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特二号

✍ dations ◷ 2025-02-23 14:29:20 #维尔特二号
维尔特二号彗星(官方标记为81P/Wild)是一颗由瑞士天文学家保罗·维尔特于1978年发现的彗星。据信在它45亿年的生命里,维尔特2号可能曾有更远和圆的轨道。1974年它在距离行星木星1百万公里的位置上飞过,木星强大的引力摄动改变了它的轨道,把它拉向内太阳系。它的轨道周期从43年缩短至6年,其近日点被缩短为1.59个天文单位。维尔特2号2004年1月2日被飞船星尘号访问,星尘号收集了它彗发中的颗粒样品,并于2006年1月16日返回地球。星尘号近距离拍摄的总计72张照片显示表面上有很多平坦坑底的洞,这些坑有完整边缘,直径从很小到2公里不等。彗星直径大约5公里。这些特性表明,这些坑洞由天体碰撞或者排出气体而成。星尘号飞过期间发现了至少10个活跃的气孔。星尘号飞船拍摄的照片羽状射流的细节红/绿立体浮雕星尘号接近图像彗星 · 彗核 · 彗发 · 彗尾 · 彗翎(反尾) · 彗星尘

相关

  • 顺势疗法下面是以同治同疗法的介绍,于中文顺势二字无太多相关性,建议移除此条目。 同质疗法、同种疗法(英语:Homeopathy i/ˌhoʊmiˈɒpəθi/)为一
  • 潮汐涨潮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万有引力(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的变化与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会与地球自转的效应耦合和海洋的海水深度、大
  • 尼扎替丁尼扎替丁(INN:nizatidine)是一种组胺H2受体阻抗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的分泌,并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和胃食道逆流。尼扎替丁由礼来公司开发,并以商品名称Tazac和Axid推出市场。尼扎替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英语: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又称消耗性凝血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活化,使凝血酶增多,微
  • CiNiiCiNii(/ˈsaɪniː/ )是一个面向日本学术图书资料的书目数据库(英语:Bibliographic database)服务,尤其是日本出版的日语和英语著作。该数据库成立于2005年4月,由日本国立信息学研
  • 蒙古入侵欧洲长子西征,又称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侵略欧洲(英语:Mongol invasion of Europe),是蒙古帝国继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西征。1235年开始至约1242年,历时约8年,因由各
  • 文化演化文化演化(英语:Cultural Evolution)是用生物演化的概念来描述人类(及其他动物)的文化和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地区差异。主要的概念是文化可以透过学习而传播(类似基因遗传),而且不同的文
  • 甲胺磷甲胺磷(Methamidophos),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通常用作农药,在台湾的商品名为达马松、在中国大陆的商品名为多灭灵。工业品为黄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醇、丙酮等溶剂,不溶于石油醚,遇
  • 小家鼠小家鼠(学名:Mus musculus)也称为家鼠、鼷鼠或小鼠。小家鼠体长约8厘米,尾巴略短或略长于体长;毛色变化大,从黑灰色到灰褐色,腹毛基部为灰色,尖端常为灰黄色,有的呈灰白色,有的腹毛全
  • 拉斯克-德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英语: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是一项由拉克斯基金会颁发的医学奖,它是以奖励那些对医学诊断,防御,治疗和医治有功的人而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