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乘王朝(泰卢固语: శాతవాహన సామ్రాజ్యము,, 摩揭陀俗语: सालवाहण, Sālavāhaṇa,英语:Śātavāhana Empire),又译为等乘王朝、娑多婆诃王朝、案达罗王朝,是南印度德干高原的一个王国。一般认为百乘王朝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另有说法认为王朝始于前3世纪。范围包括今日的安得拉邦、泰伦加纳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在不同时期,百乘王朝有不同的首都,包括阿马拉瓦蒂和普拉提须萨纳(今派坦)。此外,势力范围也曾到部分的中央邦、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在孔雀王朝灭亡后的时期,百乘王朝维护了德干地区的和平,并长期的抵抗来自塞种西萨特拉普王朝的入侵。
百乘王朝的前期历史尚存争议,一说首任君主须慕迦于前1世纪推翻甘婆王朝后立国,另说他于前3世纪从孔雀王朝独立,推翻甘婆王朝的则是他的后裔。百乘王朝亦大力发展海军,更在东南亚建立了多个殖民地。在1世纪,他们与贵霜帝国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王朝在瞿昙弥子娑多迦尼和其子伐色湿底布陀罗·普鲁摩夷时达到极盛。
王国末期,在封建制度的冒起之下产生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普鲁摩夷四世死后,王国分裂成五部分,北部有一支百乘王朝的后裔到4世纪时才灭亡,东部案达罗地区由甘蔗族人建立了案达罗甘蔗王朝,西部地区由Abhira部族统治,东南部为原封臣帕拉瓦王朝统治,西南部地区为原封臣Chutu王朝统治。
依据古印度往世书,百乘王朝共有30位君主
贵族的耳环,公元前一世纪
公元前一世纪的硬币,大英博物馆藏。
刻有伐色湿底布陀罗·娑多迦罗尼像的银币
伐色湿底布陀罗·普鲁摩夷时期之铅币,铸有印度船只,是百乘王朝于公元1-2世纪的航海和贸易能力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