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火腿

✍ dations ◷ 2025-10-24 14:46:55 #火腿,贵州饮食,中国腌制食品,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盘县火腿又名“兰熏”、“火肉”,是熏制或腌制的猪腿;产于盘县,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并已于2012年9月13日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盘县火腿形似琵琶、皮色腊黄、肥肉乳白色、瘦肉玫瑰或桃红色,香味浓、肉质嫩;作主菜时以蒸、炖、炒、炸、烩皆可,以前三种为主,也可做为烹饪辅料。盘县地势较高,四面环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适合微生物生长,而腌制火腿的堆码翻压、浸泡清洗、自然发酵所需的湿度和温度,正好与盘县的气候吻合,所以当地地理和气候环境宜制火腿,其生产期传统上为每年霜降到次年立春。六百多年前,火腿的腌制方法于明朝时传入盘县,之后当地人改进了原制法,以用本地猪草饲养的生猪鲜腿,混入当地以玉米酿成的小锅酒等特色农产品腌制,极大提高了成品的口感,这种传统腌制方法因而传承至今。

盘县火腿制作过程包括鲜腿选料、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等环节。制作火腿的生猪须用本地以玉米喂养一年以上的公猪,不能选用母猪和种猪。生猪腿须要选择三分肥肉,七分瘦肉、三十斤左右的猪后腿。为清洁和扩张猪肉表面毛孔,以便之后充分地渗透盐分,腌制之前,要用玉米酒顺着猪腿上的动脉血管进行对猪后腿进行揉搓,将腿中的瘀血全搓出来,以保证发酵过程中不会腐烂发臭。充分揉搓后,将猪腿一层层堆叠起来,利用猪腿自身的重量把肉压紧,把所余血水挤压出来,进行第一次发酵。四到六天后,再进行第二次抹盐和翻压,让盐均匀地渗透进肉里,使猪腿与空气充分接触、于零摄氏度左右再次发酵;发酵时如温度过高,肉就会腐烂。第二次发酵大概需要一个月,在此期间,要时常观察火腿发酵情况。通过火腿表面一层绿色霉菌的生长快慢、厚薄程度来适当调节温度和湿度,以免火腿因霉菌长得太快而不能呼吸,造成损失。火腿晾挂时须选通风之地。在此工程中,有时会用柏树枝对火腿进行熏烤,这样做让火腿有一种烟熏的风味。晾挂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火腿风味最佳,时间太短,风味不浓;时间太长,会太咸,肉会柴。传统上会用“三签法”在在未切开火腿前来鉴定一只火腿的好坏:用竹签在火腿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戳下。上品火腿,拔出后的竹签会散发浓缩了肉汁精华的浓郁鲜味,如果拔出的竹签发出臭味,就说明火腿内部有腐坏的成分。

相关

  • 大型强子对撞机坐标:46°14′N 06°03′E / 46.233°N 6.050°E / 46.233; 6.050大型强子对撞机(英语:Large Hadron Collider,缩写:LHC)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对撞型粒子加
  • 酸沼木乃伊酸沼木乃伊(Bog body),又称沼泽木乃伊、沼泽人、湿地遗体,是指在酸沼中自然木乃伊化的人类尸体。目前被发现的数具酸沼木乃伊来自全球各地,年代从公元前80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 寒武纪 (消歧义)寒武纪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亿4千1百万年前-4亿8千5百万年前,也可以指:
  • 和士开和士开(524年-571年8月30日),字彦通,清都郡临漳县人,鲜卑族,北齐权臣。先世是西域胡人,姓素和氏,改为和氏。其父和安善于观察,官到中书舍人、仪州刺史。和士开自幼聪慧出众,解悟捷疾,但
  • 亚罗士打坐标:6°6′59″N 100°21′59″E / 6.11639°N 100.36639°E / 6.11639; 100.36639亚罗士打(马来语:Alor Setar,也被称为“米都”),是吉打州首府,州内第二大和马来西亚北部城市,距
  • 证言法证言法,又称为名人证言法或代言,是一种普遍使用于广告及宣传的手法,让知名公众人物或一般民众利用书面或实际演说的方式,替特定事物证明或背书,借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证言法现在
  • 佐治亚引导石坐标:34°13′55″N 82°53′40″W / 34.231984°N 82.894506°W / 34.231984; -82.894506佐治亚引导石(英语:The Georgia Guidestones),亦称“乔治亚巨石阵”或“美国巨石阵”(Am
  • 尹昌范尹昌范(韩语:윤창범),韩国电视剧导演。
  • 里卡多·阿拉尔孔里卡多·阿拉尔孔·德克萨达(西班牙语:Ricardo Alarcón de Quesada,1937年5月21日-),古巴政治家,古巴共产党成员、古巴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古巴外交部长(1992年-1993年),曾任全
  • 周范莲周范莲(1700年-1764年),字效白,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诗人。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顺天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第二甲第六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