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 dations ◷ 2025-04-02 13:13:08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法语:La déclaration universelle des droits de l'homme)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夏乐宫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共有30条。宣言起草的直接原因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省,是第一份在全球范围内表述所有人类都应该享有的权利的文件。其完整文件由联合国出版在其网站上。《世界人权宣言》与《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两公约)一起包含在国际人权法案中,两个公约都是在1966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由1946年成立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负责起草。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遗孀埃莉诺·罗斯福是该委员会的主席,委员会副主席为中华民国籍的哲学家兼剧作家张彭春。联合国秘书长邀请了加拿大籍的法学专家约翰·彼得斯·汉弗莱主持了宣言的起草。刚指派为联合国秘书处人权部的主任,汉弗莱为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完成第一稿。其他重要的贡献者还有黎巴嫩哲学家、神学家、教育家和外交家夏尔·哈比卜·马利克(英语:Charles Malik)和法国法学家和法官勒内·卡森。卡辛在第二稿时确定了宣言现有的结构。张彭春在起草过程中展现了独特的亚洲视角,巧妙地将儒家学说应用于解决委员会成员之间的僵持局面。联合国大会在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该宣言列出一系有关人权之一般原则,作为“所有人民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35。该文件于1948年12月10日提交联合国大会表决。在出席的56个成员国中,48票赞成,0票反对,8票弃权(苏联、乌克兰、白俄罗斯、南斯拉夫、波兰、南非、捷克斯洛伐克和沙特阿拉伯),另有2国代表缺席。尽管汉弗莱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但加拿大在最初对宣言的草稿的投票中弃权,但同意了最终稿。以下是投了赞成票的国家(其中一些国家的国旗、政府或政党可能与现在不同):不过,《世界人权宣言》仅订下国际法之一般原则,并无规定会员国必须将这些原则付诸实行:35。《世界人权宣言》既包括了第一阶段的公民的政治权利,也包括了更进一步的第二阶段的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用一个公约同时保证这两个阶段的公民权利较难在国际上达到共识。例如,一些国家比较关心公民的政治权利,而另一些国家则偏重于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因此,联合国在1966年通过两项人权公约,分别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35。联合国大会于1966年12月16日通过了两公约(联合国大会第2200号决议,A/RES/2200)。1976年1月3日开始生效。该两项公约列出基本人权和自由,并规定所有缔约国有责任采取各种适当措施,贯彻这些权利:35。《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公民个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基本自由。主要包括: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权利,不得使为奴隶和免于奴役的自由,免受酷刑的自由,法律人格权,司法补救权,不受任意逮捕、拘役或放逐的自由,公正和公开审讯权,无罪推定权,私生活、家庭、住房或通信不受任意干涉的自由,迁徙自由,享有国籍的权利,婚姻家庭权,财产所有权,思想、良心和宗教的自由,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结社和集会的自由,参政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同时也明确了部分权利的有条件性或者绝对性。比如,第四条允许缔约国在国家生存受到威胁并且正式宣布社会紧急状态的情况下,减少原本应承担的义务,但减少的程度必须是客观需要前提下的最低限度,而且不得包括纯粹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或社会出身的理由的歧视。而生命权,人格权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限制。第二十八条规定,设立人权事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约的实施。这2个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一般被合称为“国际人权法案”。自1950年起,联合国把每年的12月10日定为“国际人权日”。《世界人权宣言》是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因此它并非一个强制性的国际公约;但是它为以后的两份强制性的联合国人权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奠定了基础。许多学者、律师和法庭的判决书经常引述《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一些条款来佐证自己的立场,但也有一些国际法律师认为《世界人权宣言》是一部习惯法。对这一点,学术界尚没有达成共识。《世界人权宣言》第五条是最具争议性的,该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没有直接表明禁止死刑;但第三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迄今在许多国家,包括日本、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加坡、汤加王国、博茨瓦纳共和国、白俄罗斯以及美国大部分州,死刑依然是一种刑罚。有学者认为,如果“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与人身安全”,那么死刑必须废止;如果“人人有权享有自由”,那么监禁的刑罚也应该废止。