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殖民

✍ dations ◷ 2025-11-02 07:51:08 #金星殖民

金星殖民是很多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在人类实现太空飞行前已经存在的梦想。随着现代太空探索科技进步,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加深,当发现金星的恶劣生存环境之后,人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于月球及火星殖民之上,然而在金星上建立浮空都市的概念依旧有人强力支持。

殖民到其他星体是太空探索的下一步,亦被认为是确保人类作为一物种长久生存的里程碑。其他殖民的原因可以包括:经济、科学研究或纯粹满足好奇心。作为太阳系最接近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及考虑到与地球相对接近的距离,金星似乎是一个颇为合适的潜在选择。

金星殖民的优势在于:

金星接近赤道的温度可以高达450°C,比起铅的熔点还要高。金星的气压高达地球的90倍,相当于地球1公里下的海水压力。金星探测器金星5号及6号于离地18公里的高空时已经抵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被压碎。金星7号及8号虽能够成功着陆,但亦不能顺利运作超过1小时。

金星表面完全没有水分,大气层内也没有氧气,而且二氧化碳的浓度足以致命,云层由气化的硫酸及二氧化硫所组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金星位居八大行星中温度最高的,只有云层顶端的环境比较接近地球。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解决金星上恶劣的生存环境。但这并没有阻止科幻小说作家的幻想,例如巨大的太阳伞以减低地表温度、全球性的植林以改变大气层的成分等等。

“金星高空作业平台概念”计划,NASA维吉尼亚州汉普顿的兰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对此进行相关研究,由系统分析及观念理事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研拟初步的可行计划,评估机器人和人类是否能实现这项任务。其认为人类可以使用比空气还轻的飞船承载基础设备、太空探测器或者可居住的探测太空船,让两名太空人可以探索金星长达1个月。同时,金星任务需要的时间比火星短,可以做为人类探测火星的预习。任务的最终目标是在金星的大气层中寻求人类永久生存栖息的家园。生活在50公里高的飞船中重力只比地球弱一点,人类不用对抗无重力状态,因此不必担心肌肉萎缩、骨骼疏松等问题。HAVOC是被赋予重大展望的计划,将会送更多机器人去多加测试,并实际了解大气层的情况。目前NASA并无打算投入资金,但这个团队仍持续进行研究,希望NASA能让这个计划成真。

金星地球化改造被认为是可行的,因为金星拥有与地球类似的重力,以及足够的磁场,这些硬性条件足以在低干预度状况下维持金星表面的生态系统。在其他类地行星中,水星和火星太小,重力强度不足,大气会逃逸到太空中。同时火星及包括月球在内的一些卫星因为内部降温导致地幔乃至核心凝固,磁场消失或过于薄弱以致不能保护地面生命免受宇宙射线危害。另外木星及土星的卫星距离太阳过于遥远而缺乏光照及热量,因此太阳系内最适合建立稳定且自给自足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只有金星。

具体过程:

第一步,建立环境改造(大气)设施。由于金星表面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大气环境,大气改造是最为优先的部分。开始时建立一个或多个控制中心,用于控制和维护大气改造设备。控制中心就绪后开始部署气体抽排设备和发射站。气体抽排设备用于排出金星大气中多余的气体以降低气压,部署数量从100至数千不等,越多设备改造速率越高。发射站用于向金星大气层发送化学物质以改变大气成分。这些设备由部署于金星轨道上的太阳帆供电,以降低环境改造成本。模组化的卫星便于加快转换卫星类型的同时降低成本。所有设备部署于金星外大气层及近地空间中,以避免被硫酸大气腐蚀。原则上先把气压降低,然后清除多余二氧化碳,待温室效应减弱。这一过程将十分漫长,持续几十至数百年不等。主要开销包括:1. 空间站及设备的制造和运输费用, 2. 设备维护费用。

第二步,温室效应弱化,减少液态水逃逸速率后,可以牵引小行星带的冰质天体轰击金星,补充地表水分。在水分开始稳定存在后,向地面派遣工程队修建电解设备和地面控制与勘探中心。电解设备用于向金星大气中输送氧气,制备剩余的氢气则可以用于维持地面设施运作的能源。地面控制与勘探中心用于控制设备、矿产及地形勘探。由于腐蚀性大气环境的存在,在大气改造完成前无法勘探金星地表。勘探目的是寻找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填补环境改造的开销)及为居住区选址。

第三步,稳定水圈及大气,视情况建立相应设施:例如强火山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出量远大于水圈吸收能力则需建立清除设施以防止温室气体超量。

第四步,移植地球生态系统进入金星。由于金星是贫瘠世界,引入地球生物圈不会导致环境灾难和伦理问题。相似的生物圈对于殖民者而言减少了适应过程,也免去了往返地球时必须的严格消毒过程,可以极大地减少殖民开销。

