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莲溪
✍ dations ◷ 2025-04-03 10:34:15 #花莲溪
花莲溪位于台湾东部,属于中央管河川,为花莲县的主要河川之一,本身源流为光复溪,发源于拔子山,但整个水系的最远源头则为其最长支流万里溪 (万里桥溪)的源头,位于中央山脉白石山南侧的万里池。花莲溪本流河长57.28公里,水系河长则为81公里,流域面积1,507.0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木瓜溪、寿丰溪、万里溪、马太鞍溪、光复溪等。其水系沿着花东纵谷向东北方向流,在海岸山脉最北端的花莲山出海,进入太平洋。平均坡度为1:285。中游建有箭瑛大桥、中兴大桥下游建有米栈大桥与月眉大桥,出海口是花莲大桥。古花莲溪原本河道在花东纵谷南端,海岸山脉东侧只有一条小溪流奇美溪,后来在板块运动中,海岸山脉被持续抬升,使得奇美溪流速变快,发生向源侵蚀的现象,最后奇美溪在瑞穗附近切穿海岸山脉,和古花莲溪相连,形成河川袭夺现象,而瑞穗以南古花莲溪河段则形成断头河。花莲溪南端境内的主要支流,如木瓜溪、寿丰溪、万里溪、马太鞍溪、光复溪等皆发源于中央山脉东侧,其中以木瓜溪流域面积最大,支流多且长。主要支流偏在流域西部。上游支流坡度陡,水流急速,每当遇到台风洪水来临时,溪流就会挟带大量的泥土及砂石,从山谷流冲到花东纵谷平原。当河水流出谷口以后,坡度由原先的陡峭地势忽然变得平缓,使得砂砾淤积在下游平原地段,形成许多冲积扇。流路分歧散乱、迁徙不定,本流呈辫状,河心沙洲众多,在纵谷间形成大片平坦地,成为农业及聚落的分布区。因为受到海岸山脉阻挡,花莲溪河道紧近山脉,切割山坡,形成陡峻山崖。少部分支流则发源于海岸山脉西坡,长度短小,而且溪谷发育甚差。花莲溪流域河谷平原位处花东纵谷之最北端,北起木瓜溪下游,南迄花莲溪南端分水岭大富、大丰附近,行政辖区包括寿丰乡、凤林镇及光复乡等乡镇。地势上以西侧扇顶及南侧分水岭较高约200米,北端木瓜溪下游最低约20米。花莲溪流域河谷平原主要为冲积层及冲积扇堆积所构成,主要的冲积扇有寿丰溪冲积扇、万里桥溪—马太鞍溪冲积扇、光复溪冲积扇等。其中寿丰溪冲积扇扇径约8公里,扇顶海拔高180米,比高140米,扇端达海岸山脉西缘,是一标准而完整冲积扇。万里桥溪冲积扇与马太鞍溪冲积扇因万里桥溪与马太鞍溪两河口仅相隔约2.5公里,相当接近,相连成为合成冲积扇,其扇径亦约8公里,扇顶高度100米,比高100米,此合成冲积扇之扇端部分亦达海岸山脉西麓。光复溪冲积扇系由光复溪三个支流所形成之三个小型冲积扇所组成,包括清水溪扇、光复溪扇及大富扇,其中大富扇为发育于海岸山脉侧。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
相关
-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拉丁语: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人类的品种称 human CMV (HCMV) 或Human herpesvirus-5 (HHV-5),是巨细胞病毒中研究最深入的在人类和哺乳动物
- CXCL111RJT· inflammatory response · immune response · signal transductionCXCL11(英语: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1)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又被称
- 硝酸银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遇有机物变灰黑色,分解出银。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12/sub十二烷,或称十二碳烷,是化学式为CH3(CH2)10CH3的烷烃。十二烷是粘稠的油状液体,为石蜡油组分之一。它有355个同分异构体。高纯度的单体十二烷含量可以达到98%以上甚至更高。十
- 荷兰人口荷兰是世界人口第64多的国家。2011年3月9日时,荷兰有人口16,805,037人。1900年时,荷兰人口是510万人。1950年时,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1000万人。1951年至2000年时,荷兰人口从1000
- 叔父叔父,又称叔叔、阿叔,简称作叔,是中文中亲属关系的称谓,指父亲的弟弟,带血缘关系。相反情况下对方则称呼自己作侄子或侄女。要注意的是,“叔”有时是指小叔(或作小叔子、叔仔),即丈夫
- 负电荷在电磁学里,电荷(英语:electric charge)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两个带电物质之间会互相施加作用力于对方,也会感受到对方施加的作用力,所涉及的
- 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物理学讲义》(英语: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又译《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由理查德·费曼、罗伯·雷顿及马修·山德士合著,被认为是费曼最易理解的专业作品,适用于任
- 海滩滩,分为海滩(有管理的又称海水浴场)、湖滩、河滩,是由海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堆积而形成的岸,滩可依沙的粗细分为砾(石)滩(shingle beach)、沙滩、台语称海沙埔(台罗:hái-su
- 视星等视星等(英语:apparent magnitude,符号:m)最早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编制的星表中的1022颗恒星按照亮度划分为6个等级,即1等星到6等星。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