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 dations ◷ 2025-08-08 11:34:04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鍼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公元256-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编辑整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所编著而成。
全书共十二卷。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第一卷到第六卷是论述基础理论的。
第一卷论述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为《内经》和《难经》。
第二卷论述经络理论,来源于《内经》和《难经》。
第三卷论述腧穴理论,来源于《明堂孔穴》,其理论主要包括腧穴名称、定位、归经、交会及刺灸禁忌等。所论述腧穴共349个,包括了正中线上单穴49个和两侧双穴300个。其腧穴编排体例也是按照身体的部位划分,头面部、躯干分区编排,而四肢则是分经编排,为后世学习经络作为参考。书中还补充了手少阴经穴和三阴交作为交会穴。在穴位治疗方面,书中提到了水沟治疗癫疾、列缺治疗表证等,对后世的针灸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第四卷论述脉诊的内容,来源于《内经》。
第五卷论述针道,来源于《内经》和《明堂孔穴》中的刺激禁忌部分。
第六卷是论述病机,来源于《内经》。
从第七卷开始直到第十二卷都是论述临床治疗的病机和主治,治疗病机来源于《内经》,主治来源于《明堂孔穴》。
本书使针灸理论系统化,理论详实,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为针灸学的经典文献。后世医家均视《甲乙经》为针灸经典,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因为它辑选了《黄帝内经》的部分原文,所以可以视作《内经》最早分类辑本,对于内经研究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可供校订《内经》参考。同时本书也保留了最早的孔穴专书——《明堂孔穴》的原文,为研究和还原《明堂》提供了可信的文献依据,这是本书的最大价值,也是作者皇甫谧对于针灸的最大贡献。其文献学价值可见一斑。
相关
- 谵妄.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宗教宗教是美国文化中非常显著的一部分。与欧洲基督信仰衰落的情况不同,在美国,基督宗教作为第一大宗教,一直占有主流的社会地位。现在七成以上的美国人信仰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
- 会旗联合国会旗,亦称联合国旗,启用于1946年12月7日,以蓝色为底,中央的白色标志同时为联合国标志。标志主题为采用方位等距投影(英语:Azimuthal equidistant projection)绘制、从北极下
- 利比亚自发强制实施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的多国部队萨科齐总统 埃都尔德·吉约海军上将卡梅伦首相 大卫·理查兹爵士(英语:David Richards (British Army officer))上将奥巴马总
- 热岛现象热岛效应是一个自196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发现的一个地区性气候现象。具体来说,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来得高,并容易产生雾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
- 分子力学分子力学采用经典力学来模拟分子体系。在分子力学中,使用分子力场方法计算出所有系统的势能。分子力学可用于研究小分子,也可用于研究具有成千乃至上百万原子数的大型生物系统
- 河盲症蟠尾丝虫症或蟠尾丝虫病(拉丁语:Onchocerciasis),又名河川盲、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一种因感染蟠尾丝虫引起的疾病。病状包括严重搔痒、皮下肿块,以及失明。是全球仅次于沙眼
- 后缀后缀(英语:suffix),又称字尾或词尾,在词汇学的定义中表示一种后置于其他词素后的词缀。以英语为例:establish(动词)+ -ment(后缀)→establishment(名词):借由后缀-ment的使用,使原本的动词
- 儿科学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脊索脊索(英语:notochord),是条不仅长而韧的而且在背部中起支持体轴作用的棒状结构,是脊柱的前身。脊索具有弹性,能弯曲,不分节;位于消化道背面和背神经管腹面之间,来源于脊索动物的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