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印曩

✍ dations ◷ 2025-04-04 18:40:10 #1516年出生,1581年逝世,缅甸君主

勃印曩(缅甸语:ဘုရင့်နောင်,缅甸语委转写:,意为“王兄”;1516年1月16日-1581年10月10日),又译勃应曩,《明史》称之为莽应龙,全名勃印曩瑙亚塔明绍(缅甸语:ဘုရင့်နောင် ကျော်ထင်နော်ရထာ,缅甸语委转写:),本名耶图(缅甸语:ရဲထွတ်,缅甸语委转写:),缅甸东吁王朝的统治者之一,德彬瑞梯的继承者,1551年至1581年在位。勃印曩善于用兵,他率军统一上下缅甸、制服掸人,亦曾两次攻陷暹罗国都阿瑜陀耶,其统治下的东吁帝国辖有缅甸史上最辽阔的疆域,因而在缅甸广泛受到崇敬,被冠以“大帝”尊称。

勃印曩曾追随东吁王朝第二代王德彬瑞梯征战。1539年,随德彬瑞梯攻陷白古。勃印曩于良兆一战中因善于用兵而扬名。1541年,率军攻陷下缅甸的重要商港马都八。1542年,攻占卑谬。1544年,击溃掸族联军的进攻,1546年远征阿拉干。1547年,德彬瑞梯率军出征暹罗,攻入阿瑜陀耶城下,久攻不下而返回都城白古。德彬瑞梯在1551年被孟族卫兵杀死,缅甸宫廷一度陷入继承纷争。

勃印曩在1551年打败自己的弟弟东吁王明康,即位于东吁,成为东吁王朝第三位国王。1552年,勃印曩收复卑谬,1554被收复白古,灭亡孟族政权,再度建都于此。1555年,攻占阿瓦,随后征服掸地,完成缅甸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1565年,勃印曩率军入侵暹罗,攻占都城阿瑜陀耶,俘获暹罗国王,令其削发为僧,并立王储为傀儡君主。1568年,暹罗废王出逃复位,勃印曩再度派军攻占阿瑜陀耶,自此统治暹罗近二十年。勃印曩亦将掸邦、老挝与兰纳并入领土。1580年,出征阿拉干,占领仙道卫。缅甸在其治下进入鼎盛时期,疆域西至曼尼普尔,东至林城(今万象)、景迈(今清迈),北至中缅边境的掸族土司辖地。一位曾于1569年到达勃固的意大利人曾写道:“勃固在海上没有什么军队或势力,但在陆地上,就居民、版图和金银而言,在财富和实力方面,它远远超过了大土耳其的势力。”

勃印曩拥有显著政绩。政治上,他在枢密院内破除民族差别,令掸人、孟人、缅人席位平等。经济上,鼓励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发展稻作农业,利用俘获的工匠,景迈传入的漆器技术和曼尼普尔传入的编织、纺织、冶炼和玻璃制造技术发展手工业,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文化方面,引入暹罗的音乐、舞蹈、戏剧和雕刻艺术;1575年自锡兰迎请佛牙,以振兴佛教;废除地主及土司死亡后妻妾奴婢殉葬的习俗;提倡爱国诗歌创作及爱国文学。立法方面,下令编纂《著名法典》和《法典九集》,亦将其亲自判决的案件汇编为《白象王判卷》,作为官吏审理案件的凭据。交通方面,兴建了白古至东吁和卑谬的主干路。

由于频繁对暹罗等外地用兵,致使田地荒芜,勃印曩治下的东吁帝国亦积累不少民怨,导致1564年白古民变及1567年饥荒。1581年,他去世于白古。

勃印曩的战功及政绩卓著,除统一缅甸全境外,亦将疆界延伸至掸地、老挝和暹罗,同阿奴律陀和雍笈牙一起被视为缅甸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君王。如今的缅甸有诸多地名以勃印曩命名。他亦被暹罗人称为“十方尊胜王”(泰语:พระเจ้าชนะสิบทิศ,皇家转写:Phrachao Chana Sip Thit)。

勃印曩的另一项功勋即是他终于制服了自13世纪起便长期威胁上缅甸的掸人。他推行改革,削减掸族世袭苏巴的权力,同时在掸地引入低地风俗,令掸人真正融入伊洛瓦底河谷王朝的统治。自此以后,掸人便一直臣服于缅人王朝统治之下。

勃印曩去世后,叛乱和民变此起彼伏,各地重返割据状态。在他去世后两年,暹罗和阿瓦地区的封邑便发起反叛,到1599年,他所建立的东吁帝国几近分崩离析。

勃印曩征服暹罗后,将缅历和缅式法典(英语:Dhammasattha)引入暹罗。暹罗自此使用缅历直至1889年。

相关

  • 夸休可尔症夸休可尔症(英语:Kwashiorkor),即恶性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質缺乏症,台湾亦称作红孩儿症,是一种营养不良症,其致病原因尚有争议,目前普遍认为是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此病症通常发
  • 选择压力演化压力,或选择压力,可以被认为是外界施与一个生物演化过程的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所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或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即是说,自然界施与生物体选择压力从而
  • 三苯甲醇三苯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醇类,也属于芳香族,其化学式为(C6H5)3COH或Ph3COH或C19H16O,常缩写为TrOH。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是不溶于水和石油醚,但溶于乙醇、二乙醚、乙醚、
  • 叠层岩叠层石(英语:Stromatolite,或称层叠石,源自希腊文strōma与lithos)可定义为“从某一点或有限的表面开始增生,并聚集石化,形成逐渐增大的沉淀物生成构造”。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型态
  • 人工染色体人类人工染色体(Human artificial chromosome,HAC)是一种小型染色体,可作为载体搭载一些基因,并作为人类细胞中额外的染色体(第47个),使这些基因表现于人类体内。此种人工染色体可载
  • 马尔萨斯灾难马尔萨斯灾难,也称马尔萨斯陷阱,由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英语 :Thomas Robert Malthus ) 提出,主要指不断增长的人口早晚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马尔萨斯1798年在其《人口论
  • 高温合金高温合金又叫热强合金、超级合金(superalloy)。按基体组织材料可分为三类:铁基、镍基和钴基。按生产方式可分为铸造高温合金、变形高温合金和粉末高温合金。按强化机理可分为碳
  • 甘露糖-6-磷酸甘露糖-6-磷酸(英语:Mannose-6-phosphate,缩写M6P)是一个在免疫系统中与凝集素结合的分子,M6P可由磷酸甘露糖异构酶(英语:mannose phosphate isomerase)转化为果糖-6-磷酸。尿苷二磷
  • 马律马累(迪维希语:މާލެ‎‎;/ˈmɑːleɪ/, 当地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柯西序列在数学中,柯西序列、柯西列、柯西数列或基本列是指这样一个数列,它的元素随着序数的增加而愈发靠近。更确切地说,在去掉有限个元素后,可以使得余下的元素中任何两点间的距离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