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大驱逐

✍ dations ◷ 2025-08-02 23:13:32 #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大驱逐

1915年4月24日,经奥斯曼帝国内政大臣塔拉特帕夏下令,政府迅速行动,逮捕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等地的亚美尼亚社区领袖并押往安哥拉(今安卡拉)附近两家收容所,当晚首轮行动逮捕的君士坦丁堡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就有235到270人。5月29日政府通过《搬迁安置法》,随后把被捕的知识分子“安置”在该国其他地区并将绝大多数杀害,仅弗塔内斯·帕帕齐安、阿拉姆·安多尼安、科米塔斯等80余人生还。奥斯曼帝国的行径史称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大驱逐,历史学界普遍认为此事代表亚美尼亚种族灭绝拉开帷幕。

历史学家将此事比作“斩首行动”,意在清除亚美尼亚领袖,确保该民族无法组织抵抗。学界普遍认为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从1915年4月24日开始,为纪念受害者,4月24日定为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日,1919年(四周年之际)在君士坦丁堡首度举行纪念活动。亚美尼亚与阿尔察赫共和国把这天定为国家假期,世界各地的亚美尼亚侨民也在这天纪念逝去同胞。

奥斯曼帝国内政大臣塔拉特帕夏1915年4月24日下达指令,当晚八点拉开抓捕帷幕,君士坦丁堡警察局长贝德里贝伊负责该市行动。24日晚到次日凌晨,该市根据内政部指示抓获首批共235至270名亚美尼亚领导人,如神职人员、医师、编辑、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教师、政治家等。警方囚禁的部分人员姓名相似,由此可能导致总数尚无定论。

帝国首都的驱逐还远远没有结束,警方首要任务是查明身份。被捕人员在警局(当地称“公安局”)和中央监督关押一天,第二波行动又抓获五到六百人。:63

截至1915年8月,奥斯曼帝国把约150名亚美尼亚人从君士坦丁堡押至收容中心,其中不乏俄国公民。作家亚历山大·帕诺西安等少数被捕人员在被捕同一个周末获释,没有像其他同胞一样移交安纳托利亚。估计当局拘押直至驱逐的共有2345名亚美尼亚名流,绝大部分既非民族主义者,又无任何政治背景。

1915年5月29日政府通过《搬迁安置法》,把两间收容中心关押的亚美尼亚人赶到奥斯曼叙利亚。萨拉基里奥角中央监狱关押的大部分亚美尼亚人乘67号轮船抵达海达尔帕夏车站,等待十小时后再于次日用专列送往安哥拉(今安卡拉)方向,车上共载有220人。亚美尼亚裔列车长取得驱逐人员名单后转交君士坦丁堡亚美尼亚大主教扎文·德耶吉亚扬,后者马上开展救援,但徒劳无功。各国大使只有美国的亨利·摩根索向德耶吉亚扬伸出援手。:58火车20小时后于周二正午抵达安哥拉附近的辛坎科伊,君士坦丁堡中央监狱负责人在亚伯拉罕站把犯人分成两组。

犯人分别送往昌克勒(及当地与阿马西亚之间的乔鲁姆)和阿亚斯,前往阿亚斯还需再乘车数小时,这部分大多数月后在安哥拉附近的峡谷被害,仅10(或13人)获许从阿亚斯返回君士坦丁堡。5月7或8日,又有20名4月24日被捕的亚美尼亚人送到昌克勒。。阿亚斯关有约150名政治犯,另外150名知识分子关在昌克勒:318。

纳扎雷特·达格瓦里安医生、萨基斯·米纳西安等名人5月5日从阿亚斯监狱转出,军方把两人同哈鲁廷·扬古利安、卡雷金·哈贾格、鲁彭·扎塔瑞安押到迪亚巴克尔,准备送军事法庭审判。估计他们抵达迪亚巴克尔前不久便被切克斯·艾哈迈德为首、哈利勒与纳齐姆担任副手且有国家支持的准军事组织杀害。同样遭驱逐的马兹贝德5月18日在开塞利军事法庭受审。

1915年9月,杰马尔帕夏在大马士革审判并处决谋杀纳扎雷特等人的武装分子,1916年奥斯曼议会授权阿勒颇代表阿廷·博什格泽尼安负责调查此事。军事法庭裁定马兹贝德罪名不成立,他先以假身份在阿曼努什铁路隧道为德国人工作,逃到努赛宾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不久骑马时摔死。

