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银元

✍ dations ◷ 2025-07-31 08:42:35 #西班牙银元
西班牙银圆(西班牙语:El Real de a 8,即西班牙银元,在中国又称本洋、双柱、柱洋、佛洋、佛头、佛银、佛头银等,是一种银质硬币,直径约38毫米,价值8个西班牙雷亚尔,此银圆透过国际贸易,流行极广。西班牙帝国开始铸造此银币,是始于1497年的一次货币改革。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与德意志地区的塔勒挂钩。西班牙银圆的重量、成色由国王天主教腓迪南定下,当时每枚银币之标准重量为27.468克,成色93.055%,即含银25.56克。后改为成色90.2%,即含银24.76克。在英国殖民时的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英国政府输入了西班牙银元, 并在每枚中央各穿一个大洞,就造出了一种新式的澳大利亚通货,类似于中国人用的孔方钱。1792年,美元采用了金银复本位制,一美元折合24.057克纯银或1.6038克纯金,而一美元价值的24.057克银,即大约相等于一枚西班牙银圆。因当年美国政府甚少铸造1美元硬币,美国各官、私银行亦多以西班牙银圆作储备,在南北战争前,西班牙银圆一直是美国主要流通的法偿货币之一。因为西班牙银元广泛适用于欧、美、远东,它在18世纪末成为史上第一种国际通货。除美元以外,当今世上几种其他货币,如加拿大元和中国元,以及拉美和菲律宾的几种货币,当初都是基于西班牙银元以及仿效它的其他八雷亚尔银元。比索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是在也是用来形容这个面值的,并且成为前西属殖民地发行货币的基准单位,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拉圭、菲律宾、波多黎各、秘鲁、萨尔瓦多、乌拉圭及委内瑞拉比索。在中国,由于流通便利,银元在民间极为流行,尤其在商界,时常代替需要镕铸裁切的银两:西班牙银圆被称为本洋,正面有西班牙国王戴假发之像,类似释迦文佛发髻,俗称“佛头”、“佛面银”、“佛首银”、“佛头银”、“佛银”、“佛洋”,背面图案中央为西班牙盾徽,其左右有一对海力士柱拱卫(故称“双柱”、“双柱”、“柱洋”),流行最早,一个银元约重0.72两,银占九成,故仅含有银0.648两。但民间大致上以0.7两银,兑换一个银元。(有时以0.69两兑换,称六九银;亦有时以0.72两兑换,称七二银。)早期的银圆多为西班牙在墨西哥殖民统治时,铸造之西班牙银圆,1850年以后输入的银圆则有墨西哥独立后铸造,以鹰为标记的“鹰洋”,二者的重量成色一样。

相关

  • 蕨类真蕨纲(Polypodiopsida),又称为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是植物界中真叶植物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姊妹群。真蕨纲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
  •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一门跨学科领域,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及销售等步骤中,各方能如何保障食品卫生与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及防范食物中毒。探讨者透过科学方法对于可能造成消费者
  • 拉扎罗·斯帕兰札尼拉扎罗·斯帕兰札尼(意大利语:Lazzaro Spallanzani,意大利语发音:;1729年1月10日-1799年2月12日)是意大利的天主教牧师、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主要贡献为生理功能、动物繁殖、动物回
  • 世界大战世界大战,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数强大和人口庞大国家、规模最大的战争。世界大战可横跨几个大洲,并持续多年。这个用词通常应用于20世纪二个规模空前的全球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19
  • 通俗拉丁文译本《圣经武加大译本》(拉丁语:Biblia Vulgata),又译《拉丁通俗译本》,是一个5世纪的《圣经》拉丁文译本,由哲罗姆自希伯来文(旧约)和希腊文(新约)进行翻译。8世纪以后,该译本得到普遍承认
  • 威斯巴登威斯巴登(德语:Wiesbaden)是德国中部黑森州的州府,法兰克福之后该州的第二大城市。它同时还是欧洲最老的温泉水疗城镇之一,有着26个温泉和1个冷泉。威斯巴登是黑森州的核心城市之
  • 意大利菜古罗马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现代威尼斯和威尼托 · 托斯卡尼 · 西西里 · 维琴察 · 罗马 (罗马饮品) · 那不勒斯面包 · 干酪 (PDO) · 油酥糕点 ·
  • 51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货物崇拜货物崇拜(英文:Cargo Cults,又译货物运动)是一种宗教形式,特别出现于一些与世隔绝的原住民中。当货物崇拜者看见外来的先进科技物品,便会将之当作神祇般崇拜。最为知名的货物崇拜,
  • 正丁硫醇正丁硫醇,学名为1-丁硫醇,也被称作硫氢丁烷,其化学式为C4H9SH,是一种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并且具有极其难闻的恶臭气味,通常被描述为“臭鼬”的气味。事实上,丁硫醇是结构和臭鼬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