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分子化学
✍ dations ◷ 2025-08-24 19:13:04 #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英语: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是化学的一门分支,专注于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结作用。相较于传统化学上所研究的共价键,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些较弱且较具可恢复性的分子间作用,例如氢键、金属配位、π-π堆积、厌水性效应、范德华力以及重叠作用等。超分子化学提出的重要概念包括分子的自组装,分子折叠(英语:Folding (chemistry)),分子识别(英语:Molecular recognition)(molecular recognition),主-客体化学(英语:Host–guest chemistry)(host-guest chemistry),机械互锁结构分子,和动态共价化学(英语:Dynamic covalent chemistry)。 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依赖这些力的结构和功能的许多生物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生物系统通常是超分子研究的灵感来源。超分子化学已经发现了许多应用,特别是分子自组装过程已经应用于新材料的开发。 使用自下而上合成(bottom-up synthesis )可以容易地获得大结构,因为它们由需要较少步骤合成的小分子组成。 因此,纳米技术的大多数自下而上的方法都是基于超分子化学。 许多智能材料基于分子识别。基于超分子化学的设计已经在功能性生物材料和治疗剂的创造中产生了许多应用。 超分子生物材料提供了许多具有可调节机械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特性的模块化和通用平台。 这些包括基于肽的超分子组装,主客体大环化合物,高亲和力氢键,和金属-配体相互作用的系统。超分子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创造人工离子通道,用于将钠离子和钾离子输入和输出细胞。通过了解药物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超分子化学对于新药物疗法的开发也很重要。 由于超分子化学提供了封装和靶向释放机制,药物输送(Drug delivery)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此外,超分子系统被设计用于破坏对细胞功能很重要的蛋白质交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维基共享资源中有关超分子化学的多媒体资源
相关
- 光合自养一种生物的基本营养类型可以根据其代谢所采用的碳、还原剂和能量来源划分。多数化能营养生物的能量代谢的基础,是在将电子从还原剂(电子供体,electron donor)到氧化剂(电子受体,el
- 脑积水脑积水(hydrocephalus、拉丁语:hydrocephalus,希腊语:υδροκεφαλία,又称水脑症,是一种发生于脑部,于脑内积聚脑脊液 (CSF) 的病症,指循环于蜘蛛网膜下腔包围着脑部与脊髓的
- 丝足虫类丝足虫门是一类原生动物,属于有孔虫界. 也有人主张丝足虫独立为一界.丝足虫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丝状伪足摄食,没有真实的胞口。
- 国家象征美国国家象征(英语:National Symbols of the United States)指的是那些常常被使用作为美利坚合众国象征的事物。本文中罗列了多种可用作美利坚合众国象征的事物,部分由《美国法
- 瑞士欧洲(深灰色)瑞士联邦(德语: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语:Confédération suisse;意大利语:Confederazione Svizzera;罗曼什语:Confederaziun svizra;英语:Swiss Confederati
- T辅助细胞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 Th),又称为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识抗原提呈细胞的MHC-II类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
- 波罗的大陆波罗的大陆(Baltica)是个史前大陆,存在于晚元古宙到早古生代,包含现今的东欧克拉通(芬挪斯堪地盾、伏尔加-乌拉尔克拉通、与萨尔马提亚克拉通)。波罗的大陆的原始部分形成于18亿年
- 强的松17-hydroxy-17-(2-hydroxyacetyl)-10,13-dimethyl-7,8,9,10,12,13,14,15,16,17- decahydro-3泼尼松(英语:Prednisone),又名“去氢可的松”或“强的松”,它是一种口服的糖皮质激
- 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葡萄糖+果糖),晶体白色,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还原性。发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酱油的增色剂。蔗糖是光合作用
- 幼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系一类在淋巴细胞产生(英语:lymphocytopoiesis)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它们产生自淋巴母细胞,是各种淋巴细胞的直接前体。其大小通常介于10-18微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