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喷雾

✍ dations ◷ 2025-11-11 13:00:03 #胡椒喷雾
胡椒喷雾,又称防身喷雾或防狼喷雾或辣椒水,是一种用作防暴或自卫的武器,利用喷罐向对方脸部喷射刺激性物质,使到对方的脸部受到强烈化学刺激,从而停止对方攻击性的行为。主要在骚乱时警察用于近距离制服或驱散对方;亦常见于女性用作阻止性罪犯罪行。一些登山客及户外活动者也会以胡椒喷雾制止野生动物攻击。过去的胡椒喷雾由芥辣及胡椒等刺激性的植物溶液提炼的辣椒素制成,因此当被胡椒喷雾喷射后不能以水清洗,否则水分溶解溶液后会对脸部的刺激加强。现时的胡椒喷雾已经具备人工合成的材料,除了烈性比较低外,亦可以以水直接清洗干净,对人体不会造成永久性损害。一般喷出的型态为气体,但若风向不对则会让使用者反被喷到,因此有些改为水柱、泡沫或胶状,还加入不易清洗的染色剂供事后指认之用。饮料瓶瓶盖上用针、钉、刀之类开个小孔,里面装入洗衣粉饱和水溶液、柑桔皮汁、葱蒜汁、姜汁、椒汁之类液体。某些国家研发了一些与胡椒喷雾有相当效果的毒气喷射剂:胡椒喷雾除了是大部分国家执法人员的标准装备外,也是某些国家或者地区的平民的个人防身物品,惟亦有国家及地区对此立法限制。在以下国家及地区,胡椒喷雾被列为违禁武器,只有警务人员可以携带,私人拥有属于违法:在以下国家及地区,公民在经过背景审查后,具有限制性的购买、随身携带以及在自卫的情况下使用胡椒喷雾的权利:在以下国家及地区,公民具有非限制的购买、随身携带以及在自卫的情况下使用胡椒喷雾的权利:在日本,刑法虽无明文禁止公民拥有胡椒喷雾,但无故持有者或会触犯《轻犯罪法》;使用胡椒喷雾令人受伤者,则有可能触犯“暴行罪”及其他相关暴力罪行。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狼(学名:Canis lupus),或称为灰狼,哺乳纲,犬科,在生物学上与狗为同一物种,为现生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狼这个物种曾是地球上分布地区最广的哺乳动物,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但如今
  • 源泉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源泉种(Australopithecus sediba)是一个建议中的南方古猿种,根据其化石遗骇,可追溯至大约178万到195万年前的更新世。南方古猿源泉种的特色是:他同时具有原始人及现代人
  • 龙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二个(十六划的则为第一个)。就正体中文中,龙部归于十六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五划。龙部通常从左、上、下方为部
  • 垂直显像SMI垂直显像SMI是1996年在SMI与SPDM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能在奈米等级上最快分析完整的3D细胞结构的光学显微镜,有效的奈米级光学分辨率,在解析2D图像能达到5 nm,而在解析3D图像能
  • 陈宰均陈宰均(1897年3月7日-1934年8月15日),中国畜牧学家、营养学家,浙江杭州人。他在中国最早进行维生素和动物营养试验。1929年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成立了动物营养实验室,通过动物试验进
  • 普拉西战役普拉西战役,发生于1757年6月23日,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的孟加拉王公的战争。而孟加拉王公达乌拉有法国支持。战役背景是欧洲发生了七年战争,英法交战。在普拉西战役中,孟加拉
  • 牧夫座牧夫座(拉丁语:Boötes/boʊˈoʊtiːz/)是北天的一个星座,在天球上的位置跨越赤纬0°至+60°,赤经13时至16时。名称源自希腊Βοώτης,Boōtēs,意思是牧羊人或农夫(照字义是驾
  • 悦般悦般是北魏时一个西域国家,最初在龟兹以北游牧,其后活动于乌孙西北(大约在今日的七河地区),最早出现在《魏书》,记载为“匈奴北单于之部落”,即窦宪打败又西走的无名号北单于,悦般为
  • V07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7(其它所有的非治疗用品)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
  • 奥陶系奥陶纪(英语:Ordovician,发音: /ɔːrdəˈvɪʃən/,符号O)是地质时代中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4.85亿年前,结束于4.43亿年前。“奥陶”(Ordovices)之名来自英国威尔士一古