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姐妹组织

✍ dations ◷ 2025-04-11 12:41:11 #马来西亚社会运动,女性主义组织,伊斯兰女性组织

回教姐妹组织(Sisters in Islam,简称SIS,也译作伊斯兰姐妹组织)是马来西亚的一个非政府组织,由一群信奉回教的女性所组成,宗旨是在秉持回教教义下为女性争取权益。这个组织的成员支持回教改革,反对某些社会人士以回教为借口而否定女性的基本人权。她们认为在诠释回教教义时,女性的经验、观点和声音应受到重视,信仰回教的女性也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去参与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从创办至今,回教姐妹组织一直积极为女性争取权益,她们过去的活动包括了:出版学术书籍以探讨回教妇女的困境、建议修改回教家庭法、为弱势者提供法律援助等。由于长期为促进社会开放与拓展自由民主空间作出贡献,回教姐妹组织在2008年获得由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颁发的公民社会奖。

回教姐妹组织创办于1988年,最初是由一群律师、社运分子和记者等专业人士所组成,其中包括了再娜·安华(英语:Zainah Anwar)、玛丽娜·马哈迪等政界名人之后。1993年,这个组织注册为受承认的非政府组织。她们所推动的一系列工作有:研究与诠释回教教义、呼吁法律改革、提高公众的宗教醒觉以及制定争取女权的策略等等。回教姐妹组织的标志取自画家莎莉花·朱利亚的画作;“rahim”这个词在马来语中可以有几层意思,它可以指怜悯、关怀,也可以指女性的子宫。

由于回教姐妹组织对于回教教义的诠释抱持着开明的态度,多次质疑马来西亚回教法庭的裁决,这使到该组织经常招来国内其他回教团体的批评。该组织所出版的书籍也一度被内政部所查禁,理由是书籍内容危害公共秩序、违反回教教规等等。在野政党回教党也一度议决查禁散播自由回教理念的回教姐妹组织,所持理由是该组织传播的看法混淆社会大众,但这项议决遭到广泛的批评。

相关

  • 紫斑紫癜或称紫斑是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的紫色血块,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多发于学龄儿童。3毫米~ 10毫米的紫色血块。小于3毫米大小的红
  • 抗 SSA/Ro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抗SSA抗体(也称Anti-Ro,或抗SS-A抗体)是
  • 茶树油茶树油(英语:Tea tree oil或melaleuca oil)是一种含樟脑味道的精油,颜色浅黄至透明,由原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南部至新南威尔士北部沿岸的互叶白千层提炼而成。茶树油不能口服,多数
  • 视皮层视觉皮层(英文:Visual cortex)是指大脑皮层中主要负责处理视觉讯息的部分,位于大脑后部的枕叶。人类的视觉皮层包括初级视皮层(V1,亦称纹状皮层(Striate cortex))以及纹外皮层(Extrast
  • 原生质体黏菌黏菌纲(ICZN:Myxogastria;ICBN:Myxogastrea),也称为“真黏菌”或“非细胞黏菌”,是黏菌的一类,其物种皆为原生质体黏菌。本分类原为亚纲级分类单元,现已被升格为纲级,下领五个目、14个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坐标:29°32′14″N 106°26′48″E / 29.53722°N 106.44667°E / 29.53722; 106.44667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简称陆军军医大学,对外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本
  • 冈山寿天宫坐标:22°47′53″N 120°17′28″E / 22.798146°N 120.291003°E / 22.798146; 120.291003冈山寿天宫,是位于台湾高雄市冈山区寿天里的妈祖庙,乃寿天里、冈山里、平安里与维
  • 宗义智宗义智(1568年-1615年1月31日)日本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前期的大名。对马领主宗氏第20代当主。对马府中藩的初代藩主。永禄11年(1568年)生,是宗将盛的四男(有另一说为五男)。在天
  • 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学名:),又名叩壁蜥、变色斑纹鬣蜥或耶士德斑鬣蜥,是加利福尼亚湾圣埃斯特万岛特有的一种大型蜥蜴。它们是五种大型蜥蜴中最大的,且最濒危的。圣埃斯特万岛黑
  • 柔毛小檗柔毛小檗(学名:)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陕西、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