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里达乌斯
✍ dations ◷ 2025-09-02 03:46:12 #阿里达乌斯
腓力三世(希腊语: Φίλιππος Αρριδαίος;约公元前359年-前317年12月25日),马其顿王国国王(前323年-前317年),是国王腓力二世与拉里萨的菲莉涅(据说是色萨利的一个舞者)所生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出世时名为阿里达乌斯,登基后取名腓力。阿里达乌斯很明显地是有智力障碍的。根据普鲁塔克的记载,他在腓力二世的妻子奥林匹亚丝王后企图下毒后便变成弱智及癫痫;奥林匹亚丝是要消除她儿子亚历山大的潜在竞争者。这些可能只是一些恶意的传闻,因为并无证据显示奥林匹亚丝与这个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孩子的病况有关。亚历山大非常喜欢阿里达乌斯,也带他一起,为了保护他,也为避免他成为政治人质,而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当亚历山大死于巴比伦后,他被亚历山大的亚洲将领立为国王。但他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王,及一个又一个实力军人手上的人质。月球上的阿里达乌斯陨石坑就是以他命名。阿里达乌斯虽然年纪相若,但从未成为弟弟亚历山大继承王位的威胁;前337年当卡里亚总督为女儿向腓力提亲,腓力建议由阿里达乌斯当新郎,谨慎的亚历山大从中作梗而激怒父亲时,阿里达乌斯依然不构成威胁。我们并不清楚在亚历山大掌政时,他到底在哪里,只知道在那十三年间(前336年–前323年)并没有与他有关的内战或军事行动。前323年6月11日亚历山大死时,阿里达乌斯也身在巴比伦。一场继承权危机出现:阿里达乌斯是最明显的王位继承人,但他的心智却不适合当统治者。伙友骑兵统领佩尔狄卡斯与方阵指挥官墨勒阿革洛斯出现分歧:佩尔狄卡斯要求等待亚历山大怀孕的妻子萝珊娜把亚历山大遗腹子生下,倘若是男婴就继位为王,墨勒阿革洛斯却认为阿里达乌斯是最亲密的近亲,应该即刻登上大宝。最后各派系达成协议:阿里达乌斯称王,是为腓力三世。若萝珊娜生下的是个男婴,该男婴也登基与腓力共治。萝珊娜果然诞下男婴,起名为亚历山大四世。腓力三世在位却无实权;统治权归于新摄政王佩尔狄卡斯。腓力三世被扶为君的消息传到马其顿时,腓力三世的姊妹库娜涅出发到亚洲,向腓力三世提亲,库娜涅建议将其爱女欧律狄刻嫁予腓力三世(相当于舅舅与外甥女联姻)。她这一著,置摄政王佩尔狄卡斯于不顾,显然冒犯了佩尔狄卡斯。佩尔狄卡斯派遣自己的兄弟阿尔塞塔斯杀死了库娜涅,意图制止这段婚姻,但各部队中对这次谋杀的反应是,要求佩尔狄卡斯承认婚礼。从这一刻起,腓力三世便被他这个骄傲、果断而且要挽回丈夫实权的新娘子所摆布。当第一次继业者之战导致佩尔狄卡斯死亡,各继业者间需要一个新的安排,协议于前320年在叙利亚特里帕拉迪苏斯达成时,欧律狄刻的机会来临了。欧律狄刻老练地拒绝了两名被委任的摄政王培松与阿里达乌斯(一个与国王同名的将领),但力量却不足以阻止强大的安提帕特;安提帕特当上摄政王后,腓力三世伉俪被迫跟随安提帕特到马其顿。翌年,摄政王安提帕特逝世。安提帕特所指定的继承人是他的好友波利伯孔,但安提帕特之子卡山德不愿接受父亲的这个决定,因而触发了第二次继业者之战。欧律狄刻再一次看见腓力亲政的机会。机会在前317年卡山德将波利伯孔驱赶出马其顿时出现:欧律狄刻马上与卡山德结盟并让丈夫提名卡山德当摄政王,卡山德则让她在自己出征希腊时全权控制整个国家作为回报。同年(前317年),波利伯孔与奥林匹亚丝联同伊庇鲁斯摩罗西亚国王埃阿喀得斯(皮洛士之父)攻占马其顿,因奥林匹亚斯带同亚历山大四世同行,马其顿部队拒绝与亚历山大的儿子作战,马其顿不攻而破。腓力与欧律狄刻唯有逃亡,但在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被擒获并关押。奥林匹亚斯旋即明了到腓力的生存对她实在太危险了,因她众多的敌人视腓力为对付自己有效工具。因此,她在前317年12月25日处决了腓力,而欧律狄刻则赐死。翌年,当卡山德再次征服马其顿及替腓力复仇处决了奥林匹亚斯后,他为腓力及欧律狄刻以最高荣誉举行国葬,及将他们葬在埃迦伊(现今希腊北部一个小镇Vergina)。
相关
- 北非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联合国定义的“北非”,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
- 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英语:Leukemoid Reaction),是描述一类白细胞总量的增加、或白细胞增多症(英语:leukocytosis),其为一种因压力或感染而引起的生理反应,而非一种譬如白血病之类的血液癌症
- 牙髓牙髓是单个牙齿内部的软组织,包括神经、动脉、静脉和淋巴管。位于牙釉质以下的牙本质内部,主要位于牙髓腔内,向下通过一根或多根根管与牙槽骨内的组织相连。可分为牙髓周边区(p
- 放射辐射在物理学上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在真空或介质中传送。包含:辐射之能量会从辐射源往外向所有方向直线放射。一般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
- MAO单胺氧化酶(缩写MAO),EC 1.4.3.4,是催化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反应的酶。单胺氧化酶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上,在人体内分布极广,尤以肝、脑及肾等组织细胞内的含量最高。由于需要黄
- 托阿尔阶灭绝事件托阿尔阶灭绝事件(Toarcian extinction)又名普林斯巴赫阶-托阿尔阶灭绝事件(Pliensbachian-Toarcian extinction)、早侏罗纪灭绝事件(Early Jurassic extinction),发生于侏罗纪早期
- 约翰·皮斯普·埃克特小约翰·亚当·皮斯普·“普莱斯”·埃克特(英语:John Adam Presper "Pres" Eckert, Jr.,1919年4月9日-1995年6月3日),美国电气工程师、计算机先驱者(英语:computer pioneer)。与约翰
- 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在仰韶文化之前,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
- 拼写检查拼写检查,又叫拼字检查,是对字词的拼写进行检查的功能,能够在一篇文档中标记可能拼写错误的词。拼写检查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更大的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如文字处理器、
- 蔡其巩蔡其巩(193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祖籍福建泉州,中国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