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Tick-Tock

✍ dations ◷ 2025-08-03 00:25:09 #英特尔

Tick-Tock是Intel公司发展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模式,在2007年正式提出。Intel指出,每一次处理器微架构的更新和每一次芯片制程的更新,它们的时机应该错开,使他们的微处理器芯片设计制造业务更有效率地发展。“Tick-Tock”的名称源于时钟秒针行走时所发出的声响。Intel指,每一次“Tick”代表着一代微架构的处理器芯片制程的更新,意在处理器性能几近相同的情况下,缩小芯片面积、减小能耗和发热量;而每一次“Tock”代表着在上一次“Tick”的芯片制程的基础上,更新微处理器架构,提升性能。一般一次“Tick-Tock”的周期为两年,“Tick”占一年,“Tock”占一年。

此策略常被许多电脑玩家戏称“挤牙膏策略”,因为每一代新处理器性能和前一代处理器性能的差距很短,就好像Haswell的4790K和Skylake的6700K那样。2016年3月22日,Intel在财务报告中宣布,Tick Tock将放缓至三年一循环,即增加优化环节,进一步减缓实际更新的速度。
Intel的主要对手AMD历年来也跟随着Intel的制程脚步做处理器演进,并在2009年于美国分拆出子公司格罗方德作为代工伙伴,一直合作生产直到2018年14纳米的Zen处理器产品为止。由于制程难度提高,AMD在2018年8月底公布消息,取消以格罗方德做为Zen2处理器产品代工伙伴的规划,转用台积电作为代工厂以生产7纳米的Zen2处理器,而此时的Intel之10纳米产线仍因为良率问题无法大规模供货于市场。AMD在2019年11月底宣布,将会继续遵循Intel Tick Tock的精神继续生产Zen2及Zen3处理器。

目前的环节为:Process,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即制程、架构、优化
制程:在架构不变的情况下,缩小晶体管体积,以减少功耗及成本
架构:在制程不变的情况下,更新处理器架构,以提高性能
优化:在制程及架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及优化,将BUG减到最低,并提升处理器时脉

相关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缩写:UC Davis、UCD),简称戴维斯加大,又常被译做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州戴维斯市的公立大学,亦是
  • 甲基乙二醛丙酮醛也称为甲基乙二醛(英语:Methylglyoxal,缩写MGO)是结构式为CH3C(O)CHO的有机化合物,可看作丙酮酸的还原产物,和糖尿病有关。
  • TAS2R392GFZ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39,TAS2R39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TAS2R39引用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的资料,这些资料属于公共领域。
  • 阮福宝蔍阮福宝蔍(越南语:Nguyễn Phúc Bửu Lộc/.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
  • 蔡士实蔡士实,字文光,福建福清县(今属福州市)人。明初官员。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开会试,蔡士实考中吴伯宗榜三甲进士。官河南遂平县县丞。
  • 王连铮王连铮(1930年10月-2018年12月12日),辽宁海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学家,政治人物。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1981年,任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1983年,调任黑龙江省副
  • 潘埙潘埙(1476年-1562年),字伯和,直隶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戊辰进士,嘉靖朝官至河南巡抚,因抗灾不力革职。正德三年(150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工科给事中。累迁至兵
  • AP统计学大学先修课程统计学 (AP统计学, AP Stat或AP Stats) 是美国大学理事会为高中生准备的大学先修课程中的统计学科目。该课程等同于大学入门统计学,时长一学期,无需微积分基础。
  • 威廉·冯·格鲁登威廉·冯·格鲁登(Wilhelm von Gloeden,1856年9月16日-1931年2月16日),是一个德国摄影师,但其工作地点主要在意大利等地中海国家。他被认为是裸体摄影艺术的先驱,因为他的作品主要
  • 汤大奎汤大奎(1728年-1787年),字曾辂,号纬堂,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官至台湾府凤山县知县。于林爽文事件中殉难。汤大奎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