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尼氏

✍ dations ◷ 2025-10-22 14:39:19 #1860年出生,1919年逝世,德国神经科学家,神经科学史,慕尼黑大学校友,精神病学史

弗朗茨·尼氏 (Franz Nissl)(1860年9月9日-1919年8月11日)是德国的一位医学研究员及著名的神经病理学家。生于弗兰肯塔尔,死于慕尼黑。

尼氏双亲为西奥多·尼氏和玛丽亚·哈斯(Theodor Nissl and Maria Haas)。 西奥多在一所天主教学校教拉丁文,希望儿子成为一名牧师。然而弗朗茨进入了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学医。

伯纳德·冯·古登是尼氏的一位大学老师,他的助理西热贝尔·约瑟夫·玛丽亚·甘瑟(Sigbert Josef Maria Ganser )建议尼氏写一篇关于脑皮质细胞病理学的论文。大学医学部于1884年开展了一场神经学方面的有奖竞赛,尼氏接手了脑皮质研究。他用乙醇作为固定剂开发了能够显示几种神经细胞成分的染色技术。尼氏获奖并于1885年以此为题写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

冯·古登教授是学校论文竞赛的裁判,他对尼氏的研究印象深刻于是决定提供尼氏助理工作,尼氏答应了,并于1885年至1888年间担任此工作。1888年尼氏搬至布兰肯海姆(Blankenheim)学院。1889年他在法兰克福与神经学家路德维希·埃丁格(Ludwig Edinger)及当时正开发一种神经胶质细胞染色法的神经病理学家卡尔·维格特(Karl Weigert)会面。这促使尼氏开始研究神经胶质细胞、血液组成、血管及脑组织的可观察的改变与精神及神经疾病的关系。

尼氏在法兰克福认识了爱罗斯·阿兹海默(Alois Alzheimer)并公事7年。他们成为亲密的朋友。

1895年埃米尔·克雷珀林(Emil Kraepelin)邀尼氏到海德堡大学担任助理医生。1904年他已是该机构的全职教授并于克雷珀林搬至慕尼黑时成为精神科主任。

执教及行政管理的负担加上研究器材匮乏使得尼氏的很多科学项目没能完成。他同时也饱受肾病困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管理一所军队医院。

1918年克雷珀林再次邀尼氏担任位于慕尼黑的德国精神病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工作。与柯比尼安·布罗德曼(Korbinian Brodmann)及瓦尔特·施皮尔迈耶(Walther Spielmeyer)工作一年后在1919年由于肾病去世。

尼氏身材矮小,举止粗俗,左脸有胎记,终生未婚,典型的工作狂。

一次开玩笑,提倡不饮酒的尼氏放置了一排空啤酒瓶于他的实验室外并使得克雷珀林相信他在桌下躺着,醉得不省人事。

尼氏是为有竞争力的钢琴家。乌戈·斯帕茨(Hugo Spatz)讲了他第一次与尼氏会面申请在尼氏实验室工作的事。尼氏那天工作忙让学生12点到他家。斯帕茨正午赶到发现尼氏不在,管家认为尼氏指的是午夜12点于是斯帕茨当晚又去了尼氏家。这次尼氏在家但斯帕茨不得不在前厅等了半小时直到他弹奏完正在弹奏的钢琴奏鸣曲。谈话持续到破晓。

尼氏可能是当时最伟大的神经病理学家,同时他作为临床医生也让海因里希·昆克(Heinrich Quincke)倡导的脊髓穿刺流行起来。

尼氏研究了人类皮质与丘脑核间的神经联系,他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去世。

他的1896年的文字记录显示了他的研究哲学::只要我们同意,所有的精神失常,观察皮质中有界定的疾病的临床表现,我们就能移除在精神病学家中不能达成一致的障碍。

尼氏法制对细胞体特别是对内质网的染色。可用多种基础染料(如苯胺, 硫堇(thionine)或甲酚紫(cresyl violet)) 将带负电的核糖核酸蓝(RNA blue)染色,同时也用于突出显示神经细胞的重要结构特点。 粗糙内质网(尼氏物质)由于核糖体 RNA 的染色而变为深蓝色,让细胞质表现斑驳状。核外游离颗粒状 RNA 被命名为尼氏颗粒(核糖体)。核内 DNA 也被染为相似的颜色。

相关

  • 碳循环碳循环是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及大气中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合
  • 孕产次数孕产次数(gravidity and parity)是生物学及医学中有关妊娠的数字,孕产次数包括孕次(gravidity)及产次(parity),孕次是指怀孕次数,产次则是胎儿到可存活胎龄(viable gestational age)的
  • 金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学名: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型细菌。工业上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蛋白质A——抗激素化学分析中的细胞壁组成成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
  • 螺原体螺原体(Spiroplasma)是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虫原体目(英语:Entomoplasmatales)下的一个科/属。螺原体没有细胞壁,和其他柔膜细菌纲下的微生物一样,代谢过程简单、营寄生生活、
  • 云杉5 种云杉(学名:Picea asperata)为松科云杉属的一种,是原产于中国西部的特有树种,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与南部、到四川西部一带。云杉为多年生长绿乔木,栖息在海
  • 角足龙类角足龙类(学名:Cerapoda)是鸟臀目的一个演化支或亚目。它们是颌齿类里,装甲类的姐妹分类单元。角足龙类的特征是下颌牙齿有一层厚珐琅质。它们的牙齿咀嚼时磨损不平均,并发展出锐
  • 闵贞闵贞(1730年-?),字正斋,祖籍清朝江西南昌,久居湖北省广济县武穴镇。扬州八怪之一。幼失父母,学会画画,追忆父母遗容,悬挂致祭,被称为“闵孝子”。其画师法明代吴伟,白描功力深厚,几可与李
  • 瞳片瞳片是一种直接附在角膜(虹膜)表面泪液层上的镜片,可以让瞳孔变大、变亮、变有神,或者改变瞳孔颜色。是一种装饰性用品。隐形眼镜分为视力矫正用的隐形眼镜,和不以视力矫正为目的
  • 装死装死(apparent death、playing dead、feigning death、playing possum、tonic immobility、thanatosis),也作假死、拟死,是动物把自己伪装成死亡状态的一种行为。这种动物的欺骗
  • 木香花木香花(学名:),为蔷薇科下的一个植物物种。木香的药用部分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种类很多,有云木香和川木香,云木香生产于中国云南丽江地区,川木香主产于四川安县,另有广木香是印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