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 dations ◷ 2025-09-18 11:36:48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鍼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公元256-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编辑整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所编著而成。 全书共十二卷。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第一卷到第六卷是论述基础理论的。 第一卷论述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为《内经》和《难经》。 第二卷论述经络理论,来源于《内经》和《难经》。 第三卷论述腧穴理论,来源于《明堂孔穴》,其理论主要包括腧穴名称、定位、归经、交会及刺灸禁忌等。所论述腧穴共349个,包括了正中线上单穴49个和两侧双穴300个。其腧穴编排体例也是按照身体的部位划分,头面部、躯干分区编排,而四肢则是分经编排,为后世学习经络作为参考。书中还补充了手少阴经穴和三阴交作为交会穴。在穴位治疗方面,书中提到了水沟治疗癫疾、列缺治疗表证等,对后世的针灸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第四卷论述脉诊的内容,来源于《内经》。 第五卷论述针道,来源于《内经》和《明堂孔穴》中的刺激禁忌部分。 第六卷是论述病机,来源于《内经》。 从第七卷开始直到第十二卷都是论述临床治疗的病机和主治,治疗病机来源于《内经》,主治来源于《明堂孔穴》。 本书使针灸理论系统化,理论详实,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为针灸学的经典文献。后世医家均视《甲乙经》为针灸经典,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因为它辑选了《黄帝内经》的部分原文,所以可以视作《内经》最早分类辑本,对于内经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可供校订《内经》参考。同时本书也保留了最早的孔穴专书——《明堂孔穴》的原文,为研究和还原《明堂》提供了可信的文献依据,这是本书的最大价值,也是作者皇甫谧对于针灸的最大贡献。其文献学价值可见一斑。

相关

  • 氧气氧气(英语:Oxygen, Dioxygen,分子式: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算大约占21%,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不可燃,可助
  • 受体受体(receptors),又称受器、接收器,是一个生物化学上的概念,指一类能传导细胞外信号,并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分子。产生的效应可能仅在短时间内持续,比如改变细胞的代谢或者细胞
  • 胆囊炎胆囊炎(Cholecystitis)是指发生于胆囊的炎症,症状包括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偶有发烧。多半在急性胆囊炎之前会有胆绞痛(英语:Biliary colic)的症状。但胆囊炎造成的疼痛会比
  • 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层,又称大气圈,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
  • 阴虱/阴蟹Pediculus pubis Linnaeus, 1758阴虱(Pthirus pubis)是一种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长约1至3毫米,无翼。因常见于阴部,故称阴虱。另外,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远看如同皮屑,细看则如同小
  • 夜盲夜盲症(英语:Nyctalopia或Night Blindness),俗称雀盲眼,表现为在黑暗中或光线较弱的地方看不清东西。由于先天遗传因素,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者杆状细胞发育不良等造成。目前没有有效
  • 乔治·爱德华·摩尔乔治·爱德华·摩尔,OM(George Edward Moore或G. E. Moore,1873年11月4日-1958年10月24日),英国哲学家,与伯特兰·罗素一同被认为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主要贡献为后设伦理学,其知
  • 邓斯·司各脱真福若望·董思高(Blessed John Duns Scotus,约1265年-1308年),史称邓斯·司各脱(也译作司各特),苏格兰中世纪时期的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者。他提出了物质具有思维能力的推测
  • 右文说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解决问题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