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川町(日语:広川町/ひろがわちょう */?)是位于日本和歌山县中部沿海的行政区划。
辖区东南部位于白马山脉的山区中,广川自其间往西北方向流过贯穿辖区,主要市区也位于广川下游河口南岸的冲积平原。
过去在令制国时代属于纪伊国有田郡,江户时代为纪州藩的领地,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属于和歌山县;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时,现在的广川町辖区在当时分别属于位于现今北部主要市区的广村(日语:広町)、位于现今市区南侧的南广村(日语:南広村)、位于东南部山区的津木村(日语:津木村),这三个行政区划在955年合并为现在的广川町。
西日本旅客铁道纪势本线以南北向穿过广川町的主要市区,但由于主要市区距离位于广川对岸汤浅町内的汤浅车站仅一公里不到的距离,因此纪势本线在广川町的主要市区内并未设有车站,辖内唯一的车站是位于市区西南侧大字山本地区的广川海滩车站。
辖内的客运路线则由中纪巴士(日语:中紀バス)所经营。
在1854年12月24日(旧历11月5日)傍晚发生安政南海地震(日语:安政南海地震)时,入夜后在地震引发的海啸抵达广川之前,当地的商人滨口梧陵(日语:濱口梧陵)点燃自己田地里的秸秆作为指引村民避难的指引,这后来先后被小泉八云等多位作家改写为故事,甚至一度以“稻垛之火(日语:稲むらの火)”的故事名被列入小学的教材。2007年广川町利用滨口梧陵旧宅成立了稻垛之火馆(日语:稲むらの火の館)除了纪念滨口梧陵的行为,也作为推广防灾教育的中心。2015年更在日本的主导下,由联合国将11月5日订为“世界海啸日”。
而在地震过后,由滨口梧陵主导及出资下,重新修建了长约600米,高5米的广村堤防(日语:広村堤防),后来这堤防也成功的抵挡了1944年东南海地震和1946年南海道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
现在广川町每年固定会举办津浪祭(日语:津浪祭)和稻丛之火祭来纪念这段历史,在2018年这一系列与稻垛之火相关的事务也被文化厅以“百世的安堵”~海啸与复兴的生活记忆 广川的防灾遗产~,列入日本遗产(日语:日本遺産)。
19世纪出身自广川的商人滨口梧陵(日语:濱口梧陵)本身是YAMASA酱油(日语:ヤマサ醤油)第七代的负责人,他除了在1954年安政南海地震(日语:安政南海地震)后协助村民的避难及灾后重建外,也在1868年少见的以商人的身份成为纪州藩的勘定奉行,负责纪州藩的财政;1871年在当时担任大藏卿的大久保利通邀请下担任第一任的“站递头”负责建立日本邮政的制度。1880年也成为和歌山县议会的第一任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