2008年12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说,《世界人权宣言》采用“人权”(human rights)一词、而不采用西方传统中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一词,意味着公/私界限和个人权利的相对性与动态性;认清个人权利和公/私界限的相对性的意义,在于使人们摆脱“亚洲价值v.s.西方价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从而更实质性地保护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2018年12月,前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说,在1940年代冷战氛围中催生的《世界人权宣言》,从一开始就缺乏具约束力的执法条约,没有适当的申诉机制,甚至发表很久以后才有部分国家签署基本契约;而且《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时代的产物,很少提及女性、残疾人、LGBTQ、社区和儿童等的权利。因此,尽管过去70年全球人权看似取得了包括国际刑事法院之成立、国家保护责任之确立等重大进展,但人权侵犯仍然以惊人的速度发生、而且实际上未受惩罚。由于统一码联盟的协助,《世界人权宣言》成为世界上语文翻译数第一多的文件。国际人权联盟(FIDH)是无党派,无宗派,独立于任何政府。其核心任务是促进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上所载一切的权利。导演斯蒂芬·约翰逊,汇聚了41个国际漫画家、音乐家、制片者为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创做了一部20分钟的电影,为了庆祝在1988年的人权宣言40周年,把活力带给世界人权宣言。 2008年,国际特赦庆祝人权日和人权宣言60周年,在世界各地举办“起火”活动。2006年6月,国际青少年人权协会发布了30个公共服务电视公告,说明世界人权宣言30条。这些影片是由国际山达基教会人权部门所创造的。该部门也创立了唯一目的是促进世界人权宣言的机构国际人权团结联盟。本来是要在联合国万国宫举行的第六届国际人权高峰会,联合国发现会议的组织者之一是山达基教会的卫星机构青少年人权协会的分支后,否决借用场地。法国和比利时的山达基主办人坚持认为,这次会议不是提倡山达基作为一个宗教,而是鼓励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人权宣言的条文。反邪教和极权组织之“瑞士保卫家庭和个人协会”主席说:“山达基教会如何使用人权宣言做自己的广告,赢得好一些的人厌恶,一直上至联合国圈子。”在2009年,青少年人权协会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小学派发DVD,包含了一系列30部公共服务公告影片,相应世界人权宣言的条文,而信中没有透露它与山达基教会的关系。教育部长警告所有州立小学这些宣传影片的渗透,山达基教会是没有得到批准在州立学校有任何活动的,更建议校长不得分派DVD和小册子。一名反山达基人士说:“山达基教会是出名的以人权题目吸引人。”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以南的伍德里奇州立中学,当家长得知60名儿童参加的研讨会是由山达基资助的青少年人权协会主办后,惊呆了。参议员色诺芬(Nick Xenophon)说:“事实上,当我看到这么多的人一直被所谓山达基教会侵犯人权,毁了生活,毁了感情和经济,而这些搞笑者不断谈论人们的人权,这的确是一个残酷的恶作剧。”教会代表回复,人权协会推行的是一个良好的教育计划,他们课程中的材料只包括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相关
- 炭疽病炭疽病(英语: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感染途径包括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注射等四种,通常在感染一天至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经由皮肤接触的感染起初会出现小
- 磺胺醋酰磺胺醋酰(Sulfacetamide),是一种磺胺类人工合成抗菌药,主要通过局部用药治疗局部感染,也可以口服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磺胺醋酰室温下呈白色,水溶性强。磺胺醋酰的药物活性在磺胺
-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engpolymyxin是一类多肽类抗生素,由多粘芽孢杆菌产生。由于静脉给药可致严重肾毒性(英语:Nephrotoxicity)现已少用。但现在对其肾毒性有新的认识。主要包括:多粘菌素B(po
- 多食症多食症(英语:polyphagia或hyperphagia),也作食欲过旺,是指极度的饥饿或食欲的增加。在医学中,多食症是一个医学征象,暗示着极度的饥饿饥饿状态,以及反常的固体食用,可由糖尿病、克莱
- 火箭核热力火箭是把工作流体,如氢在核反应堆中加热,接着从火箭发动机喷管中喷出产生推力的一种热力火箭。目前NERVA被建造出来验证核热力火箭。目前的核热力火箭使用的是核裂变技
- 转氨酶增高转氨酶(Transaminase)是一种催化转氨基反应的转移酶,将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都是肝功能测试的重要指标。EC 1.1
- 硝酸甘油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C3H5N3O9),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常有人
- 希梅拉希梅拉 (古希腊文:Ἱμέρα)为西西里岛北岸的的一个古希腊殖民地城市,曾经具有重要意义,其遗址位于泰尔米尼伊梅雷塞。希梅拉是西西里岛北岸地区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古希腊城镇,也
- 马丁·布伯马丁·布伯(德语:Martin Buber,1878年2月8日-1965年6月13日),奥地利-以色列-犹太人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宗教有神论、人际关系和团体。马丁·布伯的著作,具有
- 环张力在有机化学中,环张力是当分子内的键结形成不正常角度时存在的不稳定类型。张力大多在小的环上,像是环丙烷和环丁烷这种其碳-碳-碳角度与近乎109°的理想值大大偏离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