部分囚犯经位高权重者干预获释:66,美国大使亨利·摩根索促使昌克勒五人重获自由,此地获释返回君士坦丁堡的一共只有12人,分别是科米塔斯、皮尤赞特·基奇安、瓦赫拉姆·托科米安医生、帕塞夫·迪纳尼安医生、黑格·霍加萨里安、恩山·卡尔法扬、耶万特·托拉扬、阿拉姆·卡兰德里安、诺亚格、德斯蒂潘尼安、弗塔内斯·帕帕齐安、卡尼克·英吉健、小贝勒里安。科尼亚只有四人获许返回首都,分别是阿皮格·米尤巴何吉安、阿塔米安、赫贝基安、诺斯里吉安。

安哥拉州州长马扎尔贝伊违抗塔拉特布夏的驱逐令,保护剩下的亚美尼亚人,结果1915年7月结束前就被中央委员会的阿蒂夫贝伊取代

1918年10月30日穆兹罗斯停战协定签署后,幸存亚美尼亚知识分子返回协约国占领的君士坦丁堡。他们开展短暂而激烈的文学运动,但1923年土耳其重新控制该市,运动随即中止。把驱逐经历写入著作或回忆录的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包括格里戈里·巴拉希扬、阿拉姆·安多尼安、耶万特·奥迪安、特奥托罗斯、米卡耶尔·沙姆坦奇扬。科米塔斯等幸存者患上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科米塔斯在精神病院治疗20年后于1935年辞世。

奥斯曼帝国1915年4月24日开始驱逐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学界把这天视为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开始,后定为亚美尼亚大屠杀纪念日。1919年4月24日,幸存者团体在伊斯坦布尔圣三一亚美尼亚教堂首度举办纪念活动,众多亚美尼亚名流参与。亚美尼亚与阿尔察赫共和国把这天定为国家假期,世界各地的亚美尼亚侨民也在这天纪念逝去同胞。

下表列出1915年4月24日君士坦丁堡驱逐的首波亚美尼亚知识分子、社区领袖及其他公众人物名单,根据奥斯曼档案馆资料及各种亚美尼亚文献编译:

相关

  • 爱德华·泰勒爱德华·泰勒(英语:Edward Teller,原匈牙利名为Teller Ede,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氢弹之父”(见泰勒-乌拉姆构型),但他本人并不喜欢
  • 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俄语:Андр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ириле́нко,1906年9月8日(儒略历8月26日)-1990年5月12日),冷战时期苏联政治家,1906年生于俄罗斯帝
  • 口嚼酒口嚼酒(日语:口噛み酒/くちかみざけ ?)又称嚼酒,是将米之类的谷物和根菜、果实等放入口中咀嚼并吐出,然后放置而成的一种酒。古代日本、琉球和阿伊努人居住地区均酿造过这种酒,拉
  • 乌斯季扬斯基区坐标:61°05′N 43°09′E / 61.083°N 43.150°E / 61.083; 43.150乌斯季扬斯基区(俄语:Устьянский район),是俄罗斯的一个区,位于该国西北部,由阿尔汉格尔斯克州
  • 普林岑魏尔湖坐标:49°14′37.1″N 7°0′46.5″E / 49.243639°N 7.012917°E / 49.243639; 7.012917普林岑魏尔湖(德语:Prinzenweiher),是德国的湖泊,位于该国西南部,由萨尔兰州负责管辖,处于
  • 湘潭战斗湘潭战斗发生于1926年5月19日,地点则是在中国湖南。是北洋政府时期内战之一,交战两方为护湘军及唐生智军。
  • 大卫·马尔大卫·考特尼·马尔(1945年1月19日-1980年11月17日,英语:David Courtnay Marr)英国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他将心理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提出了全新的关于视
  • 忍风战队飓风者 飕 飕!The Movie《忍风战队破里剑者 飕 飕!The Movie》(原题:忍风戦队ハリケンジャー シュシュッと THE MOVIE)。系于日本时间2002年8月17日上映的剧场版作品。与‘假面骑士龙骑 Episode Final
  • 航行灯航行灯用作指示飞机或船舶的方位。大部分飞机的右主翼翼端与船舶的右舷是绿色,左主翼翼端与船舶的左舷是红色,机尾或水平尾翼翼端以及船前后桅灯则是白色。一架飞机有多个航行
  • 日莱峰坐标:5°47′15″N 100°26′02″E / 5.7875°N 100.4338889°E / 5.7875; 100.4338889日莱峰(Gunung Jerai),位于马来西亚吉打州,是马来半岛北部最高的山,也是马来西亚著名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