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唇化
✍ dations ◷ 2025-04-04 23:57:25 #唇化
唇音化(英语:Labialization)是一个语言学的名词,指辅音在发音时变得接近唇软颚音。通常发生于唇软颚近音/w/或者后元音如/u/、/o/的前面,这个现象会使辅音在发音时,除本身的发音动作外,会缩小声道衔接的地方并发出一个类似短促的浊圆唇软颚近音/w/。国际音标会在唇音化的辅音右上角加上“ʷ”来表示。一些唇化的辅音在实际上可能读成软颚化的辅音⟨ᶣ⟩,发音时通常像一样圆唇,但不像那样突出。如阿布哈兹语的读成,阿肯语的读成。也有一些唇化的辅音在实际上可能读成唇齿擦音化的辅音⟨ᵛ⟩,发音时通常为不圆唇或者不够圆唇。如属于粤语的阳江话和廉州话,读成、读成。
相关
- 转录因子在分子生物学中,转录因子(英语:Transcription factor)是指能够结合在某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调控其基因的转录。方法是转录因子可以调控核糖核酸聚合酶
- 耕地耕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地球上1亿48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中大约有3100万是可耕地,但目前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而耕地流失的主因
- 琉球语琉球语(冲绳语:ルーチューグチ),又称岛言叶(しまくとぅば),属日本琉球语系,分布在冲绳县、鹿儿岛县奄美群岛,是对琉球群岛(包括奄美群岛及冲绳群岛)一系列本土语言的统称。由于各种琉球
-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夫冈·凯特利与科罗
- 罗伯特三世罗伯特三世(1340年9月27日-1406年4月4日),原名约翰·斯图亚特(John Stewart),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苏格兰国王,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代君主。罗伯特三世是前任君主罗伯特二世和他的情
- 倾析法倾析这种方法可用来分隔液体和固体,固体的密度必须比液体大得多,而且不溶于液体。将载有混合物的容器微倾,使液体流出而固体不倒出。这种方法必定有少量液体残留在容器内。它的
- 坦塔克·塞里克坦塔克·塞里克(英语:Tantek Çelik,20世纪-)是一位土耳其裔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当前任职于Mozilla公司。在这之前塞里克曾担任过Technorati首席首席技术官。他创造了微格式。以及
- 埃德蒙·比尔奈基埃德蒙·法图斯廷·比尔奈基(Edmund Faustyn Biernacki,1866年12月19日-1911年12月29日),波兰内科医师 。比尔奈基生于奥波奇诺,为第一位发现红细胞沉降率与身体关系的人,因此在某
- 腰斩腰斩,是极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之一,从罪犯腰部将罪犯切成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刑罚,其目的是延长罪犯死亡的时间,增加其痛苦(因人体主要器官位于上半身,故腰斩后至死亡尚有一段时间)。一
- 丁丁虫砂壳纤毛虫(学名:Tintinnina),又名有钟纤毛虫或丁丁虫,泛指隶属于纤毛虫门旋毛纲之下丁丁虫亚目的物种。丁丁虫亚目旧属旋毛纲,现时被重新分类,成为了寡毛纲Choreotrichida目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