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2月1日(大正13年)
宜兰线是指八堵至苏澳间,由台湾铁路管理局经营的传统铁路干线。
宜兰线于1917年动工兴建,工程分别从路线的南、北两端进行。到了1919年南端的苏澳=礁溪段以及北端的基隆=瑞芳段通车。1920年南端路段延伸至大里、北端路段延伸到猴硐。原本顺利进行的工程,后来却因经费不足而暂缓施工,直到1924年12月1日宜兰线才全线通车营运。
战后1968年率先完成猴硐=三貂岭段2.6千米双轨通车。1974年~1978年间续分别增筑四脚亭=瑞芳间、牡丹=双溪间、冬山=圣湖(今新马站)=南圣湖(今苏澳新站)间双轨。
另由于北回线自1980年2月1日正式通车营运以来,宜兰线从原本的支线升级为连接台湾东西部的重要干线,也因此带动东西部交流及互动,加以东部观光事业、天然资源之陆续开发,客货运量急速增加,致使原有单线铁路不敷使用,每逢重要节庆及假日,总是一票难求,故政府随即开始筹建宜兰线扩建双轨工程,自1980年11月中旬开始施工、于1986年1月9日完工通车。
2000年八堵=罗东间完成电气化工程,同年5月3日正式通车。
2003年罗东=苏澳间完成电气化工程,同年7月正式通车。
基隆=八堵间原本设有宜兰线专用路轨(由旧纵贯线转用),列车可于八堵折返向东部,但八堵的轨道修改后折返点改到七堵,且原本的专用路轨也拆除,改为与既有纵贯线共用。
(等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甲简、乙简、丙简、简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