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印曩

✍ dations ◷ 2025-08-13 21:29:11 #1516年出生,1581年逝世,缅甸君主

勃印曩(缅甸语:ဘုရင့်နောင်,缅甸语委转写:,意为“王兄”;1516年1月16日-1581年10月10日),又译勃应曩,《明史》称之为莽应龙,全名勃印曩瑙亚塔明绍(缅甸语:ဘုရင့်နောင် ကျော်ထင်နော်ရထာ,缅甸语委转写:),本名耶图(缅甸语:ရဲထွတ်,缅甸语委转写:),缅甸东吁王朝的统治者之一,德彬瑞梯的继承者,1551年至1581年在位。勃印曩善于用兵,他率军统一上下缅甸、制服掸人,亦曾两次攻陷暹罗国都阿瑜陀耶,其统治下的东吁帝国辖有缅甸史上最辽阔的疆域,因而在缅甸广泛受到崇敬,被冠以“大帝”尊称。

勃印曩曾追随东吁王朝第二代王德彬瑞梯征战。1539年,随德彬瑞梯攻陷白古。勃印曩于良兆一战中因善于用兵而扬名。1541年,率军攻陷下缅甸的重要商港马都八。1542年,攻占卑谬。1544年,击溃掸族联军的进攻,1546年远征阿拉干。1547年,德彬瑞梯率军出征暹罗,攻入阿瑜陀耶城下,久攻不下而返回都城白古。德彬瑞梯在1551年被孟族卫兵杀死,缅甸宫廷一度陷入继承纷争。

勃印曩在1551年打败自己的弟弟东吁王明康,即位于东吁,成为东吁王朝第三位国王。1552年,勃印曩收复卑谬,1554被收复白古,灭亡孟族政权,再度建都于此。1555年,攻占阿瓦,随后征服掸地,完成缅甸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1565年,勃印曩率军入侵暹罗,攻占都城阿瑜陀耶,俘获暹罗国王,令其削发为僧,并立王储为傀儡君主。1568年,暹罗废王出逃复位,勃印曩再度派军攻占阿瑜陀耶,自此统治暹罗近二十年。勃印曩亦将掸邦、老挝与兰纳并入领土。1580年,出征阿拉干,占领仙道卫。缅甸在其治下进入鼎盛时期,疆域西至曼尼普尔,东至林城(今万象)、景迈(今清迈),北至中缅边境的掸族土司辖地。一位曾于1569年到达勃固的意大利人曾写道:“勃固在海上没有什么军队或势力,但在陆地上,就居民、版图和金银而言,在财富和实力方面,它远远超过了大土耳其的势力。”

勃印曩拥有显著政绩。政治上,他在枢密院内破除民族差别,令掸人、孟人、缅人席位平等。经济上,鼓励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发展稻作农业,利用俘获的工匠,景迈传入的漆器技术和曼尼普尔传入的编织、纺织、冶炼和玻璃制造技术发展手工业,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文化方面,引入暹罗的音乐、舞蹈、戏剧和雕刻艺术;1575年自锡兰迎请佛牙,以振兴佛教;废除地主及土司死亡后妻妾奴婢殉葬的习俗;提倡爱国诗歌创作及爱国文学。立法方面,下令编纂《著名法典》和《法典九集》,亦将其亲自判决的案件汇编为《白象王判卷》,作为官吏审理案件的凭据。交通方面,兴建了白古至东吁和卑谬的主干路。

由于频繁对暹罗等外地用兵,致使田地荒芜,勃印曩治下的东吁帝国亦积累不少民怨,导致1564年白古民变及1567年饥荒。1581年,他去世于白古。

勃印曩的战功及政绩卓著,除统一缅甸全境外,亦将疆界延伸至掸地、老挝和暹罗,同阿奴律陀和雍笈牙一起被视为缅甸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君王。如今的缅甸有诸多地名以勃印曩命名。他亦被暹罗人称为“十方尊胜王”(泰语:พระเจ้าชนะสิบทิศ,皇家转写:Phrachao Chana Sip Thit)。

勃印曩的另一项功勋即是他终于制服了自13世纪起便长期威胁上缅甸的掸人。他推行改革,削减掸族世袭苏巴的权力,同时在掸地引入低地风俗,令掸人真正融入伊洛瓦底河谷王朝的统治。自此以后,掸人便一直臣服于缅人王朝统治之下。

勃印曩去世后,叛乱和民变此起彼伏,各地重返割据状态。在他去世后两年,暹罗和阿瓦地区的封邑便发起反叛,到1599年,他所建立的东吁帝国几近分崩离析。

勃印曩征服暹罗后,将缅历和缅式法典(英语:Dhammasattha)引入暹罗。暹罗自此使用缅历直至1889年。

相关

  • 等压等压过程是压强不变的热力学过程: Δ p = 0 {\displaystyle \Delta p=0} 。传递给一个系统的热量,既对
  • 伟创力伟创力(英语:Flex Ltd., 原名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NASDAQ:FLEX),是全球著名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公司,于1969年在美国硅谷创立。1981年在新加坡设立工厂,为美国第一家在海外
  • 奥兹玛计划奥兹玛计划是康乃尔大学的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于1960年在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使用位于西维吉尼亚的绿堤电波望远镜所从事的早期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无
  • 自我中心主义根据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上这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或称自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在对自己的观点方面和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还有唯
  • 液态氢液氢(LH2),也称液态氢,是由氢气经由降温而得到的液体。液态氢须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8℃)。它通常被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液态氢可做为储存氢气的一种
  • 周期蛋白A1· cytosol · G1/S transition of mitotic cell cycle ·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involved in G1/S phase of mitotic cell cycle · G2/M transition of mitotic
  • 完成体完成体(perfect aspect)是唤起听者对一个行动所产生的结果而非行动自身的注意的一种语法体,也可以当作一种时态。这必须区分于完整体(perfective aspect),它把一个动作视为没有内
  • 碎点魮碎点魮(学名:)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魮属的其中一个种。该物种于1969年由Roland G. Bailey描述,分布于非洲三比西河中下游,体长可达3.2公分。 维基物种中有关碎点魮的数据
  • 盖革-马斯登实验盖革-马斯登实验(英语:Geiger-Marsden experiment),又称卢瑟福散射实验,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欧内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散射实验
  • 水户学四配 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 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 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 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 李滉 · 王仁 ·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