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石

✍ dations ◷ 2025-09-07 02:56:42 #广州岛屿,岩石,广州文化史

浮丘石,又叫浮丘岛,是古时广州城西珠江中,浮露出水面的一个红色砾岩小丘,并按其形状取名为浮丘石,与海珠石、海印石并称为羊城三石。旧日其四面环水,船舶纵横。今在中山七路的东段。

晋代葛洪,传说曾在浮丘山脚炼丹,留有“丹井”古迹。

唐、宋时期为船只停靠之地。浮丘石上更根据浮丘公传说,修筑不少亭台楼阁。后来由于河道淤塞,与周围陆地相连。宋朝时因丘下有井,称“浮丘丹井”。据宋初有位百岁老人陈崇义所述,其幼时所见的浮丘石,泊有舟船千艘。

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赵志皋被贬官至广州担任广东副使,在浮丘岛组织浮丘诗社,骚人墨客因此常到此吟咏。

清朝时为羊城八景之一。

民国时因修路将浮丘石凿低作为路基,成为今天中山七路的一段。

宋代时,经略使蒋之奇就在岛上建有朱明馆、挹袖轩、白云堂等;明赵志皋贬官到此后,在万历八年(1580年)建扩建大雅堂、紫烟阁、听笙亭、晚沐轩,李凤建就在1601年将整体扩建为广仁观。清改为浮丘寺,民国时期成为西禅警署的驻地,共和国后曾由西区人民法院使用,筑马路后寺观都被毁不存。

据《白云粤秀二山合志》载,浮丘八景为“紫烟楼、晚沐堂、珊瑚井、大雅堂、留舄亭、朱明馆、挹袖轩、听笙亭”,间植荔枝、梅、竹等,仕宦词客觞咏其间。 

相关

  • 根霉根霉属(学名:Rhizopus)真菌主要外观特征为具有假根(rhizoid)及匍匐菌丝(stolon)。孢子囊柄(sporangiophore)以单支或数支成束的方式自匍匐菌丝长出,孢子囊柄基部往往与假根基部相对。
  • 页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一个(九划的则为第六个)。就繁体中文中,页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六划,原本的字则作为附形部首。页部只以右
  • 詹姆斯·蒂尔詹姆斯·埃德加·蒂尔(英语:James Edgar Till,1931年8月25日-),加拿大生物物理学家、干细胞和癌症研究人员、多伦多大学前教授。出生在萨斯喀彻温省明斯特),蒂尔率先研究了各种哺乳
  • x-ray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放射药理学放射药理学是关于研究和制备放射性药物的一门学科。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中,核医学领域将放射性药物作为示踪剂来使用。其中,许多放射性药物采用的都是锝(Tc-99m)。在Klaus Schw
  • 丰收学会丰收学会又译硕果协会(德语:Fruchtbringende Gesellschaft;拉丁语:societas fructifera),亦称棕榈兄弟会(德语:Palmenorden),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德语语言学会,拥有890名成员。 其徽章中
  • 谢尔登·阿德尔森谢尔登·阿德尔森(Sheldon Gary Adelson,1933年8月1日-)美国亿万富商。立陶宛裔犹太人。他是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的董事长以及CEO,公司旗下有威尼斯人(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及位处拉
  • 林轩田林轩田(英语:Hsuan-Tien Lin),男,国立台湾大学资讯工程学系教授,也在 Appier 担任首席资料科学家。林轩田的研究专长是机器学习、资料探勘和信息论。
  • 唐鉴唐鉴(1778年-1861年),晚清理学家,字镜海,生于湖南善化。为曾国藩之师。唐仲冕之子。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检讨、御史、府、道、臬、藩等地方官。道光二十年(1840
  • 珍美玛·罕珍美玛·马赛拉·罕(英语:Jemima Marcelle Khan,原名:珍美玛·马赛拉·歌斯密(Jemima Marcelle Goldsmith),1974年1月30日-)是英国社交名媛、记者及运动家。她为英国New Statesman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