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房贷

✍ dations ◷ 2025-11-12 02:48:09 #次级房贷
次级贷款或次级按揭(英语:subprime lending),是为信用评级较差、无法从正常管道借贷的人所提供的贷款。次级贷款的利率一般较正常贷款为高,而且常常是可以随时间推移而大幅上调的浮动利率,因而对借款人有较大风险。由于次级贷款的违约率较高,对于贷款商也有较正常贷款更高的信用风险。“Subprime”的意思是泛指信用记录有问题(problems with credit history)状况下的贷款。这个字经常运用在subprime lending、subprime mortgages、subprime car loans、subprime credit cards。因此所谓“次级房贷”,是指信用状况较差之房贷者的贷款。次级房屋贷款经过贷款机构及华尔街以金融工程的技术评估风险利率等合并多笔贷款制作出债券,组合包装之后以债券或证券等金融产品形式在按揭二级市场上出卖给投资者;这些债券产品被称为“次级债券”。美国利率过去几年曾一度调降至1%,使得房地产相关产业大涨。随着利率从1%渐渐调升至5.25%,使得房地产相关产业紧缩下跌;在房地产急跌后,伴随资产缩水,次级房贷违约率急升,引发贝尔斯登公司的避险基金破产风险。受到利率降至1%再升至5.25%,引发的利率风险,导致信用市场(英语:credit markets)的相关债券投资商品遭大量抛售。对于次级房贷问题可能拖垮美国房市,令市场陷入高度惊惧。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与穆迪(Moody's)于2007年7月11日调降房屋按揭贷款担保债券(RMBS)的评等与次级房贷按揭债券评等的行动,使得投资人担忧次级房贷可能进一步拖累房屋市场,进而波及经济中的其他层面。标准普尔还预测美国房价将继续走低,其首席经济学家韦斯预测,从2006年到2008年间,美国房价的平均跌幅将达8%,并且韦斯不看好美房市信用恶化的情况在短期内会好转,预测次级房贷违约情事将更见增加,房价也将继续走低,但可望在2008年第一季触底。房贷担保债券的评等遭下修,可能引发负面骨牌效应,因为这些经由华尔街某些大型银行销售的债券,就是融通美国房市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可能终将扼阻宽松资金这道近年房价主要推手的活水。美国次级房贷市场,是在2007年2月,随着汇丰银行控股公司及新世纪金融公司,双双传出房贷资产遭到还款违约激增所侵蚀,而开始由盛转逆,败象毕露。次级房贷市场在2007年的迅速瓦解,凸显了有关金融产品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触发了2007年-2011年环球金融危机,对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造成了冲击,导致了市场资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紧缩。

相关

  • 超氧化物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英语:superoxide dismutase,缩写SOD)是一种能够催化超氧化物通过歧化反应转化为氧气和过氧化氢的酶。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
  • 斜体斜体是在正常字体样式基础上,通过倾斜字体实现的一种字体样式;可指意大利体或伪斜体。西文中有两种形状倾斜的字体:oblique type和 Italic type,倾斜后字形也发生的变化的是“意
  • 被精神病被精神病,指利害关系人或有关部门将无严重精神疾病或无需住精神病院,或因受侵害或而精神状况不佳的人强行送入精神病院治疗的行为。2012年8月16日,FBI、美国特勤局和切斯特菲尔
  • 阿利效应阿利效应是一个在生物学中的现象,它反映了在一个种群中的种群规模、密度和平均个体适应度(通常被测量作人均人口增长率)具有相关联系的效应。虽然当时阿利效应这个概念还没有被
  • 周明增周明增(1969年5月17日-),本名周博均,为台湾演员。是许不了及其初恋女友周桂英之子,以神似许不了的脸庞与谐趣风格出道,演出不少知名喜剧。2004年10月12日持有大麻、一粒眠毒品被捕,
  • 迷魂记《迷魂记》(英语:Vertigo)是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于1958年所执导的心理惊悚片,改编自波瓦罗·纳尔瑟加克在1954年写的小说《活人与死人》。电影的剧本是由阿莱克斯·科
  • 准谷物准谷物,也称为假谷物,是和谷物一样可以作为粮食的阔叶植物(非禾本科)。其种子可以磨成粉或是像谷物一样食用。常见的准谷物有苋属植物(尾穗苋、红苋菜、千穗谷)、藜麦及荞麦.
  • 圣赫勒拿岛圣赫勒拿(英语:Saint Helena)是大西洋岛屿,主权属于英国,离非洲西岸1900公里,离南美洲东岸3400公里。圣赫勒拿岛与其北方的阿森松岛和南方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一起组成英国的
  • 永昌永昌(1644年至1645年五月)为中国明清之际大顺李自成的年号,前后共2年。明末擎天王宫文彩的年号也是永昌(1644年 - 1645年),李崇智的《中国历代年号考》认为他是尊奉李自成的永昌年
  • 台湾民报《台湾民报》,是台湾日治时期中台湾人所创办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前身为《台湾青年》月刊(1920年创办)、《台湾》月刊。1923年(大正12年)4月15日,《台湾民报》创刊于日本东京,全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