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远号无防护巡洋舰

✍ dations ◷ 2025-08-05 20:38:46 #驭远号无防护巡洋舰

“驭远”舰是一艘清朝海军所建造的蒸汽驱动无防护巡洋舰。本舰是海安级的两舰之一,另一艘是姊妹舰“海安”号。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两舰都是中国建造的最大舰只。

在中法战争期间,本舰积极参加了保卫南京的战斗,并加入分舰队派往台湾解除封锁。1885年2月15日,“驭远”号在石浦海战中沉没。

作为一艘海安级木制蒸汽驱动军舰,“驭远”号是由江南造船厂为南洋水师所设计建造,也是该厂建造的第一款巡洋舰。本舰在江南造船厂内的编号为第六号,由美国工程师设计。在1931年“平海”号轻巡洋舰建成归国之前,“驭远”号与其姊妹舰“海安”号是中国海军最大的舰只。

“驭远”号全长300英尺(91.44米),排水量为2,800公吨(2,756长吨),是中国建造的首款超过2000吨的军舰。该舰舰体总长为300英尺(91.44米),舷宽42英尺(13米),平均吃水深21英尺(6.4米)。全舰木质外壳以铁钉连接捻缝工艺来建造,未装备装甲。此外,由于在建造时使用了来自俄勒冈州和温哥华的劣质松木,使得本舰木质部分在使用了几个月后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腐烂迹象。

其舰载推进系统由4座锅炉为1台1,750匹指示马力(1,300千瓦特)2缸立式往复式发动机提供蒸汽以驱动单轴浆。这使其巡航速度可达到12节(22千米每小时;14英里每小时)。此外本舰还安装了三根桅杆并配备了帆具装备,1艘轮机舢板和8艘桅帆舢板,而其常规核定船员编制为372人。

本舰的武装最初包括2门安装在上层甲板的9英寸(229毫米)前膛炮和安装在舷侧的24门70磅惠特沃斯舰炮。在随后的检修中,舷侧舰炮被更换为大小不一的克虏伯炮:上层甲板两门为8.2英寸(210毫米),舷侧被更换为4门5.9英寸(150毫米)炮和20门4.7英寸(119毫米)炮。“驭远”号最终的造价达到了318,717两,预算超支使其建成后并未立即投入使用。

“驭远”号于1873年开建,同年12月23日从江南造船厂下水,在该厂内生产编号为第6号,比“海安”号晚了19个月。下水后,为弥补超支的建造成本,“驭远”号一开始并没有及时投入现役,而是留在吴淞区作为仓库和警备船。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海军远东舰队(法语:Escadre d'Extrême-Orient (France))在马江之战中向中国军队发动了攻击。随后,本舰被编入南洋水师,以防法军舰只北上攻击南京。但法国军队并没有攻打南京,而是瞄准了台湾。为此,本舰在1884年11月与“超勇”号、“扬威”号、“开济”号、“南琛”号、“南瑞”号无防护巡洋舰以及小型风帆战船“澄庆”号组成援闽编队前往台湾以打破法国舰队对该岛的封锁。然而因朝鲜发生事变,“超勇”号和“扬威”号紧急赶赴朝鲜。剩余5艘舰只组成舰队由吴安康指挥继续南下援台,其中“驭远”号则由金荣指挥。在舰队所有指挥官中,只有“澄庆”号舰长蒋超英有过海上训练的经验。

这支由5艘南洋水师军舰组成的舰队于1885年1月18日离开上海向南行进。期间,吴安康于2月1日以燃煤用尽为由进入石浦港进行补给。孤拔率领的法军舰队则于2月7日开始主动出击北上搜索前来的中国舰队。2月13日清晨,法国舰队在檀头山附近发现了正要返回上海的南洋水师的五舰编队。彼时中国舰队正以V字形编队行进,航速较慢的“驭远”号和“澄庆”号两舰在编队最后。于是孤拔下令向中方发起进攻。航速较快的“开济”号、“南琛”号以及“南瑞”号借着大雾迅速避开了法军舰队,而“驭远”号和“澄庆”号则退避回石浦港。

