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层

✍ dations ◷ 2025-05-15 03:18:58 #黏液层
黏液层(slime layer)为一种细菌的特殊构造,它是围绕细菌细胞的一层很容易除去(比如通过离心的方法),而且无规则的物质。黏液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外多糖、糖蛋白,以及糖脂。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黏液层(slime layer)和S层(S-layer,一层存在于许多细菌周围的界限分明、高度有序的糖蛋白层)的英文名相近而把它们混为一谈。黏液层的功能是保护细菌细胞免受来自环境的伤害,诸如抗菌素和干燥的环境。黏液层亦可以使细菌附着到光滑的表面上,比如义肢类医疗设备和导管。黏液层能保护菌落免被含氯制剂、含碘制剂等化学灭菌剂杀死,使得高压蒸汽灭菌法或沸水冲洗成为唯一的去污染(英语:decontamination)方法。黏液层与细菌的荚膜相似,不过荚膜为更有序的结构,也不像黏液层一样能被轻松地冲走。细菌疾病 · 科莱毒素(英语:Coley's toxins) · 外毒素 · 溶原化循环(英语:Lysogenic cycle) · 病原细菌肠道菌群(英语:Gut flora) · 皮肤菌群(英语:Skin flora) · 阴道菌群(英语:Vaginal flora)细胞壁:肽聚糖(NAM、NAG、DAP)仅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中:磷壁酸 · 脂磷壁酸(英语:Lipoteichoic acid) · 内生孢子仅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细菌外膜(孔道蛋白、脂多糖) · 周质空间 仅存在于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简单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 (HSV-1) Herpes simplex virus 2 (HSV-2)单纯疱疹病毒(英语: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1 和 2 (HSV-1 和 HSV-2),也叫人类单纯疱疹病毒 1 和 2 (HHV
  • 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Clindamycin /klɪndəˈmaɪsɨn/)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中耳炎、骨骼或关节感染、骨盆腔发炎感染、链球菌咽炎、肺炎、心内膜炎等多种感染;有时也会
  • KK00-K14 口腔、涎腺和颌疾病K20-K31 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K35-K38 阑尾疾病K40-K46 疝K50-K52 非感染性肠炎和结肠炎K55-K63 肠的其他疾病K65-K67 腹膜疾病K70-K77 肝疾病
  • 头部外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整体词整体关系(英语:Holonymy)是一种语义关联。如果 A 是 B 的一部分,或 A 是 B 集合的成员,则称 B 是 A 的整体词,A 是 B 的分体词。例如,“树”是“树皮”的整体词,也是“树干”、“树
  • 健康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健康是指生物的功能性和代谢效率的水
  • 冥古宙冥古宙(Hadean),又称冥古代,是太古宙前的一个时期,可分为隐生代、盆地群代、酒神代和雨海代。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但依据不同的文献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冥古宙最初是
  •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0.1%。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
  • 动物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在生物分类学中,域(英语:domain、superkingdom、empire、拉丁语:regio)是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沃斯1990年设计的三域系统中最高的分类单元,该系统中,生命之树(英语:Tree of life (bi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