷ 2025-11-23 22:37:31 #固体物理学,磁学,凝聚体物理学,物理现象

巨磁阻效应(英语:Giant Magnetoresistance,缩写:GMR)是一种量子力学和凝聚体物理学现象,磁阻效应的一种,可以在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相间的薄膜层(几个纳米厚)结构中观察到。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发现巨磁阻效应(GMR)的彼得·格林贝格和艾尔伯·费尔。

这种结构物质的电阻值与铁磁性材料薄膜层的磁化方向有关,两层磁性材料磁化方向相反情况下的电阻值,明显大于磁化方向相同时的电阻值,电阻在很弱的外加磁场下具有很大的变化量。巨磁阻效应被成功地运用在硬盘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商业应用价值。

物质在一定磁场下电阻改变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磁性金属和合金材料一般都有这种磁电阻现象,通常情况下,物质的电阻率在磁场中仅产生轻微的减小;在某种条件下,电阻率减小的幅度相当大,比通常磁性金属与合金材料的磁电阻值约高10余倍,称为“巨磁阻效应”(GMR);而在很强的磁场中某些绝缘体会突然变为导体,称为“超巨磁阻效应”(CMR)。

如右图所示,左面和右面的材料结构相同,两侧是磁性材料薄膜层(蓝色),中间是非磁性材料薄膜层(橘色)。

左面的结构中,两层磁性材料的磁化方向相同。

右面的结构中,两层磁性材料的磁化方向相反。

巨磁阻效应在1988年由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林贝格和巴黎第十一大学的艾尔伯·费尔分别独立发现的,他们因此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格林贝格的研究小组在最初的工作中只是研究了由铁、铬、铁三层材料组成的结构物质,实验结果显示电阻下降了1.5%。而费尔的研究小组则研究了由铁和铬组成的多层材料,使得电阻下降了50%。

格林贝格和于利希研究中心享有巨磁阻技术的一项专利,他最初提交论文的时间要比费尔略早一些(格林贝格于1988年5月31日,费尔于1988年8月24日),而费尔的文章发表得更早(格林贝格于1989年3月,费尔于1988年11月)。费尔准确地描述了巨磁阻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而格林贝格则迅速看到了巨磁阻效应在技术应用上的重要性。

巨磁阻效应在高密度读出磁头、磁存储元件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存储数据的磁区越来越小,存储数据密度越来越大,这对读写磁头提出更高的要求。巨磁阻物质中电流的增大与减小,可以定义为逻辑信号的0与1,进而实现对磁性存储装置的读取。巨磁阻物质可以将用磁性方法存储的数据,以不同大小的电流输出,并且即使磁场很小,也能输出足够的电流变化,以便识别数据,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密度。

巨磁阻效应被成功地运用在硬盘生产上。1994年,IBM公司研制成功了巨磁电阻效应的读出磁头,将磁盘记录密度提高了17倍,从而使得磁盘在与光盘的竞争中重新回到领先地位。目前,巨磁阻技术已经成为几乎所有计算机、数码相机和MP3播放器等的标准技术。

利用巨磁电阻物质在不同的磁化状态下具有不同电阻值的特点,还可以制成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其优点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保留存储的数据。

除此之外,巨磁阻效应还应用于微弱磁场探测器。

相关

  • 芬兰湾芬兰湾(芬兰语:Suomenlahti;爱沙尼亚语:Soome laht;俄语:Финский залив, Finskiy zaliv;瑞典语:Finska viken)是波罗的海东部的大海湾,位于芬兰、爱沙尼亚之间,伸展至俄罗
  • 波尔卡点波尔卡点也称为波卡圆点(英语:Polka dot),是一种由一系列实心圆点构成的花纹。这些圆点通常大小一致,排列紧密,但也有波尔卡点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圆点构成。波尔卡点常见于儿童服
  • 严俊严俊可以指:
  • 夹板夹板、副木(英语:Splint),亦称夹,为一种硬性或有弹性的装置,可将移位的或可动的身体部位保持在适当位置,也能对受伤部位提供保护。副木可用于严重程度不至于需要固定整个受伤部位的
  • 圣巴尔多禄茂教堂 (贝希特斯加登)坐标:47°32′41″N 12°58′21″E / 47.54472°N 12.97250°E / 47.54472; 12.97250圣巴尔多禄茂教堂(St. Bartholomä)是一座天主教朝圣教堂,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贝希特斯加
  • 穆杰塔巴·哈梅内伊赛义德穆杰塔巴·胡塞尼·哈梅内伊(波斯语:سید مجتبی حسینی خامنه‌ای‎;1969年9月8日-),伊朗什叶派神职人物、军事人物。他是现任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
  • 锺同明《三才图会》载《监察御史钟公像》锺同(1424年-1455年),字世京,江西永丰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探花锺复之子。官至监察御史,景泰年间因上疏立储之事下狱身死。父锺复,宣德进士,与刘
  • 汤姆·格雷尔斯安东·M·J·“汤姆”·格雷尔斯(荷兰语:Anton M.J. "Tom" Gehrels,1925年2月21日-2011年6月11日),荷兰裔美国人,天文学家、亚利桑那大学行星科学教授。发现的彗星有64P(英语:64P/Swi
  • 奥伯利·比亚兹莱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年8月21日-1898年3月16日),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插画艺术家之一,受到过日本艺术的影响,也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比亚兹莱出生于英国布莱顿,7岁
  • 安东尼·卡莫纳安东尼·卡莫纳(Anthony Thomas Aquinas Carmona,1953年3月7日-),曾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和国际刑事法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