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罗·冯·兴登堡
✍ dations ◷ 2025-02-23 12:19:10 #保罗·冯·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德语: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出生于波森(今位于波兰),逝世于东普鲁士,德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军衔最高为陆军元帅。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第二任联邦大总统。兴登堡出生于普鲁士军官家庭,而他也从军开始军队生涯。1859年到1866年,进入军事学校。1866年,以中尉的军衔参加普奥战争。1870年,以军官身份参加普法战争。1903年,晋升为上将,1911年退休。三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兴登堡重新入役,被任命为东方战线第八军团的司令官。1914年,击败俄罗斯军队,也就是著名的“坦能堡会战”。此战之后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这次胜利后来成为他的名声和传说的基础;但与其共事的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Wooden Titan, 意即巨大的木偶,曾担任一战德军东线参谋长的马克斯·霍夫曼(德语:Max Hoffmann)将军曾经对到坦南堡战场参观的客人嘲讽兴登堡在战役当中的表现:“这里是战斗前陆军元帅睡觉的地方;这里是战斗后他睡觉的地方;事实上,这里也是战斗时他睡觉的地方。”),真正运筹帷幄的是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为此兴登堡还获得“你说呢将军”的绰号(因为兴登堡遇事时总咨询鲁登道夫“你说呢”)。1916年8月,继法金汉成为陆军最高指挥官。1918年,试图为了营救德皇,劝威廉二世逃离德国。并与新政府合作,试图平息德国内部的动乱。1919年7月凡尔赛和约签署后辞职。在国际联盟的调查委员会前,散布所谓的“匕首传说”(刀刺在背传说),称德国陆军在战场上并未战败,陆军是在停火后被十一月革命“从背后暗算”的。诚然,做为他神话起源的坦能堡作战计划并不是他拟定的,但做为司令官他的职责和权力就是选定一个好的计划并贯彻下去,在这一点上他绝对比神经质的参谋长鲁登道夫强,鲁登道夫和他闹翻以后说自己才是做最后决定的人,说兴登堡是木偶巨人,这是他自我膨胀和对兴登堡极端嫉妒的表现,继他之后担任军需总监的威廉·格勒纳就说:“那些谣传兴登堡是傀儡的说法都是不真实的,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兴登堡的意志极为坚定,只有去执行他的想法,替他去背黑锅,绝不可能有人能左右他的思想。”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统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于1925年去世,右翼政党请求兴登堡参加竞选总统。面对政治的腐败,人民的贫困,兴登堡对国家的责任感使他决定参选。4月兴登堡被选为下一任总统,他也是唯一直选产生的总统,5月12日宣誓就职。虽然兴登堡是一个保皇党人,对魏玛共和国持怀疑态度,他依然按宪法执行他的责任,但加强总统的权力,总统的权力不再是象征。1930年,兴登堡不经议会委任海因里希·布吕宁为内阁总理,开始让共和国的国家体制偏向总统制,内阁总理只向联邦大总统负责,不向议会负责。由于当时议会内所有包括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为了防止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而一起支持兴登堡,因此兴登堡得以在1932年再次委任布吕宁为总理。1932年的两次国会选举结束后,兴登堡越来越依靠右翼盟友控制局势。这些人中包括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他庄园的邻居库尔特·冯·施莱谢尔中将和弗朗茨·冯·帕彭。这群人希望帕彭的政策能更偏右翼,而劝兴登堡解雇布吕宁,提名帕彭为总理。最后施莱谢尔本人也继帕彭之后被委任为总理,施莱谢尔试图将纳粹党中的左派格里哥·斯特拉瑟等人拉过来,但没有成功。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虽然兴登堡对纳粹党反感,但他越来越受到施莱谢尔这群人的影响。同年3月24日在希特勒影响下签署授权法案,实际上废除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为希特勒的独裁统治铺平道路。晚年,兴登堡的健康和智力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处在非常差的地步,因此1934年6月30日长刀之夜时,他毫无恢复和保证国家法制的能力。当希特勒到他的庄园上去看望他时,躺在病床上的兴登堡把希特勒当作德国皇帝,称之为“陛下”。按其遗愿,兴登堡应该简单地葬在他的庄园上,但希特勒将他葬在他过去战胜俄罗斯的战场的坦能堡纪念碑中。兴登堡的死对希特勒来说,算是消除最后一个使他成为独裁者的障碍。第二次世界大战末,为了防止他和他夫人的棺材被苏联军队破坏,德国陆军将它们转移到马尔堡。它们至今放在那里的伊丽莎白教堂北钟楼的祈祷阁中,经教会首领决定,不再以灯光照亮。保罗·冯·兴登堡是柏林、萨克森州、代特莫尔特、路德维希堡、明斯特、法兰克福、汉堡、卡塞尔、卡尔斯鲁厄、科布伦茨、吕贝克、纽伦堡、波茨坦、哥塔和茨维考的名誉公民。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迪特拉姆斯策尔镇2013年12月18日镇全体议会投票21:0通过决议,撤消了保罗·冯·兴登堡以及希特勒两人原于1933年获颁予的名誉公民权。
相关
-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由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于1912年发明。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
- Pr4f3 6s22, 8, 18, 21, 8, 2蒸气压第一:527 kJ·mol−1 第二:1020 kJ·mol−1 第三:2086 kJ·mol主条目:镨的同位素镨(拼音:pǔ,注音:ㄆㄨˇ,粤拼:pou2)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Pr
- 圣波拉圣波拉(西班牙语:Santa Pola),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阿利坎特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59km2,总人口19782人(2001年),人口密度335人/km2。
- 亚历山大·冯·洪堡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德语: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
- 容量瓶容量瓶(Volumetric flask)是实验室中用于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玻璃或塑胶仪器。 容量瓶通常是透明的,但有些用于处理光敏化合物(如硝酸银和维生素A)的容量瓶可能是棕
- 量筒量筒(法语:éprouvette graduée,西班牙语:probeta,英语:graduated cylinder,德语:Messzylinder)是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圆筒壁上刻有容积量程,供使用者读取体积
- 浆细胞浆细胞(Plasma cell),亦称为效应B细胞(effector B cell),是免疫系统中释放大量抗体的细胞。直径10-20μm,细胞核较小,占细胞的一半以下,多偏于一侧,偶尔可有双核。浆细胞的染色质粗密
- 康福思约翰·沃卡普·康福思爵士(英语:Sir John Warcup Cornforth,1917年9月7日-2013年12月14日),澳大利亚化学家。他因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康福思出
- 玻璃陶瓷玻璃陶瓷,指原始玻璃加入成核剂,经由晶化热处理,物相结构转变为晶相与玻璃相均匀分布的微晶聚集体。玻璃陶瓷的特性:
- 阿米尔塔尼乌斯阿米尔塔尼乌斯(英语:Amyrtaeus),(?-前398年)。古埃及第二十八王朝法老(公元前404年—公元前399年在位)。为第二十八王朝唯一的法老。公元前404年他在埃及领导反对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