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姐妹组织

✍ dations ◷ 2025-02-23 07:28:34 #马来西亚社会运动,女性主义组织,伊斯兰女性组织

回教姐妹组织(Sisters in Islam,简称SIS,也译作伊斯兰姐妹组织)是马来西亚的一个非政府组织,由一群信奉回教的女性所组成,宗旨是在秉持回教教义下为女性争取权益。这个组织的成员支持回教改革,反对某些社会人士以回教为借口而否定女性的基本人权。她们认为在诠释回教教义时,女性的经验、观点和声音应受到重视,信仰回教的女性也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去参与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从创办至今,回教姐妹组织一直积极为女性争取权益,她们过去的活动包括了:出版学术书籍以探讨回教妇女的困境、建议修改回教家庭法、为弱势者提供法律援助等。由于长期为促进社会开放与拓展自由民主空间作出贡献,回教姐妹组织在2008年获得由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颁发的公民社会奖。

回教姐妹组织创办于1988年,最初是由一群律师、社运分子和记者等专业人士所组成,其中包括了再娜·安华(英语:Zainah Anwar)、玛丽娜·马哈迪等政界名人之后。1993年,这个组织注册为受承认的非政府组织。她们所推动的一系列工作有:研究与诠释回教教义、呼吁法律改革、提高公众的宗教醒觉以及制定争取女权的策略等等。回教姐妹组织的标志取自画家莎莉花·朱利亚的画作;“rahim”这个词在马来语中可以有几层意思,它可以指怜悯、关怀,也可以指女性的子宫。

由于回教姐妹组织对于回教教义的诠释抱持着开明的态度,多次质疑马来西亚回教法庭的裁决,这使到该组织经常招来国内其他回教团体的批评。该组织所出版的书籍也一度被内政部所查禁,理由是书籍内容危害公共秩序、违反回教教规等等。在野政党回教党也一度议决查禁散播自由回教理念的回教姐妹组织,所持理由是该组织传播的看法混淆社会大众,但这项议决遭到广泛的批评。

相关

  • 疾病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里米尼里米尼(意大利语:Rimini),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一城市,里米尼省首府,位于海滨,里米尼城区面积134.20平方公里,人口138,060(2007年6月30日统计),是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一座
  • 切萨皮克湾切萨皮克湾(英语:Chesapeake Bay),是美国面积最大的河口湾,位于美国大西洋海岸中部,为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三面环绕,仅南部与大西洋连通。其名来自阿尔冈金印第安语,意为“大贝壳湾
  • 建筑材料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部,简称建材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设立的一个组成部门。1956年时,原有的重工业部被撤销
  • 国家技术委员会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牡丹虾长额虾科(学名:Pandalidae),是抱卵亚目真虾下目长额虾总科的其中一个科,包括23个属、约200个物种,皆可食用,具高度经济价值。现时在餐桌上常见的牡丹虾就是本科多个物种的合称。本
  •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英语:Phillips Curve),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根据英国近百年(1861-1957)的总体经济数据,画出了一条表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关系的曲线,数据
  • 赛巴斯提阿诺·维涅尔赛巴斯提阿诺·维涅尔(意大利语:Sebastiano Venier,1496年-1578年3月3日),也被他人称作维涅罗(Veniero),是一名意大利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于1577年6月11日至1578年3月3日担任威尼斯
  • 阿塔卡马高原阿塔卡马高原(西班牙语:puna de Atacama)是南美洲的干旱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180,000平方公里,位于智利(15%)—阿根廷(85%)西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在硝石战争(1879年至1883年)前这地
  • 彼得·沃洛克彼得·沃洛克(英语:Peter Warlock,1894年10月30日-1930年12月27日),英国作曲家,文学家。真名为菲利普·阿诺德·夏舜霆(Philip Arnold Heseltine),他的音乐及文学作品通常都以笔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