“驭远”号和“澄庆”号两舰经三门湾进入石浦港湾内,法国舰只由于不熟悉水道而没有进入港湾内,仅仅是分三路封堵出口。1885年2月14日,孤拔派角蝰号(Aspic)炮舰和侦察号(Éclaireur)侦巡舰入三门湾侦察,确定“驭远”号和“澄庆”号在石浦港妈祖宫前泊位。2月15日凌晨,法军旗舰“巴雅”号舰载两艘杆雷汽艇分别由副长帕尔马·古尔登(法语:Palma Gourdon)中校和水雷官埃密尔·杜博克(法语:Émile Duboc)率领出击,进行过侦察的拉威尔中尉负责引水,成功地隐藏在三门湾内各种大小的渔船之中。凌晨三点半,古尔登的杆雷艇以杆雷击中驭远号右后方,但杆卡在驭远号上,不得不弃杆,艇上一名法国水手被击中落水而亡。杜博克的杆雷艇再度以杆雷击中驭远号右舷,两艇在清军炮火下一起撤退。

天亮时,“驭远”号和“澄庆”号双双被发现已沉没。两江总督曾国荃上书奏报清政府称两舰都是被法军以水雷击沉。然而,法军方面的战报则声称这不是由他们的攻击所造成。后世史学界对此有多种记载,除了有包括当事军官在内的清政府官员报告被法军击沉说,也有资料指出是舰上成员为避免被俘自行凿沉说,甚至是被己方火炮误伤说。当时正驻在“驭远”号上的美国顾问L·C·阿灵顿记录称当法军快艇来袭时,中方并未有有效的抵抗,岸上的炮兵也只是在“驭远”号遭到袭击后才开火。其中有一枚炮弹击中了“澄庆”号,这可能导致了该舰的沉没。这是整场中法战争期间中方最后一次有舰只被击沉,而“驭远”号是在冲突中被击沉的最大的船只。

THE FRANCO-CHINESE WAR.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1885-03-28. ISSN 0312-6315 (英语). 

相关

  • 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睡眠相位后移障碍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Disorder),简称DSPS或DSPD)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患者一般都会晚睡晚起,生活节奏受严重影响。在临床诊断中,部分患者要到等至天亮
  • 勃朗宁M1917重机枪M1917重机枪是由约翰·勃朗宁设计,美军在一战,二战及韩战中采用的重机枪,并有限延伸至越战,同时它也被其他国家使用。这是一种班组操作,弹链供弹的水冷重机枪,与同时期的M1919风冷
  • M41华克猛犬M41华克猛犬(英语:M41 Walker Bulldog)是美国发展以取代M24霞飞战车的一种轻型战车。此战车得名于在韩战期间因意外身亡的美国名将沃尔顿·华克。此战车分类则可追溯到1950年11
  • 石川图石川图(Ishikawa Diagram),又称因果图、关键要因图、要因分析图、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是用图解展示一定事件的各种原因的方法,是由日本学者石川馨(Kaoru Ishikawa)创立的因果模
  • 云琅村云琅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化州市东北三镇的最南端,也是陵江盆地平原的最南端,陵江盆弯环流该村庄,三面环水,地杰人灵,三江汇流,土地肥沃,沿江岸线化北最长的自然村,竹林茂密,人
  • 魏斯塞峰坐标:46°50′48″N 10°43′02″E / 46.84667°N 10.71722°E / 46.84667; 10.71722魏斯塞峰(德语:Weißseespitze),是中欧的山峰,位于奥地利和意大利接壤的边境,属于奥兹塔尔阿尔
  • 包姓包姓是一个中文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85位,也是一个较晚出的姓氏。包姓主要有两个来源:另外,蒙古族的孛儿只斤氏在需要用到汉姓的时候也常常使用“包”姓作为翻译。
  • 朱塞佩·西诺波利朱塞佩·西诺波利(意大利语:Giuseppe Sinopoli,1946年11月2日-2001年4月20日),又译:辛诺波里,意大利指挥家、作曲家。西诺波利生于意大利威尼斯, 出生后不久全家搬迁到了西西里。西
  • 毕懋良毕懋良(1563年-1645年),字师皋,直隶歙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毕懋良是毕懋康的族兄,万历十九年(1591年)成举人,到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曾任江西万载知县,升南京吏部主事,督学浙江。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