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澳总督府

✍ dations ◷ 2025-08-25 03:04:07 #青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1906年完工建筑物,青岛地标,青岛市第一批历史优秀建筑,青岛政府建筑物

胶澳总督府,又称青岛德国总督府、提督府,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1号的一座德式近代建筑,由德国建筑师弗里德里希·马尔克(Friedrich Mahlke)于1901-1902年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具有中轴对称的平面和略为突出的四角与中间的特点。该建筑由广包公司(Baufirma F.H.Schmidt)承建,始建于1903年,1905年主体建筑完成,1906年春交付使用,正式成为德国胶州湾租借地的总督府,供胶澳总督办公之用。

大楼坐北朝南,背靠总督山(观海山),面向青岛湾,因依托地势而显凝重威严。平面呈“凹”字形,高四层,总面积7132.3平方米,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外表面由花岗岩砌成,大坡度屋顶采用红色筒瓦覆盖,主入口采用扁圆大圆券门廊,由连接城市道路的宽大石阶直接通往二层。

该建筑的主要用途一直是办公。1914年,日军通过青岛战役夺取胶州湾租借地,该楼成为日军守备军司令部。1922年中国赎回青岛后,相继作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胶澳商埠局办公地、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和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日军再次统治青岛,该楼作为其控制下的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政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作为青岛市政府所在地。1949年6月解放军占领青岛后,改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直到1994年7月政府迁新址(因此亦名“老市府”)。今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办公处。

该建筑1992年6月被列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7年

1913年

1913年

1914年,建筑遭日军炮火损坏

青岛军司令部,1914年后

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2年

1945年之前的一张明信片

1938年日军占领青岛市政府

相关

  • 瑞典–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欧洲联盟(绿色)  —瑞典王国(瑞典语:Konungariket Sverige 发音 帮助·信息)通称“瑞典”,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
  • 地幔地幔(德语:Erdmantel;英语:mantle;法语:manteau;原于拉丁语:mantellum,意为斗篷),台湾称作地函,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之上,和地壳以莫氏不连续面为界,和地核间则以古氏不连续面为界。厚度约290
  • 步行步行,是指人或其他两足动物使用比跑步慢的速度行。在人类或其他两足动物中,一般来说,步行是用脚步进行的,且在步行阶段中,仅单脚离开地面。相反,在跑步的中开跑的时候,一般均是双脚
  • 硝酸钡硝酸钡是钡的硝酸盐,分子式为Ba(NO3)2。硝酸钡室温下为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和其他可溶的钡化合物一样,硝酸钡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硝酸钡可通过两种方法生产:与所有可溶钡化合物
  • 南遣舰队南遣舰队(日语:南遣艦隊,なんけんかんたい)是一支旧日本海军部队,为进攻中南半岛而组建。直到终战之前,总计有5支舰队为了东南亚的驻留和防卫任务而被组建。“南遣”之名相关的部
  • 人民协商会议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人民协商会议(印尼语:Majelis Permusyawaratan Rakyat Republik Indonesia,MPR)是印度尼西亚的立法机关。人民协商会议实行两院制,由人民代表会议和地方代表理事
  • 敬奉“敬奉”(英语:veneration;拉丁语:veneratio;希腊语:δουλια,dulia)或veneration of saints,亦译“奉敬”、“敬礼”、“恭敬”等,在基督宗教中,是一个纪念圣人的特别活动,后者在该
  • 九龙河 (黄泥河)九龙河,旧称喜旧溪,位于中国云南省东部,是黄泥河右岸支流,因传说九条黑龙和一条白龙争夺水源而得名。上游称篆长河,发源于富源县墨红镇者竹山,西南流经曲靖市麒麟区独木水库和东山
  • 张五典 (万历壬辰进士)张五典(1555年-1626年),字和衷,号海虹,山西沁水县窦庄村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七年山西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升户部江西司主事、员外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出
  • 仙境影视公司《仙境影视公司》(英语:)是一家美国制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