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辐照

✍ dations ◷ 2025-05-16 22:15:32 #食品辐照
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n),亦称“食品照射”或“电离辐射灭菌”,指将食物暴露在游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下。此过程可以灭除食物上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或微小虫类。其他的应用还有抑制发芽、延缓果实成熟、促进果汁生产、和增进再水合(re-hydration)等。此灭菌原理是以电磁波辐射的能量破坏生物体中的DNA结构,使得微生物无法再继续繁殖,同时也能造成植物胚芽停止生长分化。 食物辐照主要通过有效破坏造成腐败和食源性疾病并抑制发芽的生物来延长辐照食品的保质期。然而消费者对用辐照处理的食物的认可度相较其他食物更低 ,原因是人们担心食物遭受放射后会发生突变,这些想法与误解了辐照灭菌的灭菌机制有关,食物本身就失去了生物活性,所以照射它们不会对产生有意义的影响,然而,辐射却能够杀死活细菌。此外,所有独立研究,包括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美国农业部(USDA),确认照射的安全 。 60多个国家允许食品辐照,全球每年处理约50万公吨食品。决定如何照射食物以及允许照射的食物的规定因国家而异。在奥地利,德国和欧盟的许多其他国家,只有干燥的草药,香料和调味料可以用辐射加工,只能按特定剂量加工,而在巴西,所有食品都允许任何剂量。食品辐照用于减少或消除食源性疾病的风险,防止或减缓腐败,阻碍成熟或发芽以避免有害物质产生。根据剂量,存在的一些或所有致病生物,微生物,细菌和病毒被破坏,分裂减慢或无法繁殖。辐照不能使变质或过熟的食物回归新鲜状态。但是通过辐照处理食物,进一步的腐败会停止,成熟会减慢,不过辐射不会破坏毒素或修复食物的质地,颜色或味道。当辐照的目标是细菌时,大多数食物被照射以显着减少活性微生物的数量,而不是杀灭所有产品中的微生物。在这方面,它类似于巴氏杀菌。辐照用于为暴露在易污染或食品必须长期储存且无法获得适当储存条件的情况下创造安全食品。对能够耐受足够剂量照射的食物进行处理,以确保产品完全消毒,这通常用于宇航员的口粮和医院病人的特殊饮食。由于辐照可以减少腐败微生物的数量,并且由于可以照射预包装食品,因此包装可以防止最终产品再次污染。辐照用于减少收获后损失。。它减少了食物中腐败微生物的数量,并且可以减慢酶改变食物的速度,从而减缓腐败和成熟,并抑制发芽(例如马铃薯,洋葱和大蒜)。边检对食品进行辐照,以防止入侵性有害生物物种通过新鲜蔬菜和水果进行贸易,无论是在国内还是跨国贸易。昆虫等害虫可以通过新鲜农产品的贸易运输到新的栖息地,这可能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的环境。这种“植物检疫辐射” 旨在使任何搭便车的害虫无法繁殖。当通过低剂量辐射处理食物时,害虫被灭菌。一般来说,消灭害虫如昆虫,粉蚧,螨虫,飞蛾和蝴蝶所需的较高剂量会影响外观或味道,这对于新鲜农产品不能容忍。低剂量处理(小于1000戈瑞)可以跨越检疫边界进行交易 也可能有助于减少腐坏。

相关

  • 纵隔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甘露糖甘露糖(Mannose)是一种单糖,也是一种六碳糖。在自然界中较少单独存在,多以群体的大分子形式出现。其甜度比蔗糖低,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代糖使用。它与核糖、半乳糖、墨角藻糖、胺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观念史学者使用文艺复兴哲学这一名称来指代大约在1355年至1650
  •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粘液黏液(英语:mucus)是一种从人体的黏膜内层分泌出来的湿滑液体。黏液一般都是比较浓稠的胶状体,含有具抗菌功效的酵素,例如:溶菌酶、抗体等。黏液由满布黏膜表面内的杯状细胞制造,由
  • 干燥干燥是一种去除水分或溶剂的化工单元操作。应用时对于三种不同对象有三种方式:干燥也是一种传热传质过程。
  • 腺苷酸一磷酸腺苷(英文:Ade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AMP),又名5'-腺嘌呤核苷酸或腺苷酸,是一种在核糖核酸(RNA)中发现的核苷酸。它是一种磷酸及核苷腺苷的酯,并由磷酸盐官能团、戊糖核酸糖
  • 牛脑海绵状病变牛海绵状脑病(英语: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BSE),俗称疯牛症(mad cow disease),是由传染因子引起,属于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此疾病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
  • 坂口志文坂口志文(日语:坂口 志文/サカグチ シモン Sakaguchi Shimon,1951年1月19日-),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大阪大学教授。文化功劳者。坂口教授是调节T细胞的先驱,曾获
  • 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