蛛网膜地形 · 大气层 · 地质 · 撞击坑 · 沙丘

阿尔法区 · 贝塔区 · 奥瓦达区 · 阿佛洛狄忒高地 · 伊师塔地

玛阿特山 · 奇瓦科特尔山 · 马克士威山脉

阿纳拉山 · 牛拉山 · 阿尔忒弥斯冕状物 · 南丁格尔冕状物 · 奥纳塔赫冕状物 · 巴赫特冕状物 · 福德拉冕状物 · 魁特札尔皮特莱特尔冕状物 · 拉恩潘特山 · 萨帕斯山脉 · 萨克斯火山口 · 西登斯破火山口 · 忒伊亚山 · 姮娥冕状物 · 齐莎冕状物 · 伊阿索火山 · 雅索伊火山口 · 萨卡加维亚火山口 · 希芙山 · 乌莎斯山 · 薄饼状穹丘 · 贝状边缘穹丘

亚当斯撞击坑 · 阿迪瓦尔撞击坑 · 阿涅西撞击坑 · 鲍尔奇撞击坑 · 奥尔科特撞击坑 · 奥莱莉娅撞击坑 · 巴顿撞击坑 · 赛珍珠撞击坑 · 克娄巴特拉撞击坑 · 库尼茨撞击坑 · 丹尼洛娃撞击坑 · 德·拉朗德撞击坑 · 狄金森撞击坑 · 格佩特-梅耶撞击坑 · 戈卢布金娜撞击坑 · 格莉姆克撞击坑 · 吉尔伯特撞击坑 · 伊莎贝拉撞击坑 · 珍妮撞击坑 · 玛利亚·切莱斯特撞击坑 · 真理子撞击坑 · 米德撞击坑 · 迈特纳撞击坑 · 梅里特·普塔撞击坑 · 蒙娜丽莎撞击坑 · 莱莉撞击坑 · 露丝撞击坑 · 斯蒂芬妮娅撞击坑 · 婉达撞击坑 · 惠特蕾撞击坑 · 亚布洛奇金娜撞击坑

金星任务 · 金星人工物体 · 金星计划 · 维加计划 · 先驱者金星计划 · 麦哲伦号

金星生命 · 金星殖民 · 金星地球化(英语:Terraforming_of_Venus) · 赫斯珀洛斯 · 虚构作品中的金星

相关

  •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亚太童军区亚太童军区(英语:Asia-Pacific Scout Region)为世界童军运动组织世界童军局的分区机构。总办事处设于菲律宾马卡蒂,而在澳大利亚和日本也设有分处。亚太区所辖的范围包括西伯利
  • 依诺肝素钠依诺肝素(商品名Lovenox、Xaparin和Clexane)是一种低分子量肝素。它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抗凝血剂,其用法为皮下注射(由卫生保健提供者或患者)。 氯茚二酮(英
  • 马克斯·奥夫马克斯·奥夫(西班牙语:Max Aub,1903年6月2日-1972年7月22日)是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西班牙内战结束后在墨西哥流亡了近三十年。1903年6月2日出生于巴黎。母亲是法国犹太人,父亲
  • 唐家三少唐家三少(1981年1月10日-),本名张威,中国大陆网络作家,法律系毕业。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作品有小说《光之子》、《善良的死神》、《冰火魔厨》、《狂神》、《生肖守护神》、《酒
  • 安德烈·马奇诺安德烈·马奇诺(法语:André Maginot,1877年2月17日-1932年1月7日),法国官员、军人、政治家。出生在巴黎,青年时代在阿尔萨斯-洛林度过。1897年至1910年担任阿尔及利亚总督府内务局
  • 波科勒奥克火山波科勒奥克火山是印度尼西亚的火山,位于弗洛勒斯岛西部,由东努沙登加拉省负责管辖,海拔高度1,675米,这座火山有阔7公里的不规则形状火山口,在海拔825至1000米处有四个火山喷气孔
  • 鲁克曼古德·卡特瓦尔鲁克曼古德·卡特瓦尔(英语:Rookmangud Katawal,1948年12月12日-),尼泊尔军队参谋长。2009年5月3日,尼泊尔政府决定解除其政府军参谋长职务,原因是他不从政府命令私自征兵。但尼泊尔总统拉姆·亚达夫并不接纳其请辞,并指解除卡特瓦尔的职务“并不符合宪法规定的程序”,导致总理普拉昌达辞职。
  • 兵藤慎刚兵藤慎刚(1985年7月29日-),日本职业足球员,前日本20岁以下足球代表队成员。现效力于日职球队北海道札幌冈萨多。2008年,兵藤慎刚在横滨水手开始足球生涯。2017年转会至北海道札幌冈萨多。兵藤慎刚参加了2005年世界青年锦标赛。
  • 蛇夫座蛇夫座从地球看位于武仙座以南,天蝎座和人马座以北,银河的西侧。蛇夫座是星座中惟一与其他星座-巨蛇座直接连在一起,同时蛇夫座也是唯一同时横跨天球赤道、银道和黄道的星座。蛇夫座既大又宽,形状长方,天球赤道正好斜穿过这个长方形。尽管蛇夫座跨越的银河很短,但银河系中心方向就在离蛇夫座不远的人马座内。银河在这里有一块突出的部分,形成了银河最宽的一个区域。古代蛇夫座属于天蝎座,由于天蝎尾部亮星过于偏南,使得蛇夫的脚无处可放,因此将这一部分星空以及与天蝎体形无关的部分连同一段黄道带从天蝎座分出画为蛇夫座。以下为蛇夫座在
  • STS-4STS-4是历史上第四次航天飞机任务,也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